次韻王翔仲同游山寺

作者:葉椿 朝代:宋代

次韻王翔仲同游山寺原文

偶穿謝屐邀東陽,踏破煙霞到上方。

遠水波平縑素展,遙山雪盡畫圖張。

旋生蕙葉沿幽澗,未有花枝出矮牆。

冉冉翠眉舒弱柳,盈盈青眼綴條桑。

雲庵共訪霜眉老,瓦鼎初然柏子香。

書史滿前真脫灑,軒窗無處不清涼。

南枝玉蕾標容瘦,北苑雲凝氣味長。

滌硯探題皆白雪,調琴奏曲盡清商。

三分春色行將半,一月人生笑上常。

莫羨蒿藜承雨露,自矜松柏耐冰霜。

利途波浪從教險,人世榮枯未可量。

且趁良辰恣行樂,時來衡陋自生光。

詩詞問答

問:次韻王翔仲同游山寺的作者是誰?答:葉椿
問:次韻王翔仲同游山寺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次韻王翔仲同游山寺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陽韻

2. 以上宋龔《崑山雜詠》卷中

參考注釋

謝屐

見“ 謝公屐 ”。

東陽

(1).古邑名。 春秋 魯 地。在今 山東省 費縣 境。《左傳·哀公八年》:“ 吳 師克 東陽 而進,舍於 五梧 。”

(2).古邑名。 春秋 齊 地。在今 山東省 臨胊縣 境。《左傳·襄公六年》:“四月, 晏弱 城 東陽 而遂圍 萊 。” 杜預 註:“ 東陽 , 齊 竟上邑。”

(3).古邑名。 戰國 楚 地。在今 江蘇省 盱眙縣 境。《國語·楚語上》:“若資 東陽 之盜使殺之,其可乎?” 韋昭 註:“ 東陽 , 楚 北邑。”

(4).古地區名。 春秋 晉 地。相當今 河北省 太行山 以東 邢台 、 邯鄲 一帶。《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六月, 荀吳 略 東陽 。” 杜預 註:“ 東陽 , 晉 之 山 東邑, 魏郡 廣平 以北。”

(5).古地區名。 戰國 趙 地。《韓非子·初見秦》:“以 代 、 上黨 不戰而畢為 秦 矣, 東陽 、 河 外不戰而畢反為 齊 矣。” 陳奇猷 集釋引 鮑彪 曰:“ 東陽 屬 清河 ;河外, 滹沱河 之外。”

(6).指 漢 東陽侯 張相如 。《漢書·賈誼傳》:“於是天子議以 誼 任公卿之位。 絳 、 灌 、 東陽侯 、 馮敬 之屬盡害之。” 顏師古 註:“ 東陽侯 , 張相如 也。” 唐 皮日休 《悼賈》:“上既悅而欲大用兮,遭 絳 灌 與 東陽 ,道既擯兮何明,乃出傅於 沅 湘 。”

(7).指 南朝 梁 沉約 。因其曾為 東陽 守,故稱。 宋 曹組 《驀山溪·梅》詞:“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消瘦損, 東陽 也,試問花知否?” 元 袁易 《台城路》詞:“風流漸懶,但詩惱 東陽 ,病添 中散 。”參見“ 東陽銷瘦 ”。

(8).複姓。 南朝 宋 有 東陽無疑 。

煙霞

煙霧和雲霞,也指“山水勝景”

上方

(1).前面。《史記·滑稽列傳禇少孫論》:“﹝臣﹞竊不遜讓,復作故事滑稽之語六章,編之於左……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2).古代陰陽五行家指東方和北方。《漢書·翼奉傳》:“上方之情樂也,樂行姦邪,辰未主之。”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上方謂北與東也,陽氣所萌生,故為上。”

(3).天上;上界。《雲笈七籤》卷二二:“上方九天之上,清陽空虛之內,無色無象,無形無影。” 元 鄭廷玉 《忍字記》楔子:“有上方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羅漢,不聽我佛講經説法。”《 * 詞話》第六十七回:“此物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沃肺融心,實上方之佳味。” 清 朱彝尊 《一半兒·天竺》曲:“散花新雨上方尊,落葉疏鐘下界聞。”

