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麗正門觀稼有作原文
當春塞外雨應時,黍高禾矮早種之。
季夏初到殊昔觀,青苗布野菁蔥齊。
寖尋中浣及下浣,優霖屢霈虞過其。
詢之畺吏稱無礙,山漲易消資渥滋。
馳問京畿似此否,報霖過此然及時。
兩朝晴定出閱稼,蓊芃滿目匪所思。
拔穎結穗爭怒發,誰為助長迅若斯。
近遠懸念同少慰,西成虔待猶孜孜。
詩詞問答
問:出麗正門觀稼有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出麗正門觀稼有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九十一
2. 京城春夏之間雨澤缺少惟塞外春間屢得渥澤據報黍禾已早經布種齊全
參考注釋
塞外
中國古代指長城以北的地區。也叫“塞北”
我們都想從鐵道兩旁看到一些塞外風光。——翦伯贊《內蒙訪古》
應時
(1) 合於時令的
應時小菜
(2) 立時;立刻;馬上
車子一歪,應時他就摔了下來
季夏
夏季的最末一個月,即農曆六月
青苗
處於生命、發育、生長的最初或相對較早階段的沒有成熟的莊稼
菁蔥
見“ 菁蔥 ”。
亦作“ 菁蔥 ”。青蔥,蔥綠色。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德勝門庵》:“其南則晶淼千頃,草樹菁蔥。”《紅樓夢》第一○八回:“你看獨有那幾竿翠竹菁蔥,這不是 瀟湘館 么?”
寖尋
漸及,逐漸到達。《漢書·郊祀志上》:“上始巡幸郡縣,寖尋於 泰山 矣。” 顏師古 註:“寖,漸也。尋,就也。”
中浣
亦作“ 中澣 ”。1.古時官吏中旬的休沐日。 宋 史浩 《淳熙丁酉應制古詩三十韻》:“季秋中澣日, 淳熙 隆四禩。”《紅樓夢》第二三回:“那日正當三月中浣。”
(2).泛指每月中旬。
下浣
見“ 下澣 ”。
無礙
(1).沒有阻礙;沒有妨礙。 漢 揚雄 《法言·君子》:“子未覩 禹 之行水與?一東一北,行之無礙也。君子之行,獨無礙乎?”《紅樓夢》第四一回:“有木頭的杯取個來,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無礙。”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毫無瞻顧地釘住說:‘如果你覺得告訴我是和 趙筠秋 無礙,還是請你直說罷!’”
(2).佛教語。謂通達自在,沒有障礙。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我有無礙,共向圓常。” 宋 朱松 《書永和寺壁》詩:“道人法力真無礙,解遣龍孫吐浪花。”
山漲
山洪。 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策略》:“山內陵巒峻大,溪澗亦多,當夏秋雨潦即降,山漲暴發,波濤之急,山民名之曰‘竹筒水’。”
京畿
國都和國都周圍的地方
視學京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時
(1) 立刻;馬上
工作中有問題必須及時解決
及時相遣日。——《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迅速地;毫不耽擱地
你應及時地動身回家
兩朝
(1).指前後兩個君主統治的兩代王朝。《南齊書·王儉傳》:“臣逢其時,而叨其位,常總端右,亟管銓衡。事涉兩朝,歲綿一紀。” 唐 杜甫 《蜀相》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舊唐書·韓弘傳》:“及 齊 、 蔡 賊平,勢屈入覲,兩朝寵待加等, 弘 竟以名位始終,人臣之幸也。”
(2).指兩個國家。《宋史·宇文昌齡傳》:“送 遼 使至 雄州 ,當宴,從者不待揖而坐, 昌齡 誚其使曰:‘兩朝聘好百年矣,入境置宴,非但今日,揖而後坐,此禮渠可闕邪?’”
閱稼
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新唐書·陸贄傳》:“四賦曰:閲稼以奠稅,度產以衰征,料丁壯以計庸,占商賈以均利。”
滿目
充滿視野
琳琅滿目
所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慮的事。《楚辭·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詩:“幽蘅發空曲,芳杜綿所思。” 明 劉基 《雜詩》:“欲采寄所思,不憚道路遠。”
(2).泛指思考。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四:“音樂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時候,他便連綴若干聲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達出來!”
