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季子祠下作原文
我行延陵城,懷古心菀結。
讓德邈已遠,流風緬曩哲。
州來季當立,高懷寧詎屑。
躬耕表遐志,亮哉子臧節。
慕義永無窮,穹碑字難滅。
所悲於潛役,國亂相更迭。
伍胥進勇士,專諸踐王血。
遜位固高義,復命忍臣列。
《春秋》不名賢,書札理當晰。
嗚呼三代後,斯風久淪絕。
廉節起頑懦,尚論義常竊。
縞紵思古人,空祠颯寒雪。
詩詞問答
問:吳季子祠下作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吳季子祠下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一
參考注釋
我行
猶言我這裡。《水滸傳》第十四回:“ 雷橫 又駡道:‘賊頭賊臉賊骨頭,必然要連累 晁蓋 !你這等賊心賊肝,我行須使不得。’”
延陵
(1).古邑名。 春秋 吳 邑,公子 季札 因讓國避居(一說受封)於此。故址在今 江蘇 常州市 。《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去之 延陵 ,終身不入 吳 國。” 何休 註:“ 延陵 , 吳 下邑。”《史記·吳太伯世家》:“ 季札 封於 延陵 。”
(2).借指 季札 。 漢 王粲 《贈文叔良》詩:“ 延陵 有作, 僑 肸 是與。” 宋 范仲淹 《吳岩寺》詩:“唯有 延陵 逃遁去,清名高節老乾坤。” 清 李漁 《憐香伴·狂喜》:“你雖是 王莽 虛謙,我當做 延陵 真讓。”參見“ 延陵季子 ”。
(3). 漢成帝 陵。《漢書·成帝紀》:“﹝ 綏和 二年﹞四月己卯,葬 延陵 。”
(4).指 漢成帝 。《漢書·元後傳》:“行道之人為之隕涕,況於陛下,時登高遠望,獨不慙於 延陵 乎!”
(5).複姓。 南朝 宋 有 延陵蓋 。見《宋書·謝晦傳》。
古心
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 唐 韓愈 《孟生》詩:“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清 魏源 《別陳筠心》詩之一:“安得古心人,高舉出塵壒。”
菀結
鬱結。謂思積於中而不得發泄。《詩·小雅·都人士》:“我不見兮,我心菀結。”菀,一本作“ 苑 ”。《楚辭·遠遊》:“遭沉濁之污穢兮,獨菀結其誰語。”《素問·疏五過論》:“當合男女,離絶菀結,憂恐喜怒,五藏空虛,血氣離守。” 王冰 註:“菀謂菀結思慮,結謂結固餘怨。”
讓德
(1).遜讓於有德之人。語本《書·舜典》:“ 舜 讓於德,弗嗣。” 蔡沉 集傳:“讓於有德之人也。” 北周 庾信 《為晉陽公進玉律秤尺斗升表》:“白環表讓德之符,玄珪告成功之瑞。” 倪璠 注引《帝王世紀》:“ 西王母 慕 舜 之德,來獻白環。”
(2).將自己的德行歸功於他人。《禮記·祭義》:“天子有善,讓德於天;諸侯有善,歸諸天子。”
(3).謙讓的品德。《魏書·崔光韶傳》:“屬逢 唐 朝,恥無讓德。”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長被舉之人,亦必須讓三讓再以副舉賢若 夔龍 之美事,及再三為大眾所推乃得受之,以弘讓德而鎮囂爭焉。”
流風
(1).前代流傳下來的風氣。多指好的風氣。《孟子·公孫丑上》:“ 紂 之去 武丁 未久也,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 宋 葉適 《祭石似之文》:“初美俗之願成,扶眾俊以濟艱;及流風之欲泯,忌獨潔之勝頑。” 鄭振鐸 《文學雜論·譴責小說》:“這個時候,小說真成了譴責的工具,小說家真成為人家隱事的偵探者與揭發者了。其流風至今而未衰。”
(2).隨風流行。《楚辭·九章·悲迴風》:“凌 * 而流風兮,託 彭鹹 之所居。” 洪興祖 補註:“言乘風波而流行也。” 漢 張衡 《南都賦》:“彈琴擫籥,流風徘徊。”
(3).疾風;長風。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流風慘冽,素雪飄零。” 唐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流風入座飄歌扇,瀑水當階濺舞衣。” 郭沫若 《登閱江樓懷葉挺及獨立團諸同志》詩:“ 閲江樓 上流風遠,心繞 延河 烈士園。”
曩哲
