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子將

作者:何鞏道 朝代:明代

寄李子將原文

幾回良會幾離憂,今日離憂一倍愁。

見棄漸知年老大,思歸方悟世遷流。

久無過客空羅雀,忽有機心不下鷗。

獨憶故人新得意,海門風雨看龍舟。

詩詞問答

問:寄李子將的作者是誰?答:何鞏道
問:寄李子將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寄李子將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良會

(1).美好的聚會。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悼良會之永絶兮,哀一逝而異鄉。” 唐 杜甫 《送高司直尋封閬州》詩:“良會苦短促,溪行水奔注。”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圓成》:“今何夕,是吉期,稱良會。”《老殘遊記》第九回:“ 申先生 困不困?如其不困,今夜良會,可以不必早睡。”

(2).良機。《南齊書·崔祖思傳》:“北閒起義者眾,深恐良會不再至,卿善奬 沛 中人,若能一時攘袂,當遣一佳將直入也。”《梁書·鄭紹叔傳》:“朝廷遣卿見圖,今日閒宴,是見取良會也。”

離憂

遭受憂愁。離,通“罹”,遭遇

“離騷”者,猶離憂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見棄

(1).被遺棄。《管子·中匡》:“計得地與寶而不計失諸侯,計得財委而不計失百姓,計見親而不計見棄。三者之屬,一足以削,遍而有者,亡矣。”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二書》:“重念 鞏 無似,見棄於有司。”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文具於前而略於後例》:“ 后稷 所以見棄之故,千古一大疑。”

(2).嫌棄我。 唐 薛調 《無雙傳》:“ 仙客 聞之,心氣俱喪,達旦不寐,恐舅氏之見棄也。” 宋 蘇軾 《與章子厚參政書》之二:“ 軾 蒙恩如昨,顧以罪廢之餘,人所鄙惡,雖公不見棄,亦不欲頻通姓名。” 清 李漁 《憐香伴·女較》:“小娘子若不見棄,就留在敝衙,與小女結為姊妹何如?”

老大

(1) 年老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長歌行》

少小離家老大回。——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老大嫁作商人婦。——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2) 兄弟姊妹中的年長者

老大務農,老二當兵

(3) 〈方〉∶指木船的船主或船夫

(4) 很大,非常

老大不快

老大吃驚

思歸

(1).想望回故鄉。 漢 張衡 《思玄賦》:“悲離居之勞心兮,情悁悁而思歸。” 晉 石崇 《思歸引》序:“困於人閒煩黷,常思歸而永嘆。”

(2).鳥名。即子規,一名杜鵑。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姊規》:“子規,人但知其為催春歸去之鳥,蓋因其聲曰歸去了,故又名思歸鳥。”

遷流

流動;移動不定

過客

過路的人

穰歲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愛過客也,多少之實異也。——《韓非子·五蠹》

羅雀

(1).形容門庭寂靜或冷落。 唐 白居易 《寄皇甫賓客》詩:“臥掩羅雀門,無人驚我睡。” 宋 劉克莊 《鳳凰閣》詞:“安用羨伊結駟,嘆儂羅雀。”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月餘,試畢賈歸,地可羅雀矣。”參見“ 門可羅雀 ”。

(2).喻用盡辦法搜刮財物。 梁啓超 《歲暮感懷》詩:“近聞誅歛空羅雀,儻肯哀鳴念澤鴻。”參見“羅雀掘鼠”。

有機

(1)

(2) 含碳的,尤指其中氫原子連線到碳原子上的化合物的

有機溶劑

(3) 事物的各部分互相關連協調而不可分,就像一個生物體那樣

有機聯繫

不下

(1).不少於。 漢 晁錯 《論貴粟疏》:“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自用兵已來,已經二年,前後所奏殺獲,計不下一二萬人。” 楊朔 《亂人坑》:“八年來,單單這個亂人坑埋的死人不下六千。”

(2).不亞於;不次於。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釋道·薩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宮者,俱在京師兌隅,雄麗軒敞,不下宮掖。” 劉光弟 《美酒行》:“雲今東省旱,不下西省荒。”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大姐那股高興的神氣,也並不下於我。”

(3).沒有攻克。《後漢書·公孫瓚傳》:“ 紹 遣將 崔巨業 將兵數萬攻圍 故安 不下,退軍南還。”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得意

滿意,感到滿足時的高興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海門

海口。內河通海之處。 唐 韋應物 《賦得暮雨送李胄》:“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宋 吳琚 《酹江月·觀潮應制》詞:“晚來波靜,海門飛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重陽前四日山響樓憑眺書感>詩》:“驅駕洪濤羽翼振,海門無計限飛輪。”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龍舟

