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讀書樂原文

周孔未雲遠,典籍良具陳。

深造乃有得,面牆終自淪。

伊余本下學,敢忘書史親。

轉念學海闊,未易窺涯津。

汲古乏修綆,貽誚腹笥貧。

昌黎讀書篇,字字堪書紳。

況復饒至味,好與結芳鄰。

樂意寓靜觀,優遊期日新。

詩詞問答

問:讀書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讀書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真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六

參考注釋

周孔

周公 和 孔子 的並稱。 漢 張衡 《歸田賦》:“彈五絃之妙指,詠 周 孔 之圖書。” 唐 柳宗元 《覺衰》詩:“ 彭 聃 安在哉? 周 孔 亦已沉。” 宋 范仲淹 《謝公夢讀史詩序》:“公於是時,乃有正夢,特歌 周 孔 之仁義,能久澤於吾民。”

典籍

指法典、圖籍等重要文獻;亦泛指古今圖書

司晉之典籍。——《左傳·昭公十五年》

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板本。—— 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具陳

備陳;詳述。《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 王 乃叩首流血,具陳其實,乞冥府見 曾 為解釋。”

深造

進一步學習和鑽研,使達到精深的程度

送他到體育學院深造

有得

(1).有所得;有所領悟。《史記·天官書》:“五星皆從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國可以兵從天下。居實,有得也;居虛,無得也。”《南史·隱逸傳上·陶潛》:“少來好書,偶愛閒靖,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宋 張載 《正蒙·有德》:“晝有為,宵有得,息有養,瞬有存。”如:學習有得;有得有失。

(2).表示程度深或持續時間長。《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 上海道 前腳走, 上海縣 跟著又來。並不是欺他官小,對不住他,只好擋駕;見面之後,有得同你纏。”

面牆

(1).《書·周官》:“不學牆面,蒞事惟煩。” 孔 傳:“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臨政事必煩。” 孔穎達 疏:“人而不學,如面向牆無所覩見,以此臨事,則惟煩亂不能治理。”後因以“面牆”比喻不學而識見淺薄。 漢 蔡邕 《表太尉董公可相國》:“﹝ 邕 ﹞新來入朝,不更郎承,攝省文書,其由面牆。”《後漢書·左雄傳》:“郡國孝廉,古之貢士,出則宰民,宣協風教。若其面牆,則無所施用。” 明 邵璨 《香囊記·講學》:“鑿壁且偷光,寸陰休曠……免使他年悔面牆。” 清 錢謙益 《江陰李貫之七十序》:“ 貫之 經明行修,忘貧屏貴,使鄉邦之士友,有所矜式考問,而獲免於面牆。”

(2).謂靜心修養。 唐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歸朝》詩:“駟馬終題柱,諸生悉面牆。” 唐 唐彥謙 《寄蔣二十四》詩:“禪門澹泊無心地,世事生疎欲面牆。”

伊余

自指,我。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伊余小子,恃寵驕盈。” 五代 貫休 《古離別》詩:“只恐 長江 水,儘是兒女淚。伊余非此輩,送人空把臂。” 明 劉基 《北上感懷》詩:“伊余朽鈍材,嬾拙更無比。”

下學

學校一天或半天課業完畢,學生回家

書史

(1).記事的史官。亦指掌文書等事的吏員。 晉 王嘉 《拾遺記·周穆王》:“ 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書史十人,記其所行之地。”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上:“故 唐 人無不善書,遠至邊裔書史、里儒,莫不書字有法。” 宋 文天祥 《<集杜詩·蕭資>序》:“閤門路鈴 蕭資 ,本書史也。”

(2).典籍,指經史一類書籍。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顏延之<侍宴>》:“揆日粲書史,相都麗聞見。” 唐 韓愈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窗戶忽已涼。”《醒世恆言·劉小官雌雄兄弟》:“ 劉奇 對 對方 道:‘賢弟如此美質,何不習些書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昌齡藏書》:“﹝ 昌齡 ﹞性耽書史,築 謙益堂 ,丹鉛萬卷。”

