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寺·其二

作者:韓舜卿 朝代:宋代

羅漢寺·其二原文

天迥雲收霽色空,喬林還繞寺當中。

陰森小徑千重竹,蕭颯虛亭四面風。

暮靄不興山抹黛,夕陽西下水流紅。

自慚怯懦承庥庇,安得民稱幾寸蔥。

詩詞問答

問:羅漢寺·其二的作者是誰?答:韓舜卿
問:羅漢寺·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羅漢寺·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2. 清儲大文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二三

參考注釋

霽色

一種藍色,與雨後天晴的天空一樣的顏色

喬林

喬木林,一種從種子生長起來的森林;亦指樹木高大的叢林

還繞

猶環繞。 元 善住 《夜思》詩:“夢鵲驚飛叫不休,聲聲還繞舊枝頭。” 清 蒲松齡 《禱雨賦》:“亡何,墨芝遙起,輪囷如山,乃呼眾而還繞,纔三匝而蔽天。”

當中

(1) 正中

河當中水流最急

(2) 在…之中

他生活在工人民眾當中

陰森

陰沉、昏暗而令人害怕的;形容幽暗慘澹的樣子

陰森可怖的監牢

峭壑陰森。——《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小徑

(1) 狹窄的道路

(2) (木材)直徑小的

小徑木

千重

千層,層層迭迭。《後漢書·馬融傳》:“羣師疊伍,伯校千重。” 宋 陸游 《長相思》詞之一:“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月明收釣筒。”《紅旗歌謠·唱得幸福落滿坡》:“前坡蜜桃後坡梨,千重萬迭金銀坡。”

蕭颯

(1).形容風雨吹打草木發出的聲音。 唐 陳羽 《湘妃怨》詩:“商人酒滴廟前草,蕭颯風生斑竹林。” 宋 王安石 《次韻酬朱昌叔》之六:“長以聲音為佛事,野風蕭颯水潺湲。” 清 納蘭性德 《唐多令·雨夜》詞:“蕭颯不堪聞,殘妝擁夜分。”

(2).蕭條冷落。 唐 杜甫 《相從歌贈嚴二別駕》:“ 成都 亂罷氣蕭颯, 浣花 草堂 亦何有。” 宋 王安石 《金陵懷古》詩之三:“山水寂寥埋王氣,風煙蕭颯滿僧窗。” 清 狄億 《菩薩蠻》詞:“蕭颯不勝情,孤鴻三兩聲。”

(3).稀疏;淒涼。 唐 李白 《飛龍引》之二:“下視 瑤池 見 王母 ,蛾眉蕭颯如秋霜。” 宋 陸游 《獨立》詩:“白髯蕭颯一愚公,獨立濛濛細雨中。” 元 郝經 《巴陵女子行》:“詩成淚盡赴江流,蛾眉蕭颯天為愁。”

(4).蕭灑自然。 唐 白居易 《畫竹歌》:“嬋娟不失筠粉態,蕭颯盡得風煙情。”

四面

東、南、西、北四個方面,泛指周圍

四面受敵

暮靄

黃昏時的雲霞與霧氣

暮靄沈沈楚天闊。—— 柳永《雨霖鈴》

不興

(1)

 

不流行;不時興

(2)

 

不許

不興這樣做

(3)

 

不能(用於反問)

你不興說得詳細些嗎?

夕陽西下

指傍晚日落時的景象。也比喻遲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流紅

(1).指漂流在水中的落花。 明 楊慎 《詞品·劉伯寵》:“春日旅況雲‘……流紅有恨,拾翠無心。’”《花月痕》第七回:“ 天台 畢竟無凡艷,莫把流紅誤 阮郎 。”

(2).指流血。 清 袁於令 《西樓記·之任》:“驚聞小兒病,不由人汗滿纓,若是喪明膺痛,一旦掐掌流紅,怎奈桑榆景。”

慚怯

羞愧膽怯。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笤帚》:“僧急牽其衣,女復佯為慚怯之態。”

庥庇

猶蔭庇,庇護。 宋 李綱 《與趙相公書》:“幸比歲稔,粗免曠敗,亦皆相公庥庇之德。”

得民

謂得民心。《易·屯》:“以貴 * ,大得民也。” 孔穎達 疏:“屯難之世,民思其主之時,既能以貴 * ,所以大得民心也。”《國語·周語中》:“辠不由 晉 , 晉 得其民。” 韋昭 註:“得民,得民心也。”

詩詞推薦

羅漢寺·其二原文_羅漢寺·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