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原文
溪流長卷千重玉,茗碗齊開五百花。
方廣只留方寸地,不須辛苦上仙槎。
詩詞問答
問:石橋的作者是誰?答:樓光
問:石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石橋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麻韻
2. 《天台續集》卷中
參考注釋
溪流
山間的小股水流;溪水
長卷
指長的橫幅書畫卷。 清 吳偉業 《題鴛湖閨詠》:“秋風擣素描長卷,春日鳴箏製短章。” 魯迅 《南腔北調集·<一個人的受難>序》:“ 中國 古來的所謂‘長卷’,如《長江無盡圖卷》,如《歸去來辭圖卷》,也就是這一類,不過聯成一幅罷了。”
千重
千層,層層迭迭。《後漢書·馬融傳》:“羣師疊伍,伯校千重。” 宋 陸游 《長相思》詞之一:“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月明收釣筒。”《紅旗歌謠·唱得幸福落滿坡》:“前坡蜜桃後坡梨,千重萬迭金銀坡。”
五百
(1).古代在官輿前導引的役卒。《後漢書·宦者傳·曹節》:“越騎營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從求之,五百不敢違。” 李賢 注引 韋昭 《辯釋名》:“五百,字本為‘伍’。伍,當也;伯,道也。使之導引當道中以驅除也。”
(2).執杖行刑。《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 衡 言不遜順…… 祖 大怒,令五百將出,欲加箠。” 李賢 註:“五百,猶今之問事也。”《三國志·蜀志·劉琰傳》:“ 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與 後主 有私,呼五百撾 胡 。”《續通典·職官十五》:“五百本為執楚導引之人,各代皆不特置, 唐 以後皆無此職名。”
方廣
(1).面積;範圍。《宣和遺事》後集:“又如此行十餘日,方至一小城,雲是 西污州 ……其中方廣不甚大,有屋數十間,皆頽弊。”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南海盤陀石》:“ 武當山 聖帝金殿,方廣不踰二丈,雖容千人,亦復不窄。”
(2).佛教語。大乘經典、教義的通稱。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方廣東被,教肄南移。” 呂延濟 註:“方廣,佛號也。” 隋 吉藏 《勝鬘寶窟》卷中:“方廣者,是大乘經之通名也……理正為方,言富為廣。”
(3).指佛寺。 清 金人瑞 《敬生誦經寶林寺訪之作》詩:“不然何今日,含淚訪方廣。”
方寸地
(1).一寸見方之地。極言地小。《新唐書·員半千傳》:“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膽乎?”
(2).指心。《列子·仲尼》:“嘻!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六:“俗語云:‘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指心而言也。三字雖不見於經傳,卻亦甚雅。”《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 陶鐵僧 叉大拇指不離方寸地道:‘告員外,實不敢相瞞,是有四五十錢,安在一箇去處。’”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只隔這重門,恐無術周知民隱;但憑方寸地,願爾曹共體吾心。”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辛苦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艱難困苦
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上仙
亦作“ 上仙 ”。1.成仙;登仙。《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雲,至於帝鄉。” 唐 牛僧孺 《玄怪錄·杜子春》:“向使子無噫聲,吾之藥成,子亦上仙矣。” 明 陳繼儒 《虎薈》卷二:“ 天寶 中, 緱氏縣 太子陵 仙鶴觀 ,每年九月三日夜,即有道士一人上仙。” 鄭澤 《七夕赴城》詩:“自昔悲塵世,由來有上僊。”
(2).死亡的婉詞。多指帝王。《舊唐書·鄭顥傳》:“不數日, 宣宗 不豫,廢朝會,及宮車上僊,方悟其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 仁宗 不悅,即時回輦,翌日上仙,而 英宗 登極。”
(3).道家分天上仙人為九等,第一等為上仙。《雲笈七籤》卷三:“太清境有九仙……其九仙者,第一上仙。”
(1).天上的神仙。 唐 司空曙 《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詩:“唯餘古桃樹,傳是上仙栽。” 唐 徐凝 《和嵩陽客月夜憶上清人》詩:“獨夜 嵩陽 憶上仙,月明三十六峯前。” 唐 皮日休 《和魯望懷楊台文楊鼎文二秀才》詩:“為説風標曾入夢,上仙初著翠霞裙。”
(2).道家所傳說的“九仙”中品級最高者。《雲笈七籤》卷三:“太清境有九仙……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靈仙,九至仙。”
(1).道家謂升天成仙。仙,也作“僊”。《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枕中書》:“上仙受天任者,一日三朝玄都太真人也,雖有億萬里,往還如一步耳。”
(2).用作帝、後死亡的婉稱。 唐 白居易 《大唐故賢妃京兆韋氏墓志銘》:“ 貞元 中, 沙鹿 (指皇后)上仙, 長秋 虛位,凡六十九御之政,多聽於妃。” 宋 洪邁 《容齋五筆·丙午丁未》:“ 淳熙 丁未, 高宗 上仙。” 明 彭時 《彭文憲公筆記》:“戊子六月二十八日, 慈懿王太后 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