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

作者:釋明本 朝代:元代

原文

見山渾不厭居山,就樹誅茅縛半間。

對竹忽驚禪影瘦,倚松殊覺老心閒。

束腰懶用三條篾,扣己誰參一字關。

幸有埋塵磚子在,待磨成鏡照空顏。

詩詞問答

問:《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的作者是誰?答:釋明本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明本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明本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刪韻

2. 錄四。六安山中作。

參考注釋

不厭

(1).不嫌;不加以排斥。《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

(2).不合。《文選·班彪<王命論>》:“取捨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3).不滿足;不飽。厭,通“ 饜 ”。《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史記·伯夷列傳》:“然 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漢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 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4).不服。《漢書·景帝紀》:“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註:“厭,服也。”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 魘 ”。

誅茅

亦作“ 誅茆 ”。1.芟除茅草。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或誅茅而剪棘,或既西而復東。” 閩 徐夤 《新葺茆堂》詩:“翦竹誅茆就水濱,靜中還得保天真。” 明 汪廷訥 《獅吼記·談禪》:“他風流慷慨世間稀,選勝誅茅堂搆美。”

(2).引申為結廬安居。 龐樹松 《檗子書來約游》詩:“到此倘嫌山水淺,人間何地可誅茅。”

束腰

為使腰部細瘦而束緊腰部

三條

(1).見“ 三條路 ”。

(2).指 北條山 、 中條山 、 南條山 。 唐 皎然 《送沉居士還太原》詩:“浪花飄一葉,峯色向三 條 。”

一字

(1).一個字。 漢 王充 《論衡·須頌》:“夫一字之謚,尚猶明主;況千言之論,萬文之頌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故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2).謂同一個字。《左傳·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記》:“ 惠士奇 云:《上林賦》‘江河為阹’注云:‘遮禽獸為阹。’‘阹’即‘去’,實一字。”

(3).指一種字型。 漢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論語》七部經書,系 蔡邕 以隸書書寫。後因取別於 魏 正始 之三體石經,稱“一字石經”,或“鴻都石經”、“今字石經”。見《隋書·經籍志一》。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餘錄·一字三字石經》:“ 蔡中郎 所書,祇有隸體。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隸三體。 漢 刻本無一字之名, 魏 晉 而下,稱 漢 刻為一字,取別於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個別名。 明 黃宗羲 《宋元學案·紫薇學案》:“﹝ 紫薇 門人﹞ 林之奇 ,字 少穎 ,一字 拙齋 。”

(5).指簡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陽樓》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陳師道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詩之三:“因聲問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贄 《感事二絕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傳君一字到 黃州 。”

(6).謂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詩:“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唐 吳融 《新雁》詩:“數聲飄去和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

(7).京劇髯口之一種。 蘇少卿 《平劇手冊·髯口》:“一字,滿口之須而短只寸許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魯智深 等用;紅一字, 典韋 等用。”

(8).中藥量名。《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撮口》:“撮風散:亦腳蜈蚣(炙)半條……麝香一字,上為末,每服一字,竹瀝調下。”

幸有

本有;正有。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三:“ 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 宋 賀鑄 《望湘人》詞:“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歸來雙燕。”

鏡照

(1).鑑察;明察。《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夫人主之所以鏡照者,諸侯之士徒也,今諸侯之士徒,皆私門之黨也。” 漢 揚雄 《劇秦美新》:“臣伏惟陛下……作民父母,為天下主,執粹清之道,鏡照四海,聽聆風俗。”

(2).用鏡子照。 明 張鼐 《瀛州亭賦》:“希希夷夷,雅雅魚魚,其觀世也,類鏡照之不疲。”