轉念

回過頭來仔細想想;轉變原來的想法

他剛想開口說話,但一轉念,覺得還是暫時不提好些

學海

(1). 漢 揚雄 《法言·學行》:“百川學海而至於海,丘陵學山不至於山,是故惡夫畫也。”言百川流行不息,所以至海;丘陵止而不動,所以不至於山。謂做學問當如河川流向大海,日進不已。 北齊 邢卲 《廣平王碑》:“志猶學海,業比登山。”

(2).謂學問淵博。亦指學問淵博的人。 晉 王嘉 《拾遺記·後漢》:“ 何休 木訥多智,三墳五典、陰陽算術、河洛讖緯及遠年古諺、歷代圖籍,莫不成誦也……京師謂 康成 為‘經神’、 何休 為‘學海’。” 宋 司馬光 《送導江李主簿君俞》詩:“學海無涯富,辭鋒一戰勛。” 清 王晫 《今世說·賞譽》:“ 朱 名 鶴齡 , 江 南 吳江 人,貫穿六籍,折衷百氏,著書滿家,群推學海。”

(3).喻指學術界。 唐 崔珏 《哭李商隱》詩:“詞林枝葉三春盡,學海波瀾一夜乾。” 宋 陸游 《答發解進士啟》:“將鴻漸於天庭,姑龍驤於學海。” 明 吳承恩 《賀少岩傅公晉秋卿障詞序》:“學海文龍,仕途威鳳。”

(4).比喻廣闊無邊的學問領域。 清 趙翼 《上元後三日芷堂過訪草堂》詩:“學海迷茫未有涯,何來捷徑指 褒斜 。”

未易

不易;難於。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夫街談巷説,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今觀諸聯句詩,凡 昌黎 與 東野 聯句,必字字爭勝,不肯稍讓……要之二人工力悉敵,實未易優劣。”

涯津

邊際。 明 劉基 《悅茂堂》詩:“誅求與剝削,浩蕩無涯津。”

汲古

謂鑽研或收藏古籍、古物,如汲水於井。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歸愚識夷塗,汲古得脩綆。” 明 何景明 《水營墅治田圃種樹》詩:“汲古綴遺言,欣焉秉柔翰。”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司馬達甫》:“汲古不倦,常收藏 漢 銅印譜最多。”

修綆

汲水用的長繩。 明 鄭若庸 《玉玦記·送行》:“鴻跡等浮萍,銀瓶怯修綆。” 清 唐孫華 《哭座主玉峰尚書徐公》詩之三:“大裘百丈遮寒士,修綆千尋援溺人。” 朱錫梁 《白門懷古》詩:“轆轤汲寒泉,修綆百丈過。”

貽誚

見笑。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此 揚子 所以追悔於雕蟲,貽誚於霧縠者也。” 明 祁彪佳 《周公鼎年兄自粵西歸過訪偕游寓山》詩:“為言猿鶴休貽誚,把臂林間有故人。” 清 金埴 《不下帶編》卷一:“比之村教督誨蒙伎倆,貽誚高明。”

腹笥

語出《後漢書·邊韶傳》:“ 邊 為姓, 孝 為字,腹便便,五經笥。”笥,書箱。後因稱腹中所記之書籍和所有的學問為“腹笥”。 宋 楊億 《受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講學情田埆,談經腹笥虛。”《明史·文苑傳二·周玄》:“嘗挾書千卷,止 高棅 家,讀十年,辭去,盡棄其書,曰:‘在吾腹笥矣。’” 清 納蘭性德 《與韓元少書》:“ 錢牧齋 腹笥既富,文筆又長,援古證今,每發一端,便如缾水瀉地,迸注分流。” 柯靈 《香雪海·給人物以生命》:“作家的腹笥應該是一座貯藏豐富的原料倉庫,而不應像窮極無聊的賭徒的錢袋,只能憑孤注邀致幸勝。”