先哲;古之哲人。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右僕射相國張公九齡》:“骨驚畏曩哲,鬒變負人境。”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序》:“其於雌黃曩哲,槖鑰後進,均之乎未暇也。”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汪中》:“博極羣書,文藻秀出,斯惟天至,非由人力,雖情符曩哲,未足多矜。”
高懷
大志;高尚的胸懷。 南朝 梁 荀濟 《贈陰梁州》詩:“徒然懷伏劍,終無報國士。高懷不可忘,劍意何能已。” 唐 杜甫 《贈鄭十八賁》詩:“高懷見物理,識者安肯哂。” 清 李漁 《蜃中樓·耳卜》:“咄咄晨昏,嘆高懷莫副。”
躬耕
古時天子親自下田的禮節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諸葛亮《出師表》
遐志
遠大的志向。 北齊 劉晝 《新論·觀量》:“人有小察細計者,知其必無遐志廣度。”
慕義
傾慕仁義。 漢 賈誼 《新書·數寧》:“苟人跡之所能及,皆鄉風慕義,樂為臣子耳。”《新唐書·裴行儉傳》:“ 麟德 二年,擢累 安西 都護,西域諸國多慕義歸附。”《清史稿·克勤郡王岳託傳》:“今慕義歸降,善為撫卹,毋令失所,則人心附,大業成矣。”
無窮
沒有窮盡;沒有止境
接天蓮葉無窮碧。——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樂亦無窮。——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無窮逸致。——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受享無窮。——清· 黃宗羲《原君》
傳之無窮。
後患無窮
無窮的悔恨
穹碑
圓頂高大的石碑。 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下:“久無執贄求侯牧,空有穹碑立廟門。” 明 葉襄 《禹陵》詩:“窆石蟲書古,穹碑鳥篆工。” 清 顧炎武 《石射堋山》詩:“山下 蘄王 宋 時墓,屹然穹碑鎮山路。”
國亂
(1).國家的變亂。《左傳·僖公元年》“元年春,不稱即位,公出故也。公出復入不書,諱之也。諱國惡,禮也” 唐 孔穎達 疏:“國內有亂,致令公出,不書‘公出復入’,諱國亂也。國亂,國之惡事,諱國惡,是禮也。”
(2).指作亂的人。《史記·晉世家》:“ 盾 曰:‘弒者 趙穿 ,我無罪。’太史曰:‘子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誅國亂,非子而誰?’”
更迭
交換,更替
內閣更迭
伍胥
(1).傳說中的古代方術士。《繹史·黃帝紀》注引《玄女兵法》:“ 黃帝 攻 蚩尤 ,三年,城不下,得術士 伍胥 ,問之。 胥 曰:‘是城中之將,白色商音,帝之始攻,得無以秋之東方行乎。今帝為蒼色角音,此雄軍也,請以戰為。’帝曰:‘為之若何?’曰:‘請攻三日,城必下。’乃設五旗五軍已具,四面攻之,三日,城果下。” 宋 羅泌 《路史·後紀四·蚩尤傳》作“五胥”。
(2).指 伍子胥 。 唐 李白 《江上贈竇長史》詩:“ 漢 求 季布 魯 朱家 , 楚 逐 伍胥 去 章華 。”
勇士
勇敢的士兵。後泛指有力氣有膽量的人
勇士秦武陽。——《戰國策·燕策》
其人勇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此乃勇士頭。——晉· 乾寶《搜神記》
專諸
春秋 時刺客。 吳國 堂邑 (今 江蘇省 六合縣 )人。 伍子胥 知 吳 公子 光 欲殺 吳王僚 以自立,乃薦 專諸 於 光 。 吳王僚 十二年, 光 伏甲士而具酒請王 僚 ,使 專諸 置匕首魚腹中,乘進獻時刺 僚 。 僚 立死,左右亦殺 專諸 。 公子光 出其伏甲盡滅王 僚 之徒,遂自立為王,是為 闔閭 。事見《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史記·吳太伯世家》及《刺客列傳》。 專諸 ,《左傳》作“鱄設諸”,或作“剸諸”、“鱄諸”。
遜位
讓位,放棄高官顯職
唐堯遜位, 虞舜不台(怡)。——《史記·太史公自序》
疾病,屢乞遜位。——《三國志·魏志·何夔傳》
高義
指高尚的品德或崇高的正義感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復命
執行命令後回報。例句:遂歸復命。——《左傳·宣公四年》
