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窩有題原文
散步游邵窩,因詠邵子事。
平生不皺眉,此其心平易。
皺眉有兩端,愁與惡之意。
在邵或其可,在予兩艱置。
昨著讀洪範,是愁不能棄。
善善與惡惡,人君以為治。
見惡而不惡,實乖懲戒義。
惡惡眉必皺,堯夫知我愧。
詩詞問答
問:邵窩有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邵窩有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寘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八
2. 去聲
參考注釋
散步
(1) 為了鍛鍊或娛樂而隨便走走
去散步
愛作長距離散步
上公園去散步
(2) 尤指在漫步中向人求婚
她同汽車修理廠的一個技工出去散步
(3) 漫步徘徊
到田野里散步
(4) 尤其為了炫耀而緩漫步行
貴婦們早晨穿著黑衣服,但是下午卻穿著漂亮時髦的絲長袍散步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皺眉
雙眉緊蹙。表示不悅、憂慮等的神態
心平
(1).要求不高。 茅盾 《子夜》十一:“最近她自己也是把交易所當作白天的家,時常用‘押寶’的精神買進一萬,或者是賣出五千;--在這上頭,她倒是很心平的。”
(2).心情平靜。 諶容 《人到中年》七:“﹝ 陸文婷 ﹞從院長辦公室出來的時候,心平如鏡,一往如常。”
兩端
(1).事物的兩個頂端;兩頭。《論語·子罕》:“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孔穎達 疏:“兩端,終始也。” 宋 王禹偁 《大閱賦》:“出遊兵以定兩端,握奇數而制四面。”《元史·禮樂志二》:“相鼓二,制如搏拊,以韋為表,實之以糠。拊其兩端,以相樂舞節。”
(2).謂兩個極端。《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鄭玄 註:“兩端,過與不及也。”
(3).猶兩者。《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武安 已罷朝,出止車門,召 韓御史大夫 載,怒曰:‘與 長孺 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宋書·律曆志中》:“古之為歷者, 鄧平 能修舊制新, 劉洪 始減《四分》,又定月行遲疾, 楊偉 斟酌兩端,以立多少之衷,因朔積分設差,以推合朔月蝕。” 唐 歐陽詹 《江夏留別華二》詩:“鄉路我尚遙,客游君未回。將何慰兩端,互勉臨岐杯。”
(4).指游移於兩者之間的態度。《史記·魏公子列傳》:“ 魏王 恐,使人止 晉鄙 ,留軍壁 鄴 ,名為救 趙 ,實持兩端以觀望。”《晉書·王浚傳》:“及 趙王 倫 篡位,三王起義兵, 浚 擁眾挾兩端,遏絶檄書,使其境內士庶不得赴義。” 宋 無名氏 《儒林公議》卷下:“ 世衡 知城事,寨下屬 羌 率持兩端,向背不常。”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上以 第巴 始終反覆持兩端,乃追還其使。”
(5).猶兩種、兩類。《荀子·正論》:“而聖王之分,榮辱是也。是有兩端矣:有義榮者,有埶榮者,有義辱者,有埶辱者。”
洪範
* ;楷模。《漢書·王莽傳上》:“陛下奉天洪範,心合寶龜,膺受元命,豫知成敗。”《晉書·皇甫謐傳》:“子其鑒先哲之洪範,副聖朝之虛心。” 清 王韜 《瓮牖餘談·英人倍根》:“其人固碌碌無足取也,然其所著之書,則後二百五年之洪範也。”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善善
方言。輕易,隨便。《醒世姻緣傳》第五七回:“那人家善善的肯分與他便罷;若稍有些作難,他便拿了把刀要與人斫殺拚命。”《醒世姻緣傳》第九七回:“你怎么問他要得回來?他就肯善善的還與你不成?”
惡惡
憎恨 * 。《公羊傳·僖公十七年》:“君子之惡惡也疾始,善善也樂終。”《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蓋君子善善惡惡,君宜知之。”《新唐書·魏徵傳》:“然後善善而惡惡,審罰而明賞,無為之化何遠之有!” 章炳麟 《國故論衡·論式》:“《詩》之惡惡,莫如《巷伯》,然猶戮及其身,今指斥及於腐骨,其疾惡甚於詩人矣。”
人君
舊指君主
後之為人君者不然。——明·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君》
以為
認為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以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為鄙吝。——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資治通鑑》
自以為必死。——《資治通鑑·唐紀》
以為豪。——明· 魏禧《大鐵椎傳》
以為妙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見惡
看到壞的事物。《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薀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被憎嫌。《左傳·哀公二十年》:“ 黯 也進不見惡,退無謗言。”《論語·陽貨》:“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不惡
(1).謂不為惡聲厲色。《易·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程頤 傳:“遠小人之道,若以惡聲厲色,適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莊威嚴,使知敬畏。”
(2).不壞;不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王凝之 謝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還 謝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釋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惡,汝何以恨廼爾?’” 唐 白居易 《雪後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詩:“紫綬相輝應不惡,白鬚同色復何如?” 魯迅 《野草·死後》:“在手背上觸到草蓆的條紋,覺得這屍衾倒也不惡。”
懲戒
(1) 懲罰以示警戒
吊銷執照以示懲戒
(2) 以前失為戒
知我
(1).深切了解我。《詩·王風·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史記·管晏列傳》:“ 管仲 曰:‘吾始困時,嘗與 鮑叔 賈,分財利多自與, 鮑叔 不以我為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鮑子 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王長史 云:‘ 劉尹 知我,勝我自知。’” 宋 蘇軾 《觀魚台》詩:“若信萬殊歸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魚。”
(2).器重我。《史記·刺客列傳》:“﹝ 豫讓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寵之……﹝ 豫讓 ﹞曰:‘嗟呼!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以報 智伯 ,則吾魂魄不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