怒發
勃發。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或野心怒發,狡焉思逞者有之。”
助長
幫助成長;促使增長
言過其實的吹捧文章大大地助長了這位青年作者的自高自大
若斯
如此。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苟可貴其若斯,孰亦有雲而不珍。” 三國 魏 曹植 《公宴》詩:“飄颻放志意,千秋長若斯。”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
近遠
(1).指親近或疏遠的人。《漢書·公孫弘傳》:“其性意忌,外寬內深。諸常與 弘 有隙,無近遠,雖陽與善,後竟報其過,殺 主父偃 ,徙 董仲舒 膠西 ,皆 弘 力也。”
(2).近處和遠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颯秣建國》:“進止威儀,近遠取則。其王豪勇,鄰國承命。” 清 宋之繩 《梅花》詩:“漠漠凍雲連近遠,荒荒野月照清寒。”
(3).謂遠近的程度。 晉 木華 《海賦》:“徒識觀怪之多駭,乃不悟所歷之近遠。”《敦煌變文集·李陵變文》:“ 李陵 問:‘火去此門近遠?’左右報言:‘火去此間一里。’” 宋 陳克 《謁金門》詞:“訊息不知郎近遠,一春長夢見。”
(4).偏義複詞。謂遠。 元 無名氏 《替殺妻》楔子:“不多近遠有個員外,待要結義小人做兄弟。” 元 無名氏 《千里獨行》楔子:“[ 張虎 云:] 張飛 言道, 曹丞相 軍馬,偌近遠來到這裡,人困馬乏,他要今晚夜間,領兵來偷營刼寨。”
懸念
欣賞文藝作品或影視戲劇時,對情節發展和人物命運的關切心情
西成
謂秋天莊稼已熟,農事告成。《書·堯典》:“平秩西成。” 孔穎達 疏:“秋位在西,於時萬物成熟。” 唐 高適 《東平路中遇大水》詩:“稼穡隨波瀾,西成不可求。”
孜孜
(1).勤勉;不懈怠。《書·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孔穎達 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史記·滑稽列傳》:“苟能修身,何患不榮! 太公 躬行仁義七十二年,逢 文王 ,得行其説,封於 齊 ,七百歲而不絶。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學行道,不敢止也。” 唐 李德裕 《奏銀妝具狀》:“臣有生多幸,獲遇昌期,受寄名藩,每憂曠職,孜孜夙夜,上報國恩。” 宋 蘇軾 《御試製科策》:“雞鳴而起曰:‘吾今日為某事,用某人。’他日又曰:‘吾所為某事,其果濟矣乎?所用某人,其人果才矣乎?’如是孜孜焉,不違於心。” 金 王若虛 《揚子<法言>微旨序》:“嗚呼,公一代巨儒,德業文章皆可師法,自少年名滿四海間,平生著述殆不可勝紀,而晚年益勤心醉乎義理之學,六經百子莫不討論,迄今孜孜筆不停綴。” 明 方孝孺 《守素齋記》:“古之聖賢所以孜孜若不及者,以德不素具、才不素習則不足以佐天地之遺闕,開萬世之治平,是以劬躬殫智而不敢自逸。” 梁啓超 《法理學大家孟德斯鳩之學說》:“故孜孜焉各競其職,莫敢或怠。”
(2).猶言專心一意。《周書·柳虯傳》:“衣不過適體,食不過充飢。孜孜營求,徒勞思慮耳。”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李敬》:“當今北面官人,入則內貴,出則使臣,到所在打風打雨,爾何不從之,而孜孜事一箇窮措大,有何長進耳!” 明 徐霖 《繡襦記·歌郎競技》:“孜孜為利清早起,又有不成人的先入市。”《明史·呂坤傳》:“臣觀陛下昔時勵精為治,今當春秋鼎盛,曾無夙夜憂勤之意,惟孜孜以患貧為事。”
(3).急切;懇切;一再。《新唐書·循吏傳序》:“至宰相名臣,莫不孜孜言長人不可輕授亟易。是以授受之間,雖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 宋 蘇軾 《再論積欠六事四事札子》:“若陛下初無此心,則臣亦不敢必望此政,屢言而屢不聽,亦可以止矣,然臣猶孜孜強聒不已者,蓋由陛下實有此心,而為臣子所格沮也。” 清 劉大櫆 《烏程閔君墓志銘》:“家貧以授徒為生,勸飭孜孜,無殊子息。”
(4).不停歇貌。 元 湯式 《一枝花·贈人》曲:“得志之秋,文共武皆窮究,正青春正黑頭, 孫 吳 略切切於心, 齊 魯 論孜孜在口。”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三折:“前家兒招了個後堯婆,小媳婦近日成親,大渾家新來亡過,題名兒駡了孜孜的唾,駡那無正事頽唆,則待折損殺業種活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入告 吳 言,女略無駭意,又弔其無家,亦殊無悲意,孜孜憨笑而已。” 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大賬簿》:“我眼看見火勢孜孜地蔓延過來,心中又忙著和個個字道別。”
(5).凝神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暢忒昏沉,忒慕古,忒猖狂。不問是誰,便待窩穰。説志誠,説衷腸;騁奸俏,騁浮浪。初喚做 鶯鶯 ,孜孜地覷來,卻是 紅娘 。” 元 關漢卿 《玉鏡台》第二折:“朝至暮不轉我這眼睛,孜孜覷定,端的寒忘熱,飢忘飽,凍忘冷。”《 * 詞話》第四一回:“我去那燈影兒下,孜孜的覷看。”
(6).和樂貌。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伊余懷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與汝樂之,乃陳好言,乃著新詩,一日不見,如何不思!”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兄弟》:“ 江陵 王元紹 、弟 孝英 、 子敏 兄弟三人特相友愛,所得甘旨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孜孜色貌,相見如不足者。” 元 柯丹邱 《荊釵記·閨念》:“ 長安 紅杏深,家山白雲隱,早祈歸省,孜孜翕翕,舉家歡慶。”
(7).美好貌。 宋 毛滂 《菩薩蠻·代贈》詞:“端端正正人如月,孜孜媚媚花如頰,花月不如人,眉眉眼眼春。” 元 喬吉 《鬥鵪鶉·歌姬》套曲:“眉兒初月彎彎,鞋兒瘦玉慳慳,臉兒孜孜耐看,琵琶絃慢,青衫淚點才乾。”
(8).猶孑孑。孤單、獨自。 唐 歐陽詹 《暗室箴》:“孜孜碩人,冥冥暗室,罔縱爾神,罔輕爾質。” 宋 范仲淹 《與謝安定屯田書》:“自當觀羣賢,以經大運,無孜孜一夫,以隘其守焉。”
(9).形容詞結構中的迭音附加成分。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一折:“苦孜孜,淚絲絲,這場災禍從天至,把俺橫拖倒拽怎推辭!” 明 無心子 《金雀記·玩燈》:“喜孜孜攜手偕行,笑吟吟並偶成雙。”《白雪遺音·八角鼓·秋景蕭條》:“佳人聽完這四句,喜孜孜,把筆描,風花雪月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