(4).住持僧居住的內室。亦借指佛寺。 唐 解琬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瑞塔臨初期,金輿幸上方。” 宋 孔武仲 《清涼寺》詩:“白寺荒灣略艤舟,攜笻來作上方游。” 明 何景明 《自山家歸寺》詩:“暝色延歸路,雲中見上方。” 潘飛聲 《題孝耕崇效寺楸陰感舊圖》詩:“南來彈指又滄桑,斜日疏鐘聽上方。”

(5).上邦,大國。《西遊記》第二八回:“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當小可的。”

(6).上級。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二:“他們以為她應當馬上向上方報告,不應私自拿主意,放 高第 回家。”

(7).同“ 尚方 ”。 漢 代官署名,主管制造、儲藏、供應帝王及皇宮中所用刀劍、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漢書·佞倖傳·董賢》:“下至 賢 家僮僕皆受上賜,及武庫禁兵,上方珍寶。”

(8).同“ 尚方 ”。泛指宮廷中主管膳食、方藥的官署。《明史·徐階傳》:“帝察 階 勤……召直 無逸殿 ,與大學士 張治 、 李本 俱賜飛魚服及上方珍饌。”《紅樓夢》第五七回:“彼時 賈母 又命將祛邪守靈丹及開竅通神散各樣上方秘制諸藥,按方飲服。”

(9).上方劍的簡稱。 清 李漁 《玉搔頭·止兵》:“一怒安邦,提戈代上方。軍威奮激人心癢,前旌未至聲至往。” 清 陸次雲 《圓圓傳》:“時 闖 師將迫畿輔矣,帝急召 三桂 對平臺,錫蟒玉,賜上方,託重寄命,守 山海關 。”參見“ 上方劍 ”。

水波

水的波浪。亦指水

縑素

(1).細絹。可供書畫。 晉 葛洪 《抱朴子·遐覽》:“縑素所寫者,積年之中,合集所見,當出二百許卷。” 南朝 梁 虞龢 《論書表》:“道士乃言性好《道德》,久欲寫 河上公 《老子》,縑素早辦而無人能書。”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吳道子》:“氣韻雄壯,幾不容於縑素;筆跡磊落,遂恣意於壁牆。”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五:“ 米元暉 善畫,能以古為今,蓋妙於薰染縑素。”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篇卷》:“大約篇從竹簡,卷從縑素;因物定名,無他義也。”

(2).指書冊或書畫。 南朝 梁 虞龢 《論書表》:“縑素之工,殆絶於昔。”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三:“命 蔡京 、 梁師成 、 黃冕 輩編類其真贋,紙書縑素,備盡卷帙。”《明史·隱逸傳·倪瓚》:“求縑素者踵至, 瓚 亦時應之。” 清 趙翼 《范莪亭孝廉得二扇面》詩:“縑素垂千秋,應可慰毅魄。”

畫圖

圖畫(多用於比喻)

這些詩篇構成了一幅農村生活的多彩的畫圖

未有

沒有

未有封侯之賞。——《史記·項羽本紀》

未有以應。

吾尚未有子。——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城門未有燒脫。——《廣東軍務記》

花枝

(1).開有花的枝條。 唐 王維 《晚春歸思》詩:“春蟲飛網戶,暮雀隱花枝。” 明 謝讜 《四喜記·花亭佳偶》:“淺印花鞋小,斜插花枝鬢欲燒。” 蕭紅 《夏夜》:“她過來似用手打我,嘴裡似乎咒我,她依過的那花枝,立刻搖閃不定了。”

(2).比喻美女。 前蜀 韋莊 《菩薩蠻》詞:“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宋 張景修 《虞美人》詞:“旁人應笑髯公老,獨愛花枝好。” 清 唐孫華 《五舫詩為同年狄向濤太史賦》:“花枝斜倚鏡臺前,晚妝人倦嬌相向。”

冉冉

(1) 漸進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古樂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軟下垂的樣子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翠眉

(1).古代女子用青黛畫眉,故稱。 晉 崔豹 《古今注·雜注》:“ 魏 宮人好畫長眉,今多作翠眉警鶴髻。”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夫絶世而獨立者,信東方之佳人,既翠眉而瑤質,亦盧瞳而頳脣。” 唐 盧綸 《宴席賦得姚美人拍箏歌》:“微收皓腕纏紅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2).為美女的代稱。 唐 杜甫 《解悶》詩之十二:“雲壑布衣鮐背死,勞人害馬翠眉須。” 清 孫枝蔚 《吊迷樓故址和彭駿孫》:“東來天子復能詩,更起飛樓貯翠眉。”