昌黎

(1). 唐 韓愈 世居 潁川 ,常據先世郡望自稱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縣 )人; 宋 熙寧 七年詔封 昌黎伯 ,後世因尊稱他為 昌黎先生 。 唐 韓愈 《送陸歙州》詩序:“於是 昌黎 韓愈 道願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紹 昌黎 之道脈,豈興八代之衰!” 清 周亮工 《王王屋傳》:“公著詩一卷、文二卷。詩清婉有志,文則力追 昌黎 、 柳州 。” 馬其昶 《<古文辭類纂標註>序》:“ 昌黎 論文,務去陳言。”

(2).借指 韓 姓。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 。身為百夫特,行足萬人師。”按,此“昌黎”指 韓肖胄 。

讀書

(1)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書紳

把要牢記的話寫在紳帶上。後亦稱牢記他人的話為書紳。語本《論語·衛靈公》:“ 子張 書諸紳。” 邢昺 疏:“紳,大帶也。 子張 以 孔子 之言書之紳帶,意其佩服無忽忘也。” 晉 孫綽 《答許詢》詩之九:“且戢讜言,永以書紳。”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四:“﹝ 王禹偁 ﹞嘗侍宴 瓊林 , 太宗 獨召至御榻,面誡之曰:‘卿聰明,文章在 有唐 不下 韓 柳 之列,但剛不容物,人多沮卿,使朕難庇。’ 禹偁 泣拜,書紳而謝。” 聞一多 《神話與詩·文學的歷史動向》:“以上兩個歷史的教訓,是值得我們的新詩人書紳的。”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 明 梁辰魚 《於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

(2).何況,況且。《陳書·江總傳》:“況復才未半古,屍素若茲。” 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

至味

最美好的滋味;最美味的食品。《呂氏春秋·本味》:“ 湯 得 伊尹 ,祓之於廟,爝以爟火,釁以犧猳。明日設朝而見之,説 湯 以至味。” 高誘 註:“為 湯 説美味。”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義法》:“雖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 明 方孝孺 《王溫子栗字說》:“飲食資乎水火,而飲食非水火也。鹹酸本乎鹽梅,而至味非鹽梅也。”

芳鄰

對鄰居的美稱。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非 謝 家之寶樹,接 孟氏 之芳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花公主》:“忝近芳鄰,緣即至深。便當暢懷,勿致疑畏。” 冰心 《晚晴集·懷念老舍先生》:“校園裡,我的少數民族的芳鄰好友,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多得數不過來。”

樂意

(1) 甘心愿意

可憐的傢伙仍然樂意移居美國

(2) 願意提供…

樂意幫忙

靜觀

冷靜地分析觀察

冷眼靜觀

優遊

生活得十分閒適

優遊的生活

日新

日日更新。《易·繫辭上》:“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孔穎達 疏:“其德日日增新。”《禮記·大學》:“ 湯 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晉 張華 《勵志詩》:“進德脩業,暉光日新。” 宋 王禹偁 《答張知白書》:“如足下之文實亦鮮得,況可畏之年,日新之業,僕安敢測其涯涘乎?” 鄭觀應 《易言·火器》:“惟火器既日出日新,購用宜慎之又慎。”

詩詞推薦

  • 聞蟬五絕句奉呈諸幕友

    曾豐宋代〕靜坐幽眠自反聽,我新兩耳似蟬鳴。今日更向耳邊噪,會忘歸真作一聲。
    讀書樂原文_讀書樂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弟茝醉中示弟觀二首自道

