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饑原文
群盜蝟河北,長堤齧陽侯。
顧茲孑遺黎,能無惕惕憂。
捧檄煮粥糜,晨起驗斛區。
傴僂積廠市,匍匐飽菑疇。
寒風何淅淅,野杵亦叟叟。
嘔心輸粒籽,屈指數麥秋。
緩徵白骨起,減租菜色瘳。
耘茲一寸田,何必萬石麰。
撫字蘇蔀隱,陋彼移粟謀。
詩詞問答
問:賑饑的作者是誰?答:申佳允
問:賑饑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申佳允的名句有哪些?答:申佳允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尤韻
參考注釋
河北
(1).泛指 黃河 以北的地區。《穀梁傳·僖公二十八年》:“ 溫 , 河 北地。”《淮南子·齊俗訓》:“道德之論,譬猶日月也, 江 南、 河 北不能易其指,馳騖千里不能易其處。”《南史·謝靈運傳》:“﹝ 謝靈運 ﹞將行,上書勸伐 河 北。”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詩:“ 河 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
(2).省名。別稱 冀 。省會 石家莊市 。
陽侯
(1).古代傳說中的波濤之神。《戰國策·韓策二》:“塞漏舟而輕 陽侯 之波,則舟覆矣。” 鮑彪 註:“説 陽侯 多矣。今按《四八目》, 伏羲 六佐,一曰‘陽侯’,為江海。蓋因此為波神歟?”《淮南子·覽冥訓》:“ 武王 伐 紂 ,渡於 孟津 , 陽侯 之波,逆流而擊。” 清 顧炎武 《河上作》詩:“仰希聖明眷,下戢 陽侯 波。”
(2).借指波濤。《楚辭·九章·哀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翱翔之焉薄。” 馬茂元 註:“陽侯,波濤之神,這裡用作波濤的代稱。” 晉 葛洪 《抱朴子·備闕》:“ 惠子 ,上相之標也,而不能役舟楫以凌陽侯。” 清 錢謙益 《壽福清公六十序》:“捩柁呼號,與陽侯爭一旦之命。”
孑遺
殘存者;遺民
三陷之後,城中無孑遺。——《明史》
能無
反問語。猶能不。《論語·子罕》:“法文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左傳·襄公三十年》:“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門,以介於大國,能無亡乎?” 明 劉基 《旅興》詩之十:“人生非草木,能無感中情?”參見“ 能不 ”。
惕惕
憂勞;恐懼
心焉惕惕
捧檄
東漢 人 毛義 有孝名。 張奉 去拜訪他,剛好府檄至,要 毛義 去任守令, 毛義 拿到檄,表現出高興的樣子, 張奉 因此看不起他。後來 毛義 母死, 毛義 終於不再出去做官, 張奉 才知道他不過是為親屈,感嘆自己知他不深。見《後漢書·劉平等傳序》。後以“捧檄”為為母出仕的典故。 唐 駱賓王 《渡瓜步江》詩:“捧檄辭幽徑,鳴桹下 貴洲 。” 南唐 伍喬 《送江少府授延陵後寄》詩:“束書西上謁明主,捧檄南歸慰老親。” 明 徐渭 《謝督府胡公啟》:“徒知母在而喜,頑然捧檄之情;務擬身教所先,遵以齊眉之敬。” 清 馮桂芬 《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 毛義 捧檄色喜,固以家貧親老。”
粥糜
粥。糜,謂煮米使糜爛。 清 劉大櫆 《蝠巢翁傳》:“ 康熙 甲午歲大祲,鄉先生奉觀察之命,來溪上為粥糜以賑。” 清 劉大櫆 《天道上》:“為粥糜以食餓者,而己且啼飢;分緼黂以衣凍夫,而己且號寒乎?” 清 黃燮清 《吳江嫗》詩:“大男被拘繫,無由饋粥糜。”
傴僂
腰背彎曲
子求行年五十有四,而病傴僂。——《淮南子·精神訓》
匍匐
(1) 以腹貼地前進
幸主者出,南面召見,則驚走匍匐階下。——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巡邏兵在敵軍炮火下匍匐過陣地
(2) 軀體貼地(像蟲、蛇、 龜)緩慢爬行
匍匐前進
(3) 使自己俯臥
匍匐在主子腳下
寒風
寒冷的北風
寒風刺骨
淅淅
象聲詞,形容風聲
今天又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了
叟叟
淘米聲。《詩·大雅·生民》:“釋之叟叟,烝之浮浮。” 毛 傳:“釋,淅米也。叟叟,聲也。” 陸德明 釋文:“叟,所留反,字又作溲,濤米聲也。《爾雅》作溞,音同。”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譚》:“亦間佐以醬乾生瓜子小果碟,酥燒餅,春卷,水晶糕,花豬肉燒賣,餃兒,糖油饅首,叟叟浮浮,咄嗟立辦。”