五月奉簡書祭告公陵,尋晉太僕寺少卿,事竣復命。——明 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魯頌·閟宮》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2) 年齡
(3) 我國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4) 史書名。儒家經典之一,相傳孔子根據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不名
不直呼其名,表示優禮或尊重之意。《後漢書·梁冀傳》:“ 冀 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隋書·恭帝紀》:“﹝ 義寧 ﹞二年春正月丁未,詔 唐王 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元年》載此事, 胡三省 注云:“凡朝會贊拜,則曰某官某;不名,亦殊禮也。”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公( 魏文清 )清風儉德,至今鄉里猶稱道勿衰,呼為 魏老尚書 而不名。”
書札
書信
見有書札托我回復
理當
(1) 應當;理所當然
理當如此
(2) 應該承當
這都是為臣的理當
嗚呼
(1) 對不幸的事表示嘆息、悲痛等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說》
(2) 指人喪命
嗚呼哀戰
三代
指中國古代夏、商、周三個朝代
廉節
(1).清廉有節操。《荀子·君道》:“貪利者退,而廉節者起。”
(2).指清廉的節操。《史記·儒林列傳》:“其治官民皆有廉節,稱其好學。”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一:“ 太宗 嘗論前宰相,以 質 循規矩、慎名器、持廉節為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山 左 汪灝 ,以侍讀督學 山 右,屏絶竿牘,廉節著聞。”
頑懦
(1).貪婪懦弱。頑,通“ 忨 ”。 清 陳確 《無欲作聖辨》:“頑懦之夫,鞭之不起,不及於欲者也。” 海上閒人 《上海罷市實錄》卷上一:“蓋 北京 政府之舉動,種種戟刺,雖在頑懦,亦知廉立。”參見“ 頑廉懦立 ”。
(2).愚鈍懦弱。 清 吳定 《答任幼直先生書》:“ 定 以頑懦之資,二十年來,疊嘗骨肉憂患,六經百氏,攻討未遑,所為文章,空疏弇鄙,不足邀巨公盼睞,明矣。”
尚論
向上追論。《孟子·萬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 陳寅恪 《柳如是別傳》第一章:“始知稟魯鈍之資,挾鄙陋之學,而欲尚論女俠名姝文宗國士於三百年之前,誠太不自量矣。”
縞紵
(1).《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季札 ﹞聘於 鄭 ,見 子產 ,如舊相識。與之縞帶, 子產 獻紵衣焉。”後因以“縞紵”喻深厚的友誼。亦指朋友間的互相饋贈。 北周 宇文逌 《<庾信集>序》:“余與 子山 ,夙期欵密,情均縞紵,契比金蘭。” 唐 韓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授縞紵以托心,示茲誠之不謬。” 清 顧炎武 《過李子德》詩之四:“ 關 河 愁欲徧,縞紵竟誰親?” 李光 《友人劉競生續學保定詩以送之》:“縞紵慣交屠狗客,摴蒱忍逐牧豬奴。”
(2).白色生絹及細麻所制的衣服。《戰國策·齊策四》:“後宮十妃,皆衣縞紵,食粱肉。” 鮑彪 註:“縞,鮮色繪也。紵,檾屬細者。” 吳師道 補正:“縞,白也。”
思古
懷古。 漢 班固 《西都賦》:“願賓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 漢 班固 《詠史》:“上書詣闕下,思古歌《雞鳴》。”
寒雪
(1).天冷下雪。《晉書·陶侃傳》:“ 夔 妻有疾,將迎醫於數百里。時正寒雪,諸綱紀皆難之。”《南齊書·張沖傳》:“ 永 征 彭城 ,遇寒雪,軍人足脛凍斷者十七八。”
(2).寒冷的雪。 宋 許顗 《彥周詩話》:“﹝ 李少雲 ﹞病中作《梅花》詩云:‘素艷明寒雪,清香任曉風。’”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四:“一乾一枝擁著寒雪,只覺得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