弱柳

柔細的柳條

盈盈

(1) 形容清澈

春水盈盈

(2) 形容舉止、儀態美好

盈盈顧盼

(3) 形容快樂神情或美好情緒、氣氛等充分流露

喜氣盈盈

(4) 形容動作輕盈

盈盈起舞

(5) 十五歲

料他年紀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絕塵》

三五而盈。——《禮記·禮運》

青眼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跟“白眼”相對)

條桑

(1).猶言採桑。《詩·豳風·七月》:“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馬瑞辰 通釋:“條乃‘挑’之叚借……《箋》雲‘枝落之采其葉’者,采亦取也,正訓條桑為取桑。”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九:“後十五載,詣主人,問所生兒何在,曰:‘因條桑為斧傷而死。’” 唐 皇甫冉 《送鄭二之茅山》詩:“犬吠雞鳴幾處,條桑種杏何人?”

(2).借指桑樹。 清 魏源 《村居雜興呈筠谷從兄》詩之七:“明農賦《豳風》,斧斨不得歸……植杖不我語,月上條桑西。”

雲庵

亦作“ 雲菴 ”。建造在高山頂上的房舍。 唐 陸龜蒙 《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藥鼎高低鑄,雲庵早晚苫。” 宋 蘇軾 《初自徑山歸述古召飲介亭以病先起》詩:“慣眠處士雲菴里,倦醉佳人錦瑟旁。” 王文誥 題註:“ 祖無擇 所作 介亭 ,在山之極巔排衙石處。” 元 李存 《題雲庵》詩:“夜宿雲菴中,白雲滿牀頭。”

瓦鼎

陶製有耳有足的炊器。《後漢書·禮儀志下》:“東園武士執事下明器……瓦鼎十二,容五升。” 宋 陸游 《初到榮州》詩:“地爐堆獸熾石炭,瓦鼎號蚓煎秋茶。”

初然

猶起初。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譬如奔流濁水,纔貯在缸里,初然雖定,也只是昏濁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眾人初然吃酒、寫契約,大家攛哄鳥亂,心下還有些不信的意思。”《西遊補》第十五回:“家父 行者 初然在 水簾洞 里妖精出身,結義一個 牛魔王 家伯。”

柏子香

香名。 宋 賀鑄 《宿芥塘佛祠》詩:“開門未掃梅花雨,待晚先燒柏子香。” 元 黃溍 《夏日漫書》詩:“枕上初殘柏子香,鳥聲簾外已斜陽。”

書史

(1).記事的史官。亦指掌文書等事的吏員。 晉 王嘉 《拾遺記·周穆王》:“ 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書史十人,記其所行之地。”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上:“故 唐 人無不善書,遠至邊裔書史、里儒,莫不書字有法。” 宋 文天祥 《<集杜詩·蕭資>序》:“閤門路鈴 蕭資 ,本書史也。”

(2).典籍,指經史一類書籍。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顏延之<侍宴>》:“揆日粲書史,相都麗聞見。” 唐 韓愈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窗戶忽已涼。”《醒世恆言·劉小官雌雄兄弟》:“ 劉奇 對 對方 道:‘賢弟如此美質,何不習些書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昌齡藏書》:“﹝ 昌齡 ﹞性耽書史,築 謙益堂 ,丹鉛萬卷。”

脫灑

(1) 指文章高超、清逸

(2) 超脫;灑脫

脫灑不俗

軒窗

亦作“ 軒窓 ”。窗戶。 唐 孟浩然 《同王九題就師山房》詩:“軒窗避炎暑,翰墨動新文。” 唐 李商隱 《利州江潭作》詩:“ 河伯 軒窓通貝闕,水宮帷箔卷水綃。”一本作“ 軒窗 ”。 宋 陸游 《游錦屏山謁少陵祠堂》詩:“城中飛閣連危亭,處處軒窗臨 錦屏 。”《紅樓夢》第七九回:“﹝ 寶玉 ﹞見其軒窗寂寞,屏帳翛然,不過只有幾個該班上夜的老嫗。” 清 舒大成 《當時》詩:“曉日軒窓閒夢少,晚涼庭院別懷多。”

無處

(1).無所處。謂沒有處置的理由。《孟子·公孫丑下》:“若於 齊 ,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餽之,是貨之也。” 趙岐 註:“我在 齊 無事,於義未有所處也。義無所處而餽之,是以貨財取我。”

