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蜜漬金桃始獻新,禁城三伏絕囂塵。
炎蒸微至清寧殿,玉杵敲冰賜近臣。
詩詞問答
問:《元宮詞(一百三首)·其二十》的作者是誰?答:周憲王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周憲王的名句有哪些?答:周憲王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出處:明詩紀事 甲簽·卷二(上)
參考注釋
蜜漬
(1).用蜂蜜浸漬。《太平御覽》卷九六一引 唐 杜寶 《大業拾遺錄》:“十二年四月 南海郡 送都念子樹一百株……其子小於柿子,甘酸至美,蜜漬為粽,益佳。”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 廣南 有七十二子,皆果實也,蜜漬致遠,人多不識賞。”
(2).指蜜漬的果品。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菽園雜記》:“ 陝西 有木實名榲桲,肉色似桃,而上下平正如柿……今京師市肆有蜜漬,以小瓶盛之肉如桃者,即此物也。”
(3).指蜂蜜。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四》:“崖脅有二 * 如鼻孔,羣蜂出入其中,蜜漬淋漓其下,乃崖蜂所巢也。”
金桃
桃的一種。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日本國 有金桃,其實重一斤。” 唐 杜甫 《山寺》詩:“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 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 崇仁 饒焯景 仲 與余言:嘗見 武林 有金桃,色如杏,七八月熟。因知《東都事略》所記外國進金桃、銀桃種,即此。”《廣 * ·果譜一·桃》:“金桃,形長,色黃如金,肉黏核,多蛀,熟遲,用柿接者,味甘色黃。”
獻新
(1).以新收穫的穀物、果品等先祭神靈,後自享用的一種風俗。 唐 盧綸 《送馬尚書郎君侍從歸覲太原》詩:“從賞野郵靜,獻新秋果鮮。”《清史稿·禮志四》:“依 明 洪武 三年例,朝夕焚香,朔望瞻拜,時節獻新。”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陰曆的十月初一, 黃二官 家裡,正忙著‘獻新’。所謂獻新--獻新谷齋祭了天神,自己才敢享用--倒是一個舊風俗,不但 江 南,就是別處地方都有。”
(2).指勞動者將新鮮的收穫物獻給統治者。 明 無名氏 《草廬記》第四五折:“我是江下漁翁獻新。”
禁城
宮城。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夙御嚴清制,朝駕守禁城。” 唐 陳羽 《長安臥病秋夜言懷》詩:“九重門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五代 牛希濟 《謁金門》詞:“夢斷禁城鐘鼓,淚滴枕檀無數。”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奄宦上》:“使人主之天下不過此禁城數里之內者,皆奄宦為之也。” 老舍 《駱駝祥子》九:“御河的水久已凍好,靜靜的,灰亮的,坦平的,堅固的,托著那禁城的城牆。”
三伏
(1) 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十天;然後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後是末伏,十天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竇娥委實冤枉,身死之後,天降三尺瑞雪。—— 關漢卿《竇娥冤》
(2) 專指末伏
囂塵
亦作“嚻塵”。1.喧鬧揚塵。《左傳·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 楊伯峻 註:“囂,喧鬧。塵,塵土飛揚。” 宋 曾鞏 《靈岩寺兼簡重元長老二劉居士》詩:“更聞雷遠相從樂,世道囂塵豈可乾。”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外]石林精舍囂塵少,[生]仗爾高朋探寂寥。”
(2).指紛擾的塵世。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橋》詩:“嚻塵自茲隔,賞心於此遇;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 唐 白居易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質夫不至獨宿仙遊寺》詩:“ 文略 也從牽吏役, 質夫 何故戀囂塵?” 宋 張孝祥 《減字木蘭花·贈尼師舊角奴也》詞:“清齋浄戒,休作斷腸垂淚債;識破囂塵,作箇逍遙物外人。”《再生緣》第三回:“已托禪心歸浄界,還遭俗累涉囂塵。”
炎蒸
亦作“ 炎烝 ”。1.暑熱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應令》:“五月炎烝氣,三時刻漏長。” 唐 杜甫 《熱》詩之三:“歘翕炎蒸景,飄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詞:“當是時, 河朔 飛觴,避炎蒸,想風流堪繼。” 清 吳偉業 《雁門尚書行》:“六月炎蒸驅萬馬,二 崤 風雨斷千山。”
(2).指炎熱地區。 明 吳承恩 《贈馮南淮比部謫茂名》詩:“昨日尚書郎,今日投炎蒸。”
至清
(1).過於清澈;極其清澈。 漢 東方朔 《答客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唐 劉長卿 《送鄭說之歙州謁薛侍郎》詩:“俗變人難理,江傳水至清。”
(2).謂上升到天庭。清,太清,指天庭。《楚辭·遠遊》:“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 王逸 註:“登天庭也。”一說,至清,謂“俟時之清”。見 清 王夫之 《楚辭通釋》卷五。
(3).極其清虛的境界。即天庭。《淮南子·精神訓》:“契大渾之朴,而立至清之中。”
玉杵
(1).玉制的舂杵,亦用作舂杵的美稱。 宋 陸游 《玉京行》:“爐開沐浴時日良,清夜玉杵聞琳房。”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之四:“酒仙飄逸不知茶,可笑流涎見麴車。玉杵和雲舂素月,金刀帶雨剪黃芽。”
(2). 唐 裴鉶 《傳奇·裴航》載, 裴航 以玉杵臼為聘禮,娶 雲英 仙去。後因以玉杵指求婚之聘禮。 明 楊珽 《龍膏記·空訪》:“多情委路塵,怕永負今生玉杵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辛十四娘》:“千金覓玉杵,殷勤手自將。”參見“ 玉杵臼 ”。
(3).傳說月中有白兔持杵搗藥,因以玉杵指月亮。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鬧殤》:“玉杵秋空,憑誰竊藥把 嫦娥 奉。”
(4).山藥之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蔬谷上·山藥》:“《清異録》: 吳淑 《冬日招客》詩云:‘曉羹沉玉杵。’玉杵,謂山蕷。”
近臣
君主所親近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