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門詩

作者:許景衡 朝代:宋代

松門詩原文

竹轎兼程去,松門百里餘。

荒林疑獸伏,窮海異人居。

山擁波濤急,沙輕步履虛。

來因王事耳,此外敢躊躇。

詩詞問答

問:松門詩的作者是誰?答:許景衡
問:松門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松門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魚韻

參考注釋

竹轎

即竹兜。《紅樓夢》第五十回:“遠遠見 賈母 圍了大斗篷,帶著灰鼠暖兜,坐著小竹轎,打著青綢油傘, 鴛鴦 、 琥珀 等五六個丫鬟,每人都是打著傘,擁轎而來。”參見“ 竹兜 ”。

兼程

指夜以繼日,加倍趕路

有意兼程去,飄然二翼輕。——錢起《送原公南遊》

松門

(1).謂以松為門;前植松樹的屋門。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覺寺》詩:“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 宋 陸游 《書懷絕句》之一:“老僧曉出松門去,手挈軍持取澗泉。” 清 黃鷟來 《秋日雨晴》詩:“松門落葉深,竹徑寒香靜。”

(2).指 松門山 。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攀崖照石鏡,牽葉入 松門 。”《清一統志·江西南昌府一》:“ 松門山 在 新建縣 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記》:‘其山多松,北臨 大江 及 彭蠡湖 。山有石鏡,光明照人。’”

(3).指 松門峽 。 唐 杜甫 《返照》詩:“荻岸如秋水, 松門 似畫圖。” 仇兆鰲 註:“《十道志》:‘ 松門峽 ,在 夔州 。’”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獸伏

(1).謂獸類因恐懼而俯伏。《列子·湯問》:“ 甘蠅 ,古之善射者,彀弓而獸伏鳥下。” 張湛 註:“箭無虛發,而獸鳥不敢逸。”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畫皮》:“睹此狀,犬懼,獸伏而出。”

(2).指如獸之蟄伏。 唐 無名氏 《觀鳳凰台賦》:“殊形詭制,羣品異族,或霞駮而電開,或龍蟠而獸伏。”

(3).喻人因害怕等原因而降伏,順服。《新唐書·孔戢傳》:“ 泚 所下詔令皆 偃 為之,悖逆子不鳥竄獸伏,乃乾譽求進乎?” 明 徐渭 《白母傳》:“﹝母﹞為之(戚族、隣人)決疑難,斷不平。有不訟於官而謀於母者,即桀猾,母一言,冰解而獸伏。”

窮海

僻遠的海邊。亦指大海。《後漢書·耿恭傳論》:“余初讀《蘇武傳》,感其茹毛窮海,不為大 漢 羞。”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池上樓》詩:“徇祿反窮海,臥痾對空林。” 明 唐順之 《謝賜銀幣表》:“頓增中戶三家之產,且適窮海四時之溫。”

異人

亦作“異人”。1.他人;別人。《詩·小雅·頍弁》:“豈伊異人,兄弟匪他。” 高亨 註:“異人,別人,外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規異事與同計,譽異人與同行者,則以飾之無傷也。” 清 唐甄 《潛書·吳弊》:“ 吳 人發塚,非異人,即其子孫也。”

(2).不尋常的人;有異才的人。《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輪迎 枚生 ,見 主父 而嘆息。羣臣慕向,異人並出。” 晉 陸機 《辨亡論》上:“異人輻湊,猛士如林。” 唐 杜甫 《過郭代公故宅》詩:“磊落見異人,豈伊常情度。”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 盧子由 , 武林 人。聰明博奧,間世異人,醫道迥出尋常。”

(3).猶怪人,奇人。《後漢書·方術傳下·郭玉》:“﹝帝﹞試令嬖臣美手腕者與女子雜處帷中,使 玉 各診一手…… 玉 曰:‘左陽右陰,脈有男女,狀若異人。’”

(4).神人;方士。 晉 郭璞 《江賦》:“納隱淪之列真,挺異人乎精魄。”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詩》:“ 行可 問異人 王老志 ,他日官所至。﹝ 王老志 ﹞書‘太平宰相’四字遺之。”《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孔明 曰:‘ 亮 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 茅盾 《封建的小市民文藝》:“他們中間血性剛強的人就要離鄉背井,入深山訪求異人學道。”

波濤

(1) 江湖海中的 * 浪

(2) 一種大涌浪,尤指出現在外海的

閃爍著陽光的波濤上下翻騰

步履

行走

步履艱難

來因

(1).前來的原因。《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主人 王老兒 見 金老 揖坐了,問其來因。”

(2).事情的緣由。《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花關索認父傳》:“ 關公 廳上從頭説,夜來四夢是何因。從頭説與軍師道,軍師圓夢有來因。”《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花關索認父傳》:“軍師説道添一個, 龐統 又道災一人。專等午時交三刻,吉凶今日見來因。”

王事

(1).王命差遣的公事。《詩·小雅·北山》:“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晉 王讚 《雜詩》:“王事離我志,殊隔過商參。” 宋 張孝祥 《題朱元順浯溪圖》詩:“去年到 浯溪 ,王事有期程。”

(2).特指朝聘、會盟、征伐等王朝大事。《易·坤》:“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高亨 註:“從征者有人未立功亦得賞,是無成有終。”《禮記·喪大記》:“既葬,與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國事。” 孫希旦 集解:“王事,謂朝聘、會盟、征伐之事。”《南史·劉悛傳》:“ 劉勔 殞身王事,宜存封爵。”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何宏中》:“父 子寄 守 武州 宣寧 尉,歿王事。”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二節:“在 商 朝統治的區域裡……王和國家是一體的,所以一切重大的國家事務都被稱為‘王事’。”

此外

(1) 除此以外

(2) 在已提到的東西上外加的事情

此外,還可以使這個小機件用來壓印可愛的浮雕圖案

躊躇

(1) 猶豫不決

操欲立後嗣,躊躇不定 。——《三國演義》

(2) 思量,考慮

他兩個眉來眼去,不由我暗暗躊躇,似這般啞謎兒怎猜做?——元· 關漢卿《魯齋郎》

(3) 停留;徘徊不前

蹇淹留而躊躇。——宋玉《九辯》

(4) 得意的樣子

躊躇滿志

(5) 痛心;心情不愉快

望西都,意躊躇。——張養浩《山坡羊》

詩詞推薦

松門詩原文_松門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