(2).猶無為,無常。《呂氏春秋·圜道》:“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 高誘 註:“有處,有為也。有為則不能化,乃無處為也。”

(1).沒有處所;沒有地方。《楚辭·九辯》:“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無處。”《漢書·高后紀》:“汝為將而棄軍, 呂氏 今無處矣。” 顏師古 註:“言見誅滅,無處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這樣的苦悶卻又無處可以告說。”

(2).無一處,沒有任何地方。 唐 方乾 《送孫百篇游天台》詩:“遠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漫山遍野,無處不到,並無一些下落。”

清涼

涼而使人清爽的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

南枝

(1).朝南的樹枝。 南朝 梁簡文帝 《雙燕》詩:“銜花落北戶,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鷓鴣詞》:“ 苦竹嶺 頭秋月輝,苦竹南枝鷓鴣飛。” 明 吳國倫 《寄遠曲》:“ 章臺 楊柳緑如雲,憶折南枝早贈君。”

(2).比喻溫暖舒適的地方。 唐 清江 《春遊司直城西鸕鶿谿別業》詩:“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棲。”

(3).借指梅花。 宋 蘇軾 《次韻蘇伯固游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願及南枝謝,早隨北雁翩。” 王文誥 輯注引 趙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別李素臣歸荒隱草堂》詩:“相思試折南枝寄,東閣官梅尚有無。” 田漢 《贈劉雨岑先生》詩:“南枝如雪馥雄關,又在先生筆底看。”

(4).《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 馬依北風, 越 鳥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國。《周書·杜杲傳》:“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覊旅 關中 ,亦當有南枝之思耳。” 唐 儲嗣宗 《早春》詩:“踟躕 歷陽 道,鄉思滿南枝。” 郁達夫 《自漢皋至辰陽流亡途中口占》:“豈為行吟來 楚 澤,終期結綬到南枝。”

標容

美麗的容顏。 宋 晁端禮 《江城子》詞:“若論當初,誰信有如今。瘦盡標容羞見也,明鏡子,任塵侵。”

北苑

(1).宮廷北面的皇室園林。《北史·魏明元帝紀》:“癸丑,穿魚池於北苑。” 唐 盧綸 《春詞》:“北苑羅裙帶,塵衢錦繡鞋。醉眠芳樹下,半被落花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地理》:“ 李氏 集有翰林學士 陳喬 作《北苑侍宴賦詩序》曰:‘北苑,皇居之勝概也。掩映丹闕,縈迴緑波,珍禽奇獸充其中,修竹茂林森其後。’”

(2).泛稱皇室園林。 宋 蘇軾 《次韻王晉卿奉詔押高麗宴射》:“北苑傳呼陛楯郎,東夷初識令君香。”按,此指 北宋 的南御苑-- 玉津園 ,在 汴京 ( 開封 ) 南薰門 外。

(3).指 南唐 畫家 董源 。 董源 曾官北苑使,世稱 董北苑 。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書畫》:“ 江南 中主 時,有北苑使 董源 善畫,尤工秋嵐遠景,多寫 江南 真山,不為奇峭之筆。” 明 董其昌 《畫禪室隨筆》:“ 北苑 畫小樹,不先作樹枝及根,但以筆點成形。” 清 曹寅 《送程正路之黃陂丞》詩:“畫家遵 北苑 ,墨法秘 南唐 ,二者能兼得,茅齋竟夕香。”

(4). 宋 代名茶產地。 宋 熊蕃 《宣和北苑貢茶錄》:“ 五代 之季, 建 屬 南唐 ,歲率諸縣民採茶 北苑 。”按, 建 , 建州 ,今 福建 建甌縣 。 宋 趙汝礪 《北苑別錄》:“厥今,茶自 北苑 上者,獨冠天下,非人間所可得也。”參見“ 北苑茶 ”。

(5).見“ 北苑茶 ”。

氣味

(1) 嗅覺所感到的味道

氣味濃香

散發出氣味

(2) 比喻人的性格、情調

有點沙文主義氣味

探題

文人用抽籤方式分題賦詩。 唐 盧綸 《送渾煉歸覲卻赴闕庭》詩:“探題多決勝,饌玉每分餘。”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古人分題,或各賦一物,如雲送某人分題得某物也。或曰探題。” 清 陳田 《明詩紀事辛籤·韓上桂》:“《列朝詩集》: 孟郁 ……為詩賦多倚待急就,方與人縱談,大噱呼號,飲博探題,次韻紙上,颯颯然如蠶之食葉。”

