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圓院(在雲林寺之西)原文
普圓復古號,改額總從刪。
頗協佛之義,宜居僧以閒。
而何冀檀施,豈不污湖山。
弗與談禪偈,成詩即便還。
詩詞問答
問:普圓院(在雲林寺之西)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普圓院(在雲林寺之西)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普圓院(在雲林寺之西)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刪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七
2. 在雲林寺之西
參考注釋
復古
恢復古代的制度、風尚、觀念等:學習古代文化,不是為了~,而是古為今用。而何
(1).猶如何。怎樣。《左傳·昭公四年》:“ 牛 謂 叔孫 :‘見 仲 而何?’” 杜預 註:“而何,如何。”
(2).猶如何。怎么。《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謂我敝邑,邇在 晉國 ,譬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孟子·盡心下》:“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漢 王充 《論衡·順鼓》:“久雨湛水溢,誰致之者……擊鼓攻社,而何救止?”
檀施
(1).布施。 唐 楊炯 《後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月抽官俸,日減私財,併入薰脩,鹹資檀施。” 明 葉憲祖 《北邙說法》:“虧煞你遇閒事,肯把真誠耐,虧煞你樂檀施,甘將貧困捱。” 清 錢謙益 《吾宗篇壽族侄虎文八十》:“宗人之賢者,毀家檀施,號肉身菩薩。”
(2).施主。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邱生》:“城中 王翁 ,敝寺檀施也。”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湖山
(1).湖水與山巒。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詩:“湖山四面爭氣色,曠望不與人間同。” 唐 杜牧 《江樓晚望》詩:“湖山翠欲結蒙籠,汗漫誰游夕照中。” 宋 曾鞏 《歸老橋記》:“雖欲遺章綬之榮,從湖山之樂,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趙孟頫 《錢塘懷古》詩:“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詩之一:“ 林逋 、 蘇軾 俱名世,指點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倚湖山夢繞,對垂楊風裊。”
弗與
(1).不黨同。《禮記·儒行》:“同弗與,異弗非也。” 孫希旦 集解:“同乎己者弗與,則不黨同。”
(2).不如。《漢書·晁錯傳》:“今 匈奴 地形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 顏師古 註:“與猶如。”
(3).不給與。《韓非子·說林上》:“因索地於 趙 ,弗與,因圍 晉陽 。”
談禪
談說佛教教義。 宋 高承 《事物紀原·道釋科教·談禪》:“《寶林》曰:佛湼槃時,告 迦葉 曰:‘吾清浄法服以付汝。’ 迦葉 傳 阿難 ,二十八代至 達摩 。 梁 普通 中,自 南天竺 泛海至 廣州 ,後止 崇山 ,住 少林寺 ,傳 惠可 ,中國談禪自此始也。” 元 成廷珪 《夏日過萬蓬庵》詩:“捉麈談禪知獨往,買魚沽酒待重來。” 魯迅 《彷徨·孤獨者》:“我因為閒著無事,便也如大人先生們一下野,就要吃素談禪一樣,正在看佛經。”
即便
——用來加強語氣,指即使;縱使
即便你有理,也不該發脾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