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瀛台未至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望瀛台未至原文

輕輿取路液池濱,目屬南台棲碧峋。

恰似蓬瀛居海上,許人望不許人親。

詩詞問答

問:望瀛台未至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望瀛台未至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望瀛台未至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五十四

參考注釋

輕輿

輕車。 晉 左思 《吳都賦》:“輕輿按轡以經隧,樓船舉颿而過肆。” 宋 曾鞏 《游 * 山》詩:“我馳輕輿豈知倦,倏忽遂覺窮嶔崟。”

取路

選取經由的道路;上路,登程。《楚辭·九辯》:“卻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 唐 孫棨 《北里志·楚兒》:“ 光業 明日特取路過其居偵之,則 楚兒 已在臨街窗下弄琵琶矣。”《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次日, 鳳四老爹 果然別了 萬中書 ,不曾受他杯水之謝,取路往 杭州 去了。”

液池

即 太液池 。 漢 、 唐 、 元 等朝皆有開鑿,所在地方亦不相同。 漢 太液池 也稱 蓬萊池 ,池中築 漸台 ,高二十餘丈,起 蓬萊 、 方丈 、 瀛洲 、 壺梁 ,像海中神仙、龜、魚之屬。 明 楊慎 《白雲岩為謝左溪賦》:“ 震澤 昔從龍, 液池 曾下鵠。”參見“ 太液 ”。

目屬

矚目;注視。 明 張敬修 《張文忠公行實》:“以故皇考往往目屬太師,加禮焉。” 明 李東陽 《倪公墓志銘》:“直講經筵,音吐洪暢,義歸於正, 憲廟 每目屬焉。”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江南訛傳》:“每出則弓刀侍衛,輿馬鮮華,人固已目屬之矣。”

南台

(1). 十六國 夏 主 赫連勃勃 取 長安 後,稱 長安 曰 南台 。《晉書·地理志上》:“ 勃勃 僭號於 統萬 ,是為 夏 。置 幽州 牧於 大城 ,又平 劉義真 於 長安 ,遣子 璝 鎮焉。號曰 南臺 。”

(2).御史台。以在宮闕西南,故稱。 南朝 梁元帝 《薦鮑幾表》:“前宰 東邑 ,實有二 魯 之風;近處 南臺 ,欲尊兩 鮑 之則。”《通典·職官六》:“ 後漢 以來謂之御史臺,亦謂之蘭臺寺。 梁 及 後魏 北齊 ,或謂之 南臺 。 後魏 之制,有公事百官朝會名簿,自尚書令僕以下,悉送 南臺 。” 清 王士禛 《喜羨門閣學卜鄰之作》詩:“東閣從容多密札, 南臺 潦倒恕彈文。”又 元 代指由 揚州 徙至 建康 的行御史台。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札記》:“又 至元 十四年初立行御史臺於 揚州 ……二十七年,徙 揚州 行臺於 建康 ,專涖 江南 之地,號 南臺 。”

(3).台名。即 戲馬台 。在 江蘇省 銅山縣 南。 晉 義熙 中, 劉裕 嘗大會群僚賦詩於此。 南朝 宋 元嘉 時, 魏 主南侵至 彭城 ,亦嘗登此。《水經注》謂即 項羽 掠馬台 ,其下有玉鉤斜道。 宋 蘇軾 《次韻呂梁重屯田》:“待君筆力追 靈運 ,莫負 南臺 九日期。” 王文誥 輯註:“ 縯 曰:‘ 劉裕 為 宋 公,在 彭城 ,九月九日,出遊 戲馬臺 ,送 孔靖 辭位歸鄉。 謝靈運 、 宣遠 等,並從作詩。’” 宋 蘇軾 《台頭寺送宋希元》詩:“相從傾蓋只今年,送別 南臺 便黯然。” 查慎行 註:“ 南臺 即 戲馬臺 ,以在 徐州 城南,故名。”