白雪

(1).潔白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唐 岑參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紅樓夢》第四九回回目:“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陳毅 《延安寶塔歌》:“紅日照白雪,萬眾齊仰望。”

(2).比喻白色物。 唐 張鷟 《遊仙窟》:“黑雲裁兩鬢,白雪分雙齒。” 宋 蘇舜欽 《次韻和師黯》:“青雲失路初心遠,白雪盈簪壯志閒。”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白雪黃雲》:“詩人喜 荊公 ‘繰成白雪桑重緑,割盡黃雲稻正青’之句,莫不極口稱誦,而不知其有斧鑿痕。竊謂雪不成繰,雲不可割,請易繰為捲,易割為收,則絲麥自見。” 元 盧摯 《沉醉東風·春情》曲:“白雪柳絮飛,紅雨桃花墜。”

(3).古琴曲名。傳為 春秋 晉 師曠 所作。 戰國 楚 宋玉 《諷賦》:“中有鳴琴焉,臣援而鼓之,為《幽蘭》、《白雪》之曲。”《淮南子·覽冥訓》:“昔者 師曠 奏《白雪》之音,而神物為之下降。”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揚《白雪》,發清角,理正聲,奏妙曲。” 唐 李白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詩:“《白雪》亂縴手,《緑水》清虛心。” 清 曹寅 《冬蘭》詩:“此即希聲曲,應和《白雪》彈。”

(4).喻指高雅的詩詞。 唐 羅隱 《秋日有酬》詩:“腰間印佩黃金重,卷里詩裁白雪高。” 前蜀 韋莊 《對酒》詩:“白雪篇篇麗,清酤盞盞深。” 宋 王禹偁 《次韻和仲鹹送池秀才西遊》:“青霄路在何難到,白雪才高豈易酬。” 清 陳維崧 《沁園春·同遠公和友人贈答之作》詞:“況白雪連箱,讀之氣盡;紅牙一曲,聞者心灰。”

(5).詞調名。 宋 楊無咎 創作。雙調九十五字。《詞譜》卷二四:“《白雪》,調見《逃禪集》, 楊無咎 自製曲題,本賦雪,故即以‘白雪’名調。”

(6).道教語。指水銀。一說指唾液。 唐 呂岩 《敲爻歌》:“拔取天根並地髓,白雪黃芽自長成。” 宋 蘇軾 《辨道歌》:“離南為室坎為家,先凝白雪生黃芽。”《西遊記》第十七回:“原來是三個妖魔,席地而坐……都在那裡高談闊論。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鍊汞,白雪黃芽,傍門外道。”

調琴

彈琴。《漢書·揚雄傳上》:“陰陽清濁穆羽相和兮,若 夔 牙 之調琴。” 唐 鄭谷 《獻制誥楊舍人》詩:“窗下調琴鳴遠水,簾前睡鶴背秋燈。”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何處調琴,惺惺地把醉魂呼醒?”

奏曲

演奏樂曲。《莊子·漁父》:“弟子讀書; 孔子 絃歌鼓琴,奏曲未半。” 唐 李白 《寄遠》詩之一:“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蘿。”

清商

(1).商聲,古代五音之一。古謂其調淒清悲涼,故稱。《韓非子·十過》:“公曰:‘清商固最悲乎?’ 師曠 曰:‘不如清徵。’”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夫五聲八音,清商流徵,損聰者也。” 唐 杜甫 《秋笛》詩:“清商欲盡奏,奏苦血霑衣。”

(2).謂秋風。 晉 潘岳 《悼亡詩》:“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 元 范梈 《奉同元學士賦贈鄧提舉之官江浙》詩:“況值杪秋令,清商動涼幕。” 龔爾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鈍庵不至書寄用淵明九日閒居韻》:“清商發林際,颯颯動秋聲。”

三分

(1).謂一分為三。《左傳·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清 唐孫華 《涿州懷古》詩:“三分 巴蜀 功成後,魂魄猶應戀故都。”

(2).指 三國 史話。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賣《五代史》。”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盤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話,不肯全拋一片心。” 茅盾 《子夜》十七:“他們是不肯隨便放過的,況又有三分酒遮了臉。”

