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歐敬齋夜酌高道士煉室

作者:佘世亨 朝代:明代

與歐敬齋夜酌高道士煉室原文

江柳依依水國春,眼中時序一番新。

未誇石室逢仙客,且喜臨邛有故人。

酒盞浸消千古恨,鶯花聊伴百年身。

韶光轉瞬須臾事,莫漫停歌淚滿巾。

詩詞問答

問:與歐敬齋夜酌高道士煉室的作者是誰?答:佘世亨
問:與歐敬齋夜酌高道士煉室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與歐敬齋夜酌高道士煉室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依依

(1) 形容樹枝柔弱,隨風搖擺

楊柳依依

(2) 戀戀不捨的樣子

依依不捨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覺民《與妻書》

(3) 依稀;隱約

依依墟里煙

水國

多河流、湖泊的地區

眼中

猶言心目中。 宋 蘇軾 《予以事繫御史台獄遺子由》詩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時序

季節變化的次序;先後的順序

草木隨著時序的變化而枯榮

時序剛剛過了秋分,就覺得突然增加了一些涼意。——《秋色賦》

一番

(1).一回;一次;一陣。《詩·小雅·車攻》“射夫既同” 唐 孔穎達 疏:“此射夫皆已射一番。” 宋 范成大 《落鴻》詩:“只道一番新雨過,誰知雙袖倚樓寒。” 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一折:“你一番價探望哥哥,吃的來醺醺醉。”《西遊記》第四二回:“一番搭上手,斗經四五個回合,行者揑著拳頭,拖著棒,敗將下來。” 毛 * 《新民主主義的 * 》:“頑固到沒有辦法,所以我們就要開大會,‘促’他一番。”

(2).一種;一類。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刑部·癸卯妖書》:“但其所傾陷者,別是一番人耳。” 許地山 《命命鳥》:“她自經過這一場恐慌,精神上遂起了莫大的變化。對於婚姻別有一番見解。”

(3).一張;一片。《新唐書·藩鎮傳·王鎔》:“況繼奉天子詔和解,能無一番紙墜北路乎?”

石室

(1).古代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函。《左傳·莊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晉 杜預 註:“宗祏,宗廟中藏主石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又東南逕 司馬子長 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漢陽 太守 殷濟 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新唐書·禮樂志三》:“建石室於寢園,以藏神主,至禘祫之歲,則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書·禮志二》:“ 漢 以後,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 唐 楊炯 《為薛令祭劉少監文》:“石室兮沉沉, 蓬萊山 兮寂又陰。” 宋 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輓詞》:“古今歸石室,筆削紀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極堅固的防守設施。《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近 劉氏 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任授失賢,一朝喪沒,君臣係頸,共為羈僕。”

(4).古代藏圖書檔案處。《史記·太史公自序》:“ 周 道廢, 秦 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 晉 葛洪 《抱朴子·內篇自序》:“雖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緘之金匱,以示識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宋 司馬光 《神宗皇帝輓辭》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繼皇墳。” 清 錢謙益 《李自華父可守贈承德郎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制》:“為觀於石室,視我贊書。”

(5).岩洞。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吳王 知 范蠡 不可得為臣,謂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請如命。’”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嶽巔,石室青青與天連。”《晉書·嵇康傳》:“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見。” 唐 於鄴 《贈隱者》詩:“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宋 蘇軾 《游桓山記》:“登 桓山 ,入石室。” 陳毅 《七星岩》詩:“石室嘆鑽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漢 劉向 《真君傳》:“ 赤松子 者, 神農 時雨師也……數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雨上下。”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 始興機山 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數十所。經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剪燈新話·申陽洞記》:“更前百步,豁然開朗,見一石室,榜曰:申陽之洞。守門者數人,裝束如昨夕廟中所睹。” 清 徐喈鳳 《會仙記》:“ 秋鴻 以扇拂壁,忽豁大門,肅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別有天地。” 黃侃 章炳麟 《遊仙聯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喬 松 儔。”

仙客

(1).仙人。 漢 劉向 《列仙傳·女幾》:“ 女幾 藴妙,仙客來臻。傾書開引,雙飛絶塵。” 宋 司馬光 《癭盆》詩:“昔時仙客浮孤槎,波痕漬朽成凹窪。”

(2).借稱官職清貴或風神超逸之士。 宋 無名氏 《滿朝歡·壽韓尚書出守》詞:“元是鳳池仙客,曾曳履、持荷簪筆。” 明 屠隆 《綵毫記·乘醉騎驢》:“下界凡夫、幸遇仙客,容下官款留請教。”

(3).對隱者或道士的敬稱。 唐 崔峒 《送侯山人赴會稽》詩:“仙客辭蘿月,東來就一官。” 唐 李宗閔 《贈毛仙翁》詩:“不知仙客占青春,肌骨纔教稱兩旬。”