    陳著宋代〕六十家婆八十翁,此心無事便融融。肉香韭甲磁盆內,蝶夢梅花紙帳中。自有乾坤無俯仰,誰知否泰是窮通。出門
  • 菩薩蠻

    蔡伸宋代〕凝羞隔水拋紅豆。嫩桃如臉腰如柳。心事暗明期。陽台雲雨迷。玉樓花似雪。花上朦朧月。揮淚執柔荑。匆匆話別
  • 題增城進士單有明清白傳家巷

    梁文奎宋代〕清如增江水,白如白石山。羨爾清白人,棲遲山水門。至清不可淆,至白不可淫。傳子復傳孫,一心如一轍。山同
  • 湖山

    陸游宋代〕湖上多甘井,磑泉尤得名。何時枕白石,靜聽轆轤聲?
  • 戲答王觀復酴醾菊二首

    黃庭堅宋代〕呂園未肯輕沽我,且寄田家砌下栽。他日秋花媚重九,清香知自故人來。
  • 丹陽懷古

    邵彪宋代〕故里詩人去,湖山最寂寥。草深張祜宅,花暗許渾橋。鳳髓何時續,蓬萍觸處飄。鴻冥杳難及,霜鬢兩蕭蕭。
  • 踏莎行

    張掄宋代〕雪擁群峰,靜□□□。□□□□□居□。□□破殼栗黃香,柴□□□□□□。□□□□,□和衣倒。寂寥氣□□君
  • 題雲繪樓

    乾隆清代〕西苑好春初,高樓液池曲。岸傍置冰床,蹊側積時玉。樓近堪屧步,幌搴聊騁目。西山欲生雲,甘雪庶其復。冬霙
  • 再和三首

    蘇轍宋代〕穴鼠封何須窶數封銜,粗官不用苦高談。夜傾淥蟻風吹竹,晝擁黃䌷雪覆庵。每作微詞還自笑,偶
  • 示內

    陳著宋代〕婚娶不在早,在此兩相宜。豈得人無婦,能如子者誰。科名圖我取,家務以身支。要見看承處,頹然白髮時。
    讀書樂原文_讀書樂的賞析_古詩文
  • 小兒

    蘇軾宋代〕小兒不識愁,起坐牽我衣。我欲嗔小兒,老妻勸兒痴。兒痴君更甚,不樂愁何為。還坐愧此言,洗盞當我前。大勝
    讀書樂原文_讀書樂的賞析_古詩文
  • 化生子·化生童子贊·其九·十首

    敦煌曲子唐代〕化生童子本無情。盡向蓮花朵里生。七寶池中洗塵垢,自然清淨是修行。
  • 入古北口

    乾隆清代〕秋暖竟殊常,入關更向陽。連看樹增綠,無礙草微黃。官吏紛迎接,村莊富蓋藏。翻犁種秋麥,一歲總農忙。
  • 畫堂春

    張先宋代〕外潮蓮子長參差。霽山青處鷗飛。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鑒中移。桃葉淺聲雙唱,杏紅深色輕衣。小荷障面避斜暉
    讀書樂原文_讀書樂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答黃鳴六見懷

    吳嘉紀清代〕乾坤何處可題詩?畫裡江山雨洗時。水起峰低人不見,雲生樹冷鶴先知。
    讀書樂原文_讀書樂的賞析_古詩文
  • 過青陽縣,望九華山,雲中不真。來早大露,

    楊萬里宋代〕山長百里玉孱顏,百里何緣盡好山。只是縣前青一簇,九芙蓉出五雲間。
  • 勝因院

    陳著宋代〕轉路便幽深,曾來不用尋。寺依仙石腳,僧識老岩心。是處鬼無墓,此山松自林。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蟬吟。
    讀書樂原文_讀書樂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述·其二

    汪師韓清代〕病喘不能寐,披衣常徹宵。靜極翻百憂,好夢難可要。遠聞雁嗈嗈,近覺風蕭蕭。此時劍佩儔,因公集城壕。月地
  • 藤花

    董嗣杲宋代〕蒙葺紫結秀蕤明,遠訝霞鋪彩鳳輕。碎影照溪羞晚悴,爛香蔓壑藉春榮。蔓如諛佞依權勢,色比空華易死生。花落
讀書樂原文_讀書樂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