十份中的三份。《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七兮” 唐 孔穎達 疏:“此梅雖落,其實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臉上的喜色

行將

不久就要;將要

行將為人所並。——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行將就道

一月

(1).一年的第一月。《書·泰誓序》:“一月戊午,師渡 孟津 。” 孔 傳:“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與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帝王諱名》:“唯 秦始皇 以父 莊襄王 名 楚 ,稱 楚 曰 荊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為一月。”

(2).一個月。《詩·小雅·採薇》:“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鄭玄 箋:“一月之中三有勝。”《漢書·律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及見 武皇帝 試閉 左慈 等,令斷穀近一月,而顏色不減,氣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捻指之間,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餘。”

(3).第一個月。《淮南子·精神訓》:“萬物背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陳陶 《種蘭》詩:“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腸。”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蒿藜

(1).蒿和藜。泛指雜草;野草。 唐 杜甫 《無家別》詩:“寂寞 天寳 後,園廬但蒿藜。” 清 余懷 《<板橋雜記>序》:“蒿藜滿眼,樓管劫灰,美人塵土。”

(2).謂住蒿萊蓋的房子,吃藜藿做的食物。形容生活貧困。 宋 曾鞏 《秋懷》詩:“出門榛棘不可行,終歲蒿藜尚難卹。”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澤

自矜

自誇;自尊自大

以專長自矜

松柏

(1) 松樹與柏樹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堅貞的潔操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墳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冰霜

(1)

(2) 比喻操守純潔清白

志固冰霜。——《臨川烈武王道規傳》

(3) 比喻神色嚴肅或態度冷淡

凜若冰霜

冷若冰霜

利途

亦作“ 利塗 ”。取利之途徑。《管子·國蓄》:“塞民之養,隘其利途。” 漢 桓寬 《鹽鐵論·錯幣》:“禁溢羨,厄利塗,然後百姓可家給人足也。”

波浪

由風與水之間摩擦引起的水面不平狀

從教

(1).聽從教導。《韓非子·詭使》:“無二心私學,聽吏從教者,則謂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紀事·江楚黜教》:“ 羅 至 撫州 中途,憩息於從教 陳 姓之宅。”

(3).指脅從、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陝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以其間縛悍 回 於 華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寬脅從,曰:‘吾但治從逆,不治從教。’”

(4).從此使得;從而使。 唐 韓偓 《偶見》詩:“千金莫惜旱蓮生,一笑從教 下蔡 傾。”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余愛其晚年佳句,如:‘廢書祇覺心無著,少飲從教睡亦清。’”

(5).聽任;任憑。 宋 韋驤 《菩薩蠻》詞:“白髮不須量,從教千丈長。” 明 高啟 《夜雨》詩:“醉來獨滅青燈臥,風雨從教滴夜長。” 清 錢謙益 《團扇篇》詩:“從教妾扇經秋掩,但願君心並月圓。”

人世

整個人類社會;人類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榮枯

(1).草木茂盛與枯萎。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詩:“孰知寒暑積,僶俛見榮枯。” 唐 溫庭筠 《題端正樹》詩:“草木榮枯似人事,緑陰寂寞 漢 陵秋。”

(2).喻人世的盛衰、窮達。《後漢書·馮異傳》:“結死生之約,同榮枯之計。” 唐 錢起 《初至京口示諸弟》詩:“兄弟得相見,榮枯何處論。”《紅樓夢》第九二回:“人世的榮枯,仕途的得失,終屬難定。” 廖仲愷 《如此江山·題白雲遠眺圖》詞:“蒼茫眼底,有多少榮枯,滄桑人事?”

未可

不可

良辰

美好的時光。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九:“良辰在何許,凝霜霑衣襟。” 唐 李商隱 《流鶯》詩:“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要知天道忌全,人情忌滿,美景不長,良辰難再。”

行樂

一般以為是“尋歡作樂”、“享樂”的同義詞,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把“行樂”講成“持樂觀態度”比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世間行樂亦如此。——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生光

指日食或月食過程中的一種位置關係,即地球陰影和月亮圓面或月亮陰影和太陽圓面第二次內切,也指發生這種位置關係的時刻。生光發生在食甚之後

詩詞推薦

次韻王翔仲同游山寺原文_次韻王翔仲同游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