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殿早朝

作者:歐陽元 朝代:元代

大明殿早朝原文

扶搖萬里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

駝背負琛金絡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衣冠俯伏傳呼岳,千羽低徊看舞韶。

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田野夢天朝。

詩詞問答

問:大明殿早朝的作者是誰?答:歐陽元
問:大明殿早朝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大明殿早朝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蕭韻

參考注釋

扶搖萬里

扶搖: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暴風從下而上盤旋很高,風勢急且大。

青霄

(1).青天;高空。 晉 左思 《蜀都賦》:“乾青霄而秀出,舒丹氣而為霞。” 唐 濮陽瓘 《出籠鶻》詩:“一點青霄里,千聲碧落中。” 清 納蘭性德 《望江南·詠弦月》詞:“初八月,半鏡上青霄。”

(2).喻帝都;朝廷。 唐 杜甫 《收京》詩之二:“叨逢罪己日,灑涕望青霄。” 宋 張元乾 《滿庭芳·壽》詞:“朝回處,青霄路穩,黃色起天庭。” 清 黃遵憲 《五用前韻》:“忽傳罪己 興元 詔,霑灑青霄淚萬行。”

(3).喻巍科,高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紀》:“ 裴公 ( 裴度 )答曰:‘……各懷器業寧推讓,俱上青霄豈後先!’” 元 石德玉 《曲江池》楔子:“萬丈龍門則一跳,青霄有路終須到。”《再生緣》第四五回:“恐妹命孤無福分,不能平地步青霄。”

(4).清朗的夜晚。 明 秦時雍 《醉花陰·秋懷》套曲:“白晝看雲,青霄步月。”

鳳闕

(1). 漢 代宮闕名。《史記·孝武本紀》:“其東則 鳳闕 ,高二十餘丈。” 司馬貞 索隱引《三輔故事》:“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銅鳳皇,故曰 鳳闕 也。”《漢書·東方朔傳》:“陛下以城中為小,圖起 建章 ,左 鳳闕 ,右 神明 ,號稱千門萬戶。” 顏師古 註:“ 鳳闕 ,闕名。”《藝文類聚》卷六二引 晉 潘岳 《關中記》:“ 建章宮 圓闕,臨北道,鳳在上,故曰 鳳闕 也。”

(2).皇宮、朝廷。 晉 王嘉 《拾遺記·魏》:“青槐夾道多塵埃,龍樓鳳闕望崔嵬。” 唐 楊炯 《從軍行》:“牙璋辭鳳闕,鐵騎遶龍城。” 清 陳維崧 《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蘇生仲補游京師》詞:“挾瑟龍池上,鳴鞭鳳闕前。”

龍池

(1).琴底的二孔眼之一。上孔曰龍池,下孔曰鳳沼。 宋 趙希鵠 《洞天清錄·古琴辯》:“ 雷 張 製槽腹有妙訣,於琴底悉窪,微令如仰瓦,蓋謂於龍池鳳沼之弦,微令有脣,餘處悉窪之。”《紅樓夢》第八九回:“ 黛玉 笑道:‘這張琴不是短,因我小時學撫的時候,別的琴都彀不著,因此特地做起來的。雖不是焦尾枯桐,這鶴仙鳳尾,還配得齊整;龍池雁足,高下還相宜。’”

(2).池名。所名之池非一。其一在 唐 長安 隆慶坊 玄宗 未即位時所居的舊邸旁, 中宗 曾泛舟其中。 玄宗 即位後於 隆慶坊 建 興慶宮 , 龍池 被包容於內。在今 陝西 西安 興慶公園 內。 唐 沉佺期 《龍池篇》:“ 龍池 躍龍龍已飛,龍德先天天不違。” 唐 蘇頲 《龍池篇》:“ 西京 鳳邸躍龍泉,佳氣休光鎮在天。” 朱鶴齡 箋註:“《雍録》:‘ 明王 為諸王時,故宅在京城東南角 隆慶坊 。宅有井,井溢成池, 中宗 時數有雲龍之祥。後引 龍首堰 水注池,池面益廣,即 龍池 也。 開元 二年七月,以宅為宮,是為 興慶宮 。’”

(3).猶鳳池。指中書省。 唐 陳子昂 《為陳舍人讓官表》:“司言鳳綍,揮翰龍池。” 明 徐渭 《送內兄潘伯海謁選》詩:“明歲承恩日,龍池萬柳青。”