(4).台名。 瀛台 的舊稱。在 北京 。 清 吳偉業 《即事》詩之三:“從游 西苑 花初放,侍宴 南臺 酒半醒。” 清 高士奇 《金鰲退食筆記》卷上:“ 瀛臺 ,舊為 南臺 ,一曰 趯臺坡 。本朝 順治 年間,別建宮室,為避暑之處。”

(5).山名。即 釣台山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南 閩江 中,故亦曰 南台山 。 宋 陸游 《度浮橋至南台》詩:“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説 南臺 試一尋。” 錢鍾書 註:“ 南台 ,一稱 釣台山 ,在 閩江 中。”《明史·湯和傳》:“尋拜征南將軍……遂與副將軍 廖永忠 伐 陳友定 ,自 明州 由海道乘風抵 福州 之 五虎門 ,駐師 南臺 ,使人諭降。”

(6).山名。在 廣州 香山縣 (今 中山縣 )南五十里,兩山相對如台,故名。參閱《明一統志》。

恰似

正如;恰如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水蓮花一朵。——徐志摩《沙揚那拉》

蓬瀛

蓬萊 和 瀛洲 。神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亦泛指仙境。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 蓬 瀛 。” 唐 許敬宗 《游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幽人蹈 箕 潁 ,方士訪 蓬 瀛 。” 明 唐順之 《送王侍讀赴南都》詩:“此去 周南 異留滯,看君到處即 蓬 瀛 。”

海上

(1).海邊;海島。《呂氏春秋·恃君》:“ 柱厲叔 事 莒敖公 ,自以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則食菱芡,冬日則食橡栗。”《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公孫弘 ﹞家貧,牧豕海上。”《後漢書·荀爽傳》:“﹝ 荀爽 ﹞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 漢 濱。” 明 陸深 《春雨堂隨筆》:“予家海上,園亭中喜種雜花。”

(2).指湖濱。《文選·江淹<恨賦>》:“遷客 海 上,流戍 隴 陰。” 李善 注引《漢書》:“ 匈奴 乃徙 蘇武 北海 上無人處。”

(3).海面上。《漢書·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則方士爭言之。” 南朝 梁 沉約 《夕行聞夜鶴》詩:“愍海上之驚鳧,傷雲閒之離鶴。”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進士見寄次韻》:“意超海上鷹,運跼轅下駒。”

(4).指 上海 。猶言 滬 上。《海上花列傳》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來,南部煙花日新月盛。” 馮自由 《中國教育會與愛國學社》:“壬寅春,旅 滬 志士 餘杭 章炳麟 ……因聯絡 海 上有志之士,發起中國教育會為策動機關。” 王旡生 《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係》:“吾聞 海 上諸君子,發大願合大力,既賡續此報,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嘗不為之距躍三百,喜而不寐也。”

人望

(1) 人心所向;眾人所仰望;威望,聲望

文武資人望,謀猷簡聖情。——唐·錢起《送李九歸河北》

(2) 眾望所歸的人

諸將會議,立劉氏以從人望。——《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不許

(1)

 

不允許,不讓

不許說慌

(2)

 

不能——用於反問句,強調其否定性

何必一定要等我,你就不許自己去嗎?

(3)

 

禁止;阻止某事的完成或進行

不許兒童在人行道上騎腳踏車

人親

人之雙親。指父母。《莊子·外物》:“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呂氏春秋·勸學》:“忠孝人君,人親之所甚欲也;顯榮人子,人臣之所甚願也。”

詩詞推薦

  • 春日

    方乾唐代〕春去春來似有期,日高添睡是歸時。雖將細雨催蘆筍,卻用東風染柳絲。重霧已應吞海色,輕霜猶自剉花枝。此時
  • 偈頌六十五首

    釋普濟宋代〕鳴爆竹,送殘年,東村王老夜燒錢。南山短拙無施設,借婆裙子拜婆年。
    望瀛台未至原文_望瀛台未至的賞析_古詩文
  • 梁景和

    文同宋代〕隋氏廷中列百官,幾人風節動朝端。越公事勢炎如火,獨有梁毗會忍寒。
    望瀛台未至原文_望瀛台未至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陳小庭之廬山