嘔心
喻用盡心思和精神從事工作
屈指
彎著指頭計數
屈指一算,離家已經十五年了
麥秋
麥子成熟後的收割季節,一般在夏季,但具體日期各地不一
白骨
(1).屍骨;枯骨。《國語·吳語》:“君王之於 越 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故 扁鵲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國也。” 唐 杜甫 《兵車行》:“君不見 青海 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四:“赤手挽銀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來何處弔英賢!”《文匯報》1983.8.14:“蒼松掩不住白骨,紅岩染透了鮮血。”
(2).泛指死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刀筆舞聞,曲相開脫,遂使兇殘漏網,白骨沉寃。”
(3).白色果核或樹幹。 晉 顧微 《廣州記》:“益智葉如襄荷,莖如竹箭,子從心中出,一枝有十子,內白骨四。破去之,取外皮,蜜煮為粽子,味辛。”《爾雅翼·釋木一》:“梧者,植物之多陰最可玩者,青皮而白骨,似青桐而多子。”
菜色
因主要用菜充飢而營養不良的臉色
寸田
(1).道教語。指三丹田。 宋 蘇轍 《舟中風雪》詩之三:“幽人永夜歌《黃竹》,賴有丹砂暖寸田。”參見“ 寸田尺宅 ”。
(2).心田,心。 宋 蘇軾 《和飲酒》詩:“寸田無荊棘,佳處正在茲。”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萬石
(1).《漢書·石奮傳》:“ 奮 長子 建 ,次甲,次乙,次 慶 ,皆以馴行孝謹,官至二千石。於是 景帝 曰:‘ 石君 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乃舉集其門。’凡號 奮 為 萬石君 。”後因以“萬石”指 漢 石奮 。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 惠施 以之辯給, 萬石 以之訥慎。”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 萬石 周慎,安親保榮。”
(2).指一家有五人官至二千石或一家多人為大官者。《漢書·酷吏傳·嚴延年》:“ 延年 兄弟五人皆有吏材,至大官, 東海 號曰‘萬石 嚴嫗 ( 延年 母)’。”《新唐書·張文瓘傳》:“﹝ 張文瓘 ﹞四子: 潛 ,為 魏州 刺史; 沛 , 同州 刺史; 洽 ,衛尉卿; 涉 ,殿中監。父子皆至三品,時謂‘萬石 張 家’。”《宋史·廖剛傳》:“﹝ 廖剛 ﹞子四人: 遲 、 過 、 遂 、 遽 ,仕皆秉麾節,邦人號為‘萬石 廖 氏’。”
(3). 漢 代三公別稱萬石。後泛指官職高的人。 唐 顏師古 《百官公卿表》題解:“ 漢 制,三公號稱萬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穀。” 唐 元稹 《追封孔戣母韋氏等》:“ 潁考叔 食美而思遺其親,此孝子不違於一飯也。而況於萬石在前,累茵在側,慰心不及,非贈而何?” 宋 葉適 《致政通直錢公輓歌詞》:“好兒須萬石,廣廈剩千間。” 清 吳偉業 《武林謁同門張石平》詩:“二 室 才名官萬石, 兩河 財賦導三江。”
撫字
(1).撫養。《後漢書·列女傳·陳文矩妻》:“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毀日積,而 穆姜 慈愛溫仁,撫字益隆,衣食資供皆兼倍所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書痴》:“過八九月,果舉一男,買媼撫字之。” 清 劉大櫆 《盧氏二母傳》:“ 抱孫 與弟 翼孫 ,皆生於 王氏 ,而 程孺人 撫字之如己出。”
(2).謂對百姓的安撫體恤。《北齊書·封隆之傳》:“ 隆之 素得鄉里人情,頻為本州,留心撫字,吏民追思,立碑頌德。” 宋 陸游 《戊申嚴州勸農文》:“雖誠心未格於豐穰,然拙政每存於撫字。” 明 區大相 《入羅滂水》詩:“直須勤撫字,勿使困征徭。”《西湖佳話·白堤政跡》:“立朝則盡言得失,守邦則撫字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