(4).借指內閣。《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上海小刀會起事本末》:“ 寶山 蔣敦復 作《滬城紀事》詩八首:‘海水羣飛日,東南又不支,龍池機早代, 燕 省處方危。’”

步步

一步一步;每步。 南朝 宋 謝莊 《宋孝武宣貴妃誄》:“旌委鬱於飛飛,龍逶遲於步步。” 唐 李商隱 《南朝》詩:“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敦煌曲子詞·獻忠心》:“望丹闕,步步淚,滿衣襟。”《花月痕》第七回:“偶然撲蝶粉牆東,步步纖痕印落紅。” 毛 *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不能步步後退,毫無原則,什麼都答應。”

背負

(1) 用背馱

背負著衣包

(2) 承當;擔負

背負著人民的希望

金絡索

見“ 金落索 ”。

玉逍遙

(1).駿馬名。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五:“神廟朝御馬有曰玉逍遙者,蓋赭白也。”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二:“ 仁宗 御馬有名玉逍遙者,馬色白,其乘之,安如輿輦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新進士宴杏園》:“[末白]有甚好名?[醜白]飛龍、赤兔……玉逍遙。”

(2).飾玉的鞍座。 元 歐陽玄 《大明殿早朝》詩:“駞背負琛金絡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3).老年婦女頭巾上的飾物。《金史·輿服志下》:“年老者以皁紗籠髻如巾狀,散綴玉鈿於上,謂之玉逍遙。”

衣冠

(1) 衣服和禮帽

(2) 服飾

衣冠不整

(3) 指紳士,借指禮教、斯文

衣冠之弟

俯伏

趴在地上;表示低頭屈服

俯伏姿勢

傳呼

通知受話人去接電話

傳呼電話

低徊

(1).徘徊,流連。《漢書·司馬相如傳》:“低徊 陰山 翔以紆曲兮,吾乃今日覩 西王母 。” 唐 韓愈 《駑驥》詩:“騏驥不敢言,低徊但垂頭。” 清 李漁 《閒情偶寄·居室》:“良朋至止,無不耳目一新,低徊留之而不能去者。” 秦牧 《社稷壇抒情》:“平時則有三三兩兩的遊人在那裡低徊。”

(2).回味;留戀地回顧。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此種眼前瑣事,隨手寫來,不使一典,不著一詞,而情味悠然,低徊不盡,較之運古鍊句者更進矣。”《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 低徊往事,追憶舊遊,恍惚如煙,迷離似夢。” 鄧家彥 《有憶》詩:“低徊往事心如醉,棖觸新愁貌亦癯。”

(3).形容縈繞迴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封台》:“什不閒有旦有醜而無生,所唱歌詞別有腔調,低徊婉轉,冶盪不堪。” 鄭振鐸 《蟬與紡織娘》:“他們的歌聲,是如秋風之掃落葉,怨婦之奏琵琶,孤峭而幽奇,清遠而淒迷,低徊而愁腸百結。”參見“ 低回 ”。

湖海

(1).湖泊與海洋。《南齊書·王敬則傳》:“ 會 土邊帶湖海,民丁無士庶皆保塘役。” 唐 韋應物 《登重玄寺閣》詩:“山川表明麗,湖海吞大荒。”

(2).指湖泊。《明一統志·應天府·形勝》:“ 長江 千里,險過湯池,外連 江 淮 ,內控湖海。”

(3).泛指四方各地。 唐 李頎 《送綦毋三謁房給事》詩:“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萊 書。”《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人雖在湖海飄零,自信有此絶藝,不甘輕配凡女。” 郁達夫 《乘車赴東京過天龍川橋》詩:“十年湖海題詩客,依舊青衫過此橋。”

(4).指浪跡江湖,不與朝政。 清 陳濟生 《懷友》詩:“頗憶 元龍 久湖海,近來風雅復何如?”

布衣

(1) 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2) 平民百姓

臣本布衣。——諸葛亮《出師表》

有布衣畢昇。—— 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盛事

大事

亞特蘭大市的第26屆奧運會是國際體育界盛事

時田

指四時田獵。《大戴禮記·夏小正》:“十有一月,王狩。狩者,言王之時田。冬獵為狩。”

天朝

(1) 封建時代臣下稱本朝的朝廷;藩屬尊稱宗主

(2) 太平天國自稱

詩詞推薦

大明殿早朝原文_大明殿早朝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