(4).指 王仙客 。 唐 傳奇《無雙傳》中, 王仙客 娶外舅之女 無雙 。因亦用為 王 姓女婿之典。 宋 秦觀 《調笑令十首並詩·無雙》:“姊家 仙客 最明俊,舅母惟止呼 王郎 。” 宋 無名氏 《鵲橋仙》詞:“風流 仙客 ,文章 逸少 ,復見當年佳壻。”原註:“ 王仙客 、 王逸少 。”參閱《太平廣記》卷四八六引 唐 薛調 《無雙傳》。

(5).古人對某些特異的動植物,如鹿、鶴、瓊花、桂花等,皆有“仙客”之稱。 唐 鄭嵎 《津陽門詩》“長生鹿瘦銅牌垂”原註:“上常於 芙蓉園 中獲白鹿,惟山人 王旻 識之,曰:‘此 漢 時鹿也’。上異之,令左右周視之,乃於角際雪毛中得銅牌子,刻之曰: 宜春苑 中白鹿。上由是愈愛之,移於北山,目之曰‘仙客’。”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昔 張敏叔 有《十客圖》。忘其名。予長兄 伯聲 嘗得三十客:牡丹為‘貴客’,梅為‘清客’……瓊花為‘仙客’。” 元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五客圖》:“ 李文正 嘗於私第之後園,育五禽以寓目,皆以‘客’名之。後命畫人寫以為圖:鶴曰‘仙客’,孔雀曰‘南客’,鸚鵡曰‘隴客’……各有詩篇,題於圖上。” 明 都邛 《三餘贅筆·十友十二客》:“ 張敏叔 以十二花為十二客,各詩一章。牡丹,‘賞客’;梅,‘清客’……桂,‘仙客’。”

且喜

猶言可喜、幸喜。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一折:“員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間約定在 玉清庵 中與你赴期,教我先將的鴛鴦被來了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裝模樣,見説做醮,便肯輕身出觀來到我家。”《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氣,還辨得出影響來。” * 《和 * 同志七絕》之四:“抗戰連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酒盞

亦作“ 酒琖 ”。亦作“ 酒醆 ”。小酒杯。 唐 杜甫 《酬孟雲卿》詩:“但恐銀河落,寧辭酒盞空。” 宋 柳永 《看花回》詞:“畫堂歌管深深處,難忘酒琖花枝。” 宋 蘇軾 《題子明詩後》:“吾少年望見酒盞而醉,今亦能三蕉葉矣。” 宋 蘇軾 《次韻送徐大正》:“別時酒醆照燈花,知我歸期漸有涯。” 金 元好問 《又解嘲》詩之二:“詩卷親來酒醆疎,朝吟竹隱暮 南湖 。” 清 陳沂震 《雲安》詩:“ 雲安 麴米今何有,寂寞誰憐酒盞空。”

千古恨

猶千載恨。 元 尹廷高 《會稽古陵》詩:“牧竪亡羊千古恨, 九疑 山下一沾衣。” 明 夏完淳 《即事》詩之一:“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鶯花

亦作“鸎花”。1.鶯啼花開。泛指春日景色。 唐 杜甫 《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義寺》詩:“鶯花隨世界,樓閣倚山巔。” 宋 楊萬里 《丙申歲朝》詩:“仙家風土閒中是,歲後鸎花報早無。” 清 孫枝蔚 《寒食對酒有懷兄弟》詩:“兄弟多年別,鶯花故國思。”

(2).借喻妓女。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誰著你戀鶯花,輕性命,喪風塵?” 清 吳偉業 《行路難》詩之十七:“名都鶯花發皓齒,知君眷眷嬋娟子。”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二:“ 維揚 本鶯花藪澤,自昔 新城 司李,狎主詞盟,紅橋冶春,香艷如昨。”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韶光

(1) 美好的時光,多指美麗的春光

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紅樓夢》

(2) 比喻美好的青春年華

韶光一去不再來

轉瞬

亦作“ 轉眴 ”。轉眼。喻時間短促。 南朝 梁 沉約 《形神論》:“凡人之暫無本實有,無未轉瞬,有已隨之。” 宋 葉適 《祭王君玉太博文》:“崇高轉瞬,忽墮奚悲!”《明史·余珊傳》:“豈期一轉瞬間,憸邪投隙而起。” 清 向榮 《上海寶山等縣失守由許乃釗帶兵往剿折》:“ 上海 等廳縣,皆 三吳 菁華之地,不獨海關稅銀賴充軍餉,轉眴籌辦海運,尤為大局所關。”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四八》:“不過總有些無聊,有些不高興,好像不能安居樂業似的,但我也以轉瞬便是半年,一年,聊自排遣。”

須臾

(1) 片刻

須臾不可離

(2) 一會兒

須臾,蛇不見了。——《三國演義》

詩詞推薦

與歐敬齋夜酌高道士煉室原文_與歐敬齋夜酌高道士煉室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