狹長的龍形舟船,多人同時划動數漿,用作競渡比賽

賽龍舟

詩詞推薦

  • 柴關嶺雪

    曾國藩清代〕我行度柴關,山關驚我馬。密雪方未闌,飛花浩如瀉。萬嶺堆水銀,乾坤一大冶。走 * 橫奔,凍禽竄荒野。揮手
    寄李子將原文_寄李子將的賞析_古詩文
  • 觀瀑

    乾隆清代〕曲廊宛轉間,水亭跈步到。既來則安之,何不可觀瀑。於亭向西窗,於寺落東嶠。是非聽所能,實乃觀之妙。然亦
  • 游水福二首

    陶夢桂宋代〕二址餘年不入山,重來疑是夢魂間。薰爐已冷燈猶在,經卷才收磬自閒。寂寂禪頭人罕到,茫茫人世事多艱。朅來
  • 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

    曾豐宋代〕客星又轉作魁星,蚤應文科策漢庭。紫氣初來朝北極,長鵾一奮刷南溟。
  • 酇陽行

    蔡襄宋代〕春秋書大水,災患古所評。去年積行潦,田畝魚蛙生。今歲谷翔貴,鼎飪無以烹。繼亦掇原野,草萊不得萌。剝伐
  • 八月朔日作

    乾隆清代〕昨宵渥雨朔朝晴,吉兆宜暘曉旭晶。禾黍山田穗增飽,蕎蔬村圃秀滋榮。虔祈如願碧天朗,幸值佳符夕照明。歸政
  • 逍遙詠

    宋太宗宋代〕青松本不樹蕭條,學士因何智自勞。金水朗然明皎潔,雪山堆積就中高。志心但覓三神藥,凡目難風萬里毫。我獨
  • 佳蔭堂

    乾隆清代〕秀木下斯佳蔭多,驅炎目滿綠婆娑。偶憑清庇生欽憶,祖德繼繩當若何。
  • 宋景平命賦隔窗花影

    張耒宋代〕午睡簾櫳春日長,半消金鴨水沉香。隔窗花影時來去,疑有東鄰覘宋郎。
  • 詠史下王猛

    陳普宋代〕一奮沖天跨六州,生前天已怒旄頭。開何有意容王猛,肯使魚羊食不留。
    寄李子將原文_寄李子將的賞析_古詩文
  • 紙帳梅

    釋明本元代〕春融剡雪道人家,素幅凝香四面遮。明月滿床清夢覺,白雲堆里見疏花。
  • 上耿泉生朝

    楊簡宋代〕乃撫徽人,惠綏千里。匪亟匪除,匪作匪異,而郡亦治。
    寄李子將原文_寄李子將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和朱伯陽)

    趙善括宋代〕畫鷁翩翩去似飛。季鷹何事忽思歸。風湍自送征帆穩,雲巘須將彩筆揮。江作酒,海為卮。為君滿酌不須辭。酒酣
  • 再題文園獅子林十六景·其九·清淑齋

    乾隆清代〕底須鄴架侈其富,開卷無非受益多。山館清舒隔河映,淑身明訓久研摩。
  • 六言二首

    來梓宋代〕行空月不著相,出岫雲無戀心。胸中一丘一壑,不磯城市山林。
  • 花朝

    乾隆清代〕前歲度花朝,無花人意懶。舊歲度花朝,有花卻愁旱。花朝與花何無緣,非彼無緣我則然。朝來春和正明媚,菸絲
  • 頌古二十一首

    釋心月宋代〕鏡清湖心拋一餌,錦鱗躍浪上鉤來。幾乎掣斷午頭線,引得傍觀下釣台。
    寄李子將原文_寄李子將的賞析_古詩文
  • 青龍寺曇壁上人院集

    裴迪唐代〕靈境信為絕,法堂出塵氛。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雲。迤邐峰岫列,參差閭井分。林端遠堞見,風末疏鍾聞。吾師
  • 次韻贈慶代禪師

    釋德洪宋代〕蓮峰千葉吐晴煙,玉頰遙知一粲然。梅塢雪消香錯莫,庵僧老盡氣完全。暗驚夢蝶人間世,回看醯雞瓮里天。誰見
  • 謝人惠金沙酴醾二首

    張耒宋代〕金沙倩麗閨中秀,酴醾謝郎林下風。欲試此心無結習,兩株常守淨名翁。
寄李子將原文_寄李子將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