詩詞推薦

  • 姬人怨

    江總隋代〕天寒海水慣相知。空床明月不相宜。庭中芳桂憔悴葉。井上疎桐零落枝。寒燈作花羞夜短。霜鴈多情恆結伴。非為
  • 留題太山

    倪適宋代〕下列群山谷萬道,霞瑞重重絕項高。獨判天涯第一□,洞天深影無人□。
  • 江乾閒望

    范仲淹宋代〕江乾日清曠,寓目一搘筇。落葉信流水,歸雲識舊峰。蘭蓀誰共采,鳧雁自相從。莫愛苹風起,波來千萬重。
  • 絕句三首·其一

    清珙元代〕有人問我何年住,坐久才方省得來。門外碧桃親手種,春光二十度花開。
  • 無題(一雲陽城)

    李商隱唐代〕白道縈迴入暮霞,斑騅嘶斷七香車。春風自共何人笑,枉破陽城十萬家。
  • 送朱之蓉還浙二首·其二

    何鞏道明代〕嶺梅花落白雲秋,惆悵王孫久不留。石觀遠尋秦代隱,金裝羞作陸生游。雲藏雁影千回斷,月照猿聲一夜愁。蠟屐
  • 鶉之奔奔

    佚名先秦〕鶉之奔奔,鵲之彊彊。人之無良,我以為兄!鵲之彊彊,鶉之奔奔。人之無良,我以為君!
  • 醉著

    韓偓唐代〕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
  • 偶題

    陳宓宋代〕周黨不受祿,嚴光不為公。皆當建武聖,固守空山窮。丈夫各有志,未必不合中。所以二百載,鴻基擊清風。彼淺
    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原文_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彭傳師無喧境壁

    陳造宋代〕塵外軒窗寓嘯吟,勝游重到更情深。湖山覿面渾相識,蜂蝶窺簾似見尋。客路每歌歸緩緩,歲華亦嘆去駸駸。摩挱
  • 餞唐州高使君赴任

    馬懷素唐代〕外牧資賢守,斯人奉帝俞。淮南膺建隼,渭北暫分符。坐嘆煙波隔,行嗟物候殊。何年升美課,回首北城隅。
  • 瑞鶴仙(壽趙右司)

    張輯宋代〕柳風雙燕語。問有誰留人,岸花去櫓。星辰快平步。俯圜扉草色,青青如許。兒童擁路。玉溪邊、當年杜母。料從
    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原文_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長吉上人

    林逋宋代〕囊集暮雲篇,行行肯廢禪。青山買未暇,朱闕去隨緣。茗試幽人井,香焚賈客船。淮流遲新月,吟玩想忘眠。
    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原文_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副將胡義民到部復還廣東二首

    曾豐宋代〕誦史胸翻海,談兵氣拔山。賓士非得已,矍鑠未容閒。瓜戍開年赴,梅關趁臘還。同僚如問我,炊玉待春班。
  • 回文偈四首

    宋太宗宋代〕{上缺}深意大誰教,指因緣善歸。
  • 縉雲道中

    沈說宋代〕去作京華客,離家此月前。問程恰中道,數日近殘年。山雨易成雪,村雲疑是煙。仆行愁不進,添乞酒漿錢。
    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原文_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還家父老見迓境上

    陳杰宋代〕出塞功名薄,還家父老憐。尚遲一飯報,又愧五漿先。手本平分社,詩堪助種田。從今數來往,東陌與西阡。
    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原文_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荻港

    寧熙朝清代〕帆與鳥爭飛,日行五百里。用風不可竭,快意且須止。來日豈無風,再行未晚耳。荻港山色佳,人家枕流水。忽驚
  • 王君行丈輓詩

    項安世宋代〕房州迎主簿,惠我數行書。慟哭王郎死,淒涼楚澤虛。少將詩作劇, * 易同居。比似曾居士,規繩更不疏。
    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原文_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獻盧常侍

    曹生唐代〕拜玉亭前閒送客,此時孤恨感離鄉。尋思往歲絕纓事,肯向朱門泣夜長。
    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原文_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原文_山居十首(錄四。六安山中作。)·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