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呈子直原文
步入松筠水石間,回眸方覺世途難。
蒙茸草色縈行徑,淩亂花陰覆釣灣。
暇日還能邀我醉,清時未肯縱君閒。
烹鮮酌酒且行樂,北圃春容今又殘。
詩詞問答
問:戲呈子直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戲呈子直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戲呈子直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彭汝礪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七部
參考注釋
步入
步步進入,進入
步入會場
松筠
松樹和竹子。《禮記·禮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後因以“松筠”喻節操堅貞。 南朝 齊 王融 《奉和南海王殿下詠秋胡妻》:“日月共為照,松筠俱以貞。”《梁書·元法僧等傳論》:“ 侃 則臨危不撓, 鴉仁 守義殞命,可謂志等松筠,心均鐵石。” 唐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浪跡同生死,無心恥賤貧。偶然存蔗芋,幸各對松筠。”《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 嬌鸞 松筠之志雖存,風月之情已動。”
水石
(1).指流水與水中之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水石驚瀨,傳響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 宋 蘇軾 《石鐘山記》:“ 酈元 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2).猶泉石。多借指清麗勝景。 唐 李白 《經亂後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詩:“忽思 剡溪 去,水石遠清妙。” 五代 齊己 《將之匡岳過尋陽》詩:“此路便堪歸水石,何門更合向塵埃。” 宋 王安石 《同陳伯通錢材翁游山二君有詩因次原韻》:“強策羸驂尋水石,忽驚幽鳥下煙林。” 宋 蘇軾 《奉詔減決囚禁記所經歷》詩:“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回眸
向後看,轉頭看
回眸兩相視,一笑百媚生
世途
同“ 世塗 ”。 唐 李白 《古風》詩之五九:“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嶮巇。”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一折:“自家無運智,卻道世途艱。” 清 周亮工 《皖江與文燈岩》詩之三:“世途真坦易,吾道自飄搖。”詳“ 世塗 ”。
蒙茸
蓬鬆;雜亂的樣子
雜花蒙茸
蒙茸山麓。——〔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行徑
行為,舉動
淩亂
雜亂;紛亂。 南朝 梁 何遜 《和劉諮議守風》:“彌旬苦凌亂,揆景候阡陌。” 唐 唐彥謙 《秋晚高樓》詩:“晚蝶飄零驚宿雨,暮鴉凌亂報秋寒。” 宋 梅堯臣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春暉亭》:“春風實無幾,凌亂枝上花。”
花陰
為花叢遮蔽而不見日光之處。 唐 鄭谷 《寄贈孫路處士》詩:“酒醒蘚砌花陰轉,病起漁舟鷺跡多。” 元 張翥 《半村為傅處士賦》詩:“兩岸花陰連第宅,一川草色散雞豚。”《紅樓夢》第七九回:“話説 寶玉 才祭完 晴雯 ,只聽花陰中有個人聲,倒嚇了一跳。” 許地山 《綴網勞蛛》:“ 尚潔 陪她在花陰底下走著。”
暇日
閒暇的時日
安得使予多暇日。——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清時
清平之時;太平盛世。《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勤宣令德,策名清時。” 張銑 註:“清時,謂清平之時。” 三國 魏 曹操 《清時令》:“今清時,但當盡忠於國,效力王事。” 唐 岑參 《虢中酬陝西甄判官贈》詩:“微才棄散地,拙宦慙清時。”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清時低賃 伯通 廡,殘年高枕 瞿曇 書。”
縱君
恣肆無度的君主。《國語·晉語一》:“有縱君而無諫臣,有冒上而無忠下。” 明 李贄 《初潭集·君臣五》:“夫暴君、縱君一也,但有強弱之差耳。”
烹鮮
(1).語本《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後以“烹鮮”比喻治國便民之道,亦比喻政治才能。《後漢書·循吏傳贊》:“政畏張急,理善烹鮮。”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烹鮮之戒,不欲其煩。” 唐 李頎 《贈別穆元林》詩:“彼鄉有令弟,小邑試烹鮮。” 宋 張元乾 《水調歌頭·陪福帥燕集口占以授官奴》詞:“調鼎他年事,妙手著烹鮮。”參見“ 烹小鮮 ”。
(2).烹魚。 唐 李頎 《夏宴張兵曹東堂》詩:“重林華屋堪避暑,況乃烹鮮會嘉客。”
行樂
一般以為是“尋歡作樂”、“享樂”的同義詞,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把“行樂”講成“持樂觀態度”比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世間行樂亦如此。——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春容
(1).猶春色,春天的景色。 五代 齊己 《南歸舟中》詩之一:“春容含眾岫,雨氣泛平蕪。” 宋 陳師道 《黃梅》詩:“黃里含真意,春容帶薄寒。” 金 元好問 《游黃華山》詩:“是時氣節已三月,山木赤立無春容。”
(2).青春的容貌。《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歌之三二》:“郎懷幽閨性,儂亦恃春容。”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一:“春容捨我去,秋髮已衰改。” 唐 溫庭筠 《蘇小小歌》:“酒里春容抱離恨,水中蓮子懷芳心。”
(3).女子的畫相。 明 楊柔勝 《玉環記·趕逐韋皋》:“賢姐怎生畫得一軸春容,與小生路上一看,就如見賢姐一般。”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幽媾》:“當時自畫春容,埋於太湖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