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川煎茗圖

作者:趙希邁 朝代:宋代

玉川煎茗圖原文

一卷殘書自課兒,欹斜茅屋任風吹。
階頭石鼎煎茶熟,還詠當時月蝕詩。

詩詞問答

問:玉川煎茗圖的作者是誰?答:趙希邁
問:玉川煎茗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趙希邁玉川煎茗圖書法欣賞

趙希邁玉川煎茗圖書法作品欣賞
玉川煎茗圖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答胡仲方贈詩

    楊萬里宋代〕疇昔昭王渡楚江,得萍斗大嚼甘芳。因君黃綬作此懸,問古青苹何處鄉。民樂弦歌愛言偃,天將桃李醉河陽。望郎
    玉川煎茗圖原文_玉川煎茗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平甫見招不欲往

    姜夔宋代〕老去無心聽管弦,病來杯酒不相便。人生難得秋前雨,乞我虛堂自在眠。
    玉川煎茗圖原文_玉川煎茗圖的賞析_古詩文
  • 過梅山弟家

    陳著宋代〕好景在西林,晴邊取次尋。路融山脈山,屋戴樹毛陰。動腳影為仆,舉頭天見心。清風知酒病,吹我兩衣襟。
    玉川煎茗圖原文_玉川煎茗圖的賞析_古詩文
  • 道中題梅

    李處權宋代〕山家梅樹出疏籬,好客殷勤折一枝。直是老來風味薄,而今相遇可無詩。
    玉川煎茗圖原文_玉川煎茗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聞沈氏小亭欲往主人辭出先聞趙承相法游

    王洋宋代〕籬橫地狹曲相裁,倦掃殘花長綠苔。連榭似聞兼靜雅,閒情暫欲洗塵埃。料將春色供家用,那有芳尊為客開。怪見
    玉川煎茗圖原文_玉川煎茗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蝦青

    賈似道宋代〕麻頭青項翅如金,肉腿生來白似銀。鉗更細長蘇木色,此蟲名號是蝦青。
    玉川煎茗圖原文_玉川煎茗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宿回向寺

    劉子翬宋代〕清秋聊命駕,細雨獨行山。淺淡煙雲裹,回還紫翠間。病多新覺老,心懶舊能閒。宿遍山南寺,何曾興盡還。
  • 池魚

    祝慶夫宋代〕方池如鑒碧溶溶,錦鯉游揚逐浪中。竚看三春煙水暖,好觀一躍化神龍。
  • 浮碇岡

    傅烈宋代〕洪水未必能流山,別島安得居人間。扶桑夜半光吐焰,銅龍白晝飛塵寰。初聞其事驚且異,傳言豈或流千蠻。試將
  • 道室書事

    陸游宋代〕榻上一琴橫,中函太古聲。丹砂燒已死,芝草種初生。道勝魔軍破,方靈疾豎平。明朝有蜀使,細字報青城。
    玉川煎茗圖原文_玉川煎茗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懷於湖)

    張孝祥宋代〕恰則杏花紅一樹。捻指來時,結子青無數。漠漠春陰纏柳絮。一天風雨將春去。春到家山須小住。芍藥櫻桃,更是
    玉川煎茗圖原文_玉川煎茗圖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虞說擢第東遊

    錢起唐代〕湖山不可厭,東望有餘情。片玉登科後,孤舟任興行。月中嚴子瀨,花際楚王城。歲暮雲皋鶴,聞天更一鳴。
  • 燕來巢

    方岳宋代〕吾貧席自無家,席客戶寄村席疃。槿籬月三間,荒寒天不席。燕亦何所聞,乃於我乎館。豈以菊未莎,而有竹可款
  • 題濟川橋

    真山民宋代〕十二闌乾百盡台,登臨洗盡眼中埃。沙痕長與水吞吐,橋影不妨船往來。兩岸樓台隨世換,四山圖畫自天開。槎邊
    玉川煎茗圖原文_玉川煎茗圖的賞析_古詩文
  • 答劉正之見招四絕

    黃榦宋代〕昔年曾學屏山下,炯炯胡劉風味長。滿目青山非故國,人生熟處尚難忘。
  • 惜黃花(重陽)

    史浩宋代〕秋光將老。黃花開早。露浥清曉,金錢萬疊猶小。簪遍碧雲鬟,壓倒烏紗帽。更把來、玉觴同釂。過□添爐鼎,朱
  •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書呈唐德輿程士和梁和仲於

    趙蕃宋代〕只道花爭發,那知雨較遲。病軀猶故絮,霜鬢益新絲。鄙性豈耽酒,寫懷聊賦詩。經過頓能爾,無久溷公為。
  • 次韻慶充避暑水西寺

    范成大宋代〕佳晨出西郭,仰視天宇清。樂哉曠土懷,浩浩吞四溟。新漲忽勇退,籬落粘枯萍。風幡招客游,曠望隔苹汀。僕夫
  • 次韻和王尚書答贈宣城花木瓜十韻

    梅堯臣宋代〕百菓各甘酸,或由人所植。木瓜聞衛詩,贈好非玉色。投此瓊玖報,蓋重車馬飾。貴賤今既殊,凌紙字翕赩。一一
  • 早發宜陵即事

    羅鄴唐代〕霜白山村月落時,一聲雞後又登岐。居人猶自掩關在,行客已愁驅馬遲。身事不堪空感激,鬢毛看著欲凋衰。青萍
    玉川煎茗圖原文_玉川煎茗圖的賞析_古詩文
玉川煎茗圖原文_玉川煎茗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