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萬玉蕭森翠影韜,間間斗局見方袍。
六波羅蜜無爭義,八不還中有死鏖。
此勝彼輸齊放下,怡情適性且相遨。
依稀蓮社為清會,背立之人定姓陶。
詩詞問答
問:《名畫薈珍·其七·馬遠竹林僧奕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豪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五
2. 去聲
參考注釋
萬玉
(1).指百官。 唐 高若思 《勸封禪表》:“徵萬玉以警途,詔八神而弭策。” 唐 張說 《奉和聖制爰因巡省途次舊居應制》:“警蹕干戈捧,朝宗萬玉趨。”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新進士宴杏園》:“看奎光飛躔紫宮,光搖萬玉班中。”
(2).比喻眾多色澤如玉之物。 宋 王安石 《甘棠梨》詩:“愛其凌秋霜,萬玉懸磊砢。” 宋 真德秀 《陳慧父竹坡詩稿》:“萬玉兮森森,清風兮滿林。”
蕭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蕭森。” 宋 司馬光 《又和董氏東園檜屏石床》:“密葉蕭森翠幕紆,蹔來猶恨不長居。” 明 何景明 《懷化驛芭蕉》詩:“孟夏日初赫,蕭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燦爛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蕭森。”
(2).草木凋零衰敗貌。 唐 張九齡 《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詩:“江城何寂歷,秋樹亦蕭森。” 宋 陸游 《秋思絕句》:“一片雲深更作陰,東軒草樹共蕭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國後園》詩之二:“天空遠水明秋岸,梧葉蕭森楓樹殘。” 魯迅 《無題》詩:“風波一浩蕩,花樹已蕭森。”
(3).陰森。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一:“玉露凋傷楓樹林, 巫山 巫峽 氣蕭森。” 寧調元 《游白雲歸感賦四律並柬同游諸子》:“夜氣蕭森十里堤,出門可有上天梯。” 徐遲 《入峽記》:“ 巫山 突然挺立兩側,何止十二峰。陽光被奪,氣象蕭森。”
方袍
(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攤為方形,故稱。 唐 許渾 《泊蒜山津聞東林寺光儀上人物故》詩:“雲齋曾宿借方袍,因説浮生大夢勞。”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僧 從誨 ﹞累年供奉,望方袍之賜,以耀法門。”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道人靈一》:“一食自甘,方袍便足;靈台澄皎,無事相干。”
(2).借指僧人。 唐 司空曙 《題凌雲寺》詩:“不與方袍同結社,下歸塵世竟如何?”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下:“ 贊皇 李公 之鎮 浙 右,以 南朝 眾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易》道者。因帖下諸寺,令擇一人,送至府中。”
波羅蜜
木鳳梨。也作“鳳梨蜜”。熱帶水果之一
中有
即中陰。《俱舍論·分別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大乘義章》卷八:“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四講:“ 犢子 主張有‘中有’(‘生有’與‘死有’之間的狀態),此論也有‘中間涅槃’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詳“ 中陰 ”。
放下
(1) 放在一邊或放棄
號召他們放下武器
(2) 從較高位置降到較低位置
放下百葉窗
怡情
怡悅心情。《南齊書·孝義傳·杜棲》:“以父老歸養,怡情壠畝。” 唐 袁郊 《甘澤謠·陶峴》:“居布素之賤,擅貴游之權,浪跡怡情,垂三十年,固其分也。” 明 劉基 《述志賦》:“列玄泉以瑩心兮,坐素石以怡情。” 嚴復 《救亡決論》:“非真無用也,凡此皆富強而後物阜民康,以為怡情遣日之用,而非今日救弱救貧之切用也。”
適性
稱心,合意。 漢 劉向 《列仙傳·安期先生》:“寥寥 安期 ,虛質高清,乘光適性,保氣延生。” 宋 蘇轍 《寒食游南湖》詩之一:“適性逢樽酒,開懷挹友生。”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你能想像更適情更適性的消遣嗎?”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蓮社
佛教淨土宗最初的結社。 晉 代 廬山 東林寺 高僧 慧遠 ,與僧俗十八賢結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蓮,故稱。 唐 戴叔倫 《赴撫州對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階》詩之二:“高會棗樹宅,清言蓮社僧。” 明 何景明 《懷葉時華》詩:“客皆蓮社友,人是竹林賢。”
清會
聲調清和。《世說新語·文學》“﹝ 袁虎 ﹞自詠其所作《詠史詩》” 劉孝標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濟 《續晉陽秋》:“會 虎 在運租船中諷詠,聲既清會,辭又藻拔。”
背立
背人而立。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狐》:“ 鄭子 速呼前追,方背立,以扇障其面。” 清 趙執信 《海鷗小譜·少年游序》:“客言其姿態綽約,背立風前,殆奪畫圖。”京劇《杜鵑山》第五場:“ 雷剛 猛力推開 溫其久 ,憤然背立。”
人定
指夜深人靜的時候
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