    吳草廬元代〕匡廬幾千仞崔嵬,上有天仙相往來。我欲游之未遐遠,君今往矣何時回。我游我意亦無他,君游君意還如何。豈為
  • 戲李文遠

    孫棨唐代〕引君來訪洞中仙,新月如眉拂戶前。領取嫦娥攀取桂,便從陵谷一時遷。
  • 塞上憶汶水

    曹元用〔元代〕沙磧秋高苑馬肥,哀笳一曲塞雲飛。南都兒輩應相念,過盡征鴻猶未歸。
  • 縠波

    趙時韶宋代〕鮫人機軸巧,織出水晶宮。浣濯有新雨,卷舒無定風。晴嵐輕染綠,斜日半澆紅。漁父無端甚,輕舠截箇中。
  • 歲除日作

    乾隆清代〕一例為朝暮,十分增景光。春音來玉樹,旭影戀紅牆。稔歲真嘉瑞,昌言是吉祥。靜中閒自檢,乾惕與年長。
  • 夕雨

    陸游宋代〕屣履行莎徑,移床臥草亭。風聲雜溪瀨,雨氣挾龍腥。奕奕空中電,昏昏雲罅星。徂年又如許,吾鬢得長青?
  • 季夏討源書屋

    乾隆清代〕卌年景猶故,夏清退常欣。每此咨敷政,蘉其仰放勛。天機物長養,道趣水溶沄。便爾摛毫詠,寧如大塊文。
  • 答伍國開雨中見懷之作(中多用來詩語意)·其一

    李孫宸明代〕量晴空日日,一雨竟連綿。聽處難為夜,愁深況近年。知君事幽對,閉戶有閒緣。武陵歸計好,莫為世人傳。
  • 慶金枝令/慶金枝

    佚名宋代〕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折空枝。一朝杜宇才鳴後,便從此、歇芳菲。有花有酒且開
    望瀛台未至原文_望瀛台未至的賞析_古詩文
  • 孟冬時享太廟

    乾隆清代〕午門嚴左鼓,廟享致欽崇。思孝奉先切,維親執事同。萬年福綿奕,三獻樂沖融。僾愾寧常語,誠知一脈通。
  • 劉季澄投贈新詩,次韻為謝

    楊萬里宋代〕君操筆耒啟新畲,耕遍西溪萬卷余。藜杖芒鞋來得得,柳風花雨政疏疏。是家人物孫如祖,驚代詩文我愛渠。努力
  •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遊春曲二首

    王涯唐代〕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上苑何窮樹,花開次第新。香車與絲騎,風靜亦生塵。
    望瀛台未至原文_望瀛台未至的賞析_古詩文
  • 登田中丞高亭

    賈島唐代〕高亭林表迥嵯峨,獨坐秋宵不寢多。玉兔玉人歌里出,白雲難似莫相和。
  • 挽顧君任粹二首

    劉克莊宋代〕占斷慈恩塔,歸來履道坊。耆英真率社,少尹釣游鄉。子可傳汾曲,甥能述渭陽。如聞無恙日,治塚建祠堂。
  • 沙頭送客和伯文

    陳杰宋代〕報答春光兩鬢華,荊南二月苦無花。津亭折柳清江駛,野寺觀棋白日斜。賦客不來樓背隰,霸功安在戟沉沙。歸途
  • 偈頌一百零二首

    釋紹曇宋代〕腳跨馬師門,便有彌天過。喝得耳朵聾,扭得鼻頭破。縱大雄毛虎略露爪牙,脫百丈野狐不昧因果。說條念貫,監
    望瀛台未至原文_望瀛台未至的賞析_古詩文
  • 集賢賓

    李景雲 崔時佩明代〕淡雲縹緲籠月華。似紅紙護銀蠟。絲絲嫩柳垂簾下。綠莎茵鋪著繡榻。良宵美約。庭院靜花枝低亞張先生。他是個
望瀛台未至原文_望瀛台未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