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煙雲集繪冊·其九·鍾師紹蓮舟仙渡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大海皛湯湯,雲來望渺茫。

別時忘彼岸,渡處藉斯航。

適意煙波趣,通身荷芰香。

問誰能識得,依約有東方。

詩詞問答

問:《題煙雲集繪冊·其九·鍾師紹蓮舟仙渡》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

參考注釋

大海

外海,並不封閉在海岬之間或不包括在海峽之內的那部分海洋

湯湯

(1) 水勢浩大、水流很急的樣子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范仲淹《岳陽樓記》

東邊是流水湯湯的延河,隔河是 清涼山。——《歌聲》

(2) 廣大貌;浩茫貌

心湯湯而誰告?魄寂寂而何語?——南朝 梁· 沈約《待罪江南思北歸賦》

(3) 形容非常流利

別人拿上書去,湯湯的背了,號上書,正了字,好不省事。——《醒世姻緣傳》

雲來

(1).如雲飛卷而來。 馬總 《意林》卷五引 漢 仲長統 《昌言》:“英辭雨集,妙句雲來。” 元 岑士貴 《凌煙閣賦》:“乘輿雲來,貴臣于于。”

(2).“雲孫”、“來孫”的並稱。泛指後代。 宋 蘇軾 《坤成節功德疏文》之七:“坐俟雲來之養,受祿無疆;屢觀甲子之周,與民同樂。” 宋 李綱 《謝親筆札子》:“顧臣煢然衰病,未知圖報之所。惟當什襲祕藏,刻之金石,傳示雲來,使天下後世知聖君不忘舊臣,樂取諸人以為善者。”

(3).傳說中的仙山 蓬萊山 的別稱。 晉 王嘉 《拾遺記·蓬萊山》:“ 蓬萊山 亦名 防丘 ,亦名 雲來 。”

渺茫

(1) 時地遠隔,模糊不清

一別音容兩渺茫。——白居易《長恨歌》

(2) 煙波遼闊的樣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韋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彼岸

(1) 另一邊,對岸

大西洋彼岸

(2) 比喻所追求和嚮往的一種境界

到達理想的彼岸

(3) 佛教。認為脫離塵世煩惱、取得正果之處

適意

(1) 舒適

房子寬敞明亮,住得很適意

(2) 適合心意

他為這種適意的幻想所包圍,覺得其中的樂趣在招引他。——《堂吉訶德》

煙波趣

猶煙波興。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明年春水滿,客興煙波趣。”參見“ 煙波興 ”。

通身

(1).全身;渾身。《陳書·高祖紀下》:“仙人見於 羅浮山 小石樓,長三丈所,通身潔白,衣服楚麗。” 清 李漁 《蜃中樓·辭婚》:“聽了使君之言,不覺通身汗下。” 曹禺 《雷雨》第一幕:“她通身黑色。旗袍鑲著銀灰色的花邊。”

(2).整個物體。《北史·穆觀傳》:“ 明元 親臨其喪,悲動左右,賜以通身隱起金飾棺。” 張潔 《尾燈》:“那個暖水瓶通身雪白,上面還畫了一枝藍色的水仙。”

(3).完全,全部。《醒世姻緣傳》第四三回:“合那刑房 張瑞風 明鋪夜蓋的皮纏,敢是那刑房不進去,就合那禁子們鬼混,通身不成道理!”

識得

懂得,知道。《水滸傳》第三八回:“ 李逵 雖然也識得水,卻不甚高。當時慌了手腳。”《儒林外史》第一回:“況你埋沒在這鄉村鎮上,雖有才學,誰人是識得你的?”

依約

(1).依據;沿襲。《隋書·王劭傳》:“採民間歌謡,引圖書讖諱,依約符命,捃摭佛經,撰為《皇隋靈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謹依約廟則,每歲以二至、二分暨正旦,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書考異》:“出 孔 壁中者,盡後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論》《孟》中語,並竊其字句而緣飾之。”

(2).仿佛;隱約。 唐 劉兼 《登郡樓書懷》詩:“天際寂寥無雁下,雲端依約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詞:“風流妙舞,櫻桃清唱,依約駐行雲。”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詩:“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約兩行書。” 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隔江依約聞絲竹,往事悽辛話亂離。”

(3).大約;大概。 唐 元稹 《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 宋 蘇軾 《江神子》詞之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 湘靈 。”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十四章:“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時辰,他不知道開什麼會。”

(4).形容情意 * 。 元 舒遜 《感皇恩》詞:“誰道小窗蕭索?青燈相伴我,情依約。” 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詞:“芳草閒愁遠,情依約,寸心剛被春拘管。”

東方

——複姓 如:東方朔(西漢人,知識豐富,生性恢諧。長於文辭,有不少關於他的傳說)

詩詞推薦

題煙雲集繪冊·其九·鍾師紹蓮舟仙渡原文_題煙雲集繪冊·其九·鍾師紹蓮舟仙渡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