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堂觀畫眉原文
生:咳。追省。宦徑崎嶇。
親闈冷落。終朝屈膝公門。
狐媚蠅營。一點恥心難泯我。
投紱冕且樂槃阿。守坊表別圖結靷合:陶旺。你。
今朝謾把歸裝整。免我泥塗塵溷。
詩詞問答
問:錦堂觀畫眉的作者是誰?答:吾邱瑞
問:錦堂觀畫眉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吾邱瑞的名句有哪些?答:吾邱瑞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運甓記 第九出
參考注釋
追省
追想;回憶。 宋 李綱 《與潘子賤龍圖書》:“近奉詔旨,俾追省當時所施行者為時政記以聞。” 明 陳所聞 《甘州歌·冬閨寄遠》曲:“想當初殷勤唱《渭城》,問臨歧囑付,郎曾追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追省,丹桂誰攀, 姮娥 獨往,故人千里漫同情。”
崎嶇
山路不平
崎嶇而經丘。——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崎嶇坎坷
親闈
父母所居的內室。因用以代稱父母。 宋 曾鞏 《洪州謝到任表》:“撫臨便郡,獲奉於親闈;總制屬城,實兼於故里。”《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 廷章 一日,閲邸報,見父親在 峨眉 不服水土,告病回鄉。久別親闈,欲謀歸覲。” 清 馬之鵬 《除夕得廬字》詩:“親闈此夜思遊子,客路經冬阻尺書。”亦代稱翁姑。 明 高明 《琵琶記·幾言諫父》:“那曾有媳婦不侍親闈?”
冷落
(1) 冷清;不熱鬧
狹窄冷落的胡同
門前冷落鞍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宋· 柳永《雨霖鈴》
(2) 冷待
終朝
(1).早晨。《詩·小雅·采綠》:“終朝采緑,不盈一匊。” 毛 傳:“自旦及食時為終朝。”《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楚子 將圍 宋 ,使 子文 治兵於 睽 ,終朝而畢,不戮一人。”
(2).整天。 晉 陸機 《答張悛》詩:“終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 唐 杜甫 《冬日有懷李白》詩:“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 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願相同,終朝不離。”
屈膝
(1) 跪下或跪倒
對穹廬以屈膝。——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屈膝下拜
(2) 比喻屈服
屈膝投降
(3) 膝蓋
悄悄去屈膝邊拔出刀來,三四刀搠死了。——《水滸傳》
公門
(1).古稱國君之外門為“公門”。《禮記·曲禮上》:“國君下齊牛,式宗廟,大夫士下公門,式路馬,乘路馬,必朝服。”《穀梁傳·莊公元年》:“秋,築王姬之館於外。築,禮也;於外,非禮也。築之為禮,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門出。”《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頃之,太子與 梁王 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於是 釋之 追止太子、 梁王 無得入殿門。遂劾不下公門不敬,奏之。”
(2).官署,衙門。《荀子·強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後娶》:“身沒之後,辭訟盈公門,謗辱彰道路。” 唐 張固 《幽閒鼓吹》:“ 張長史 釋褐為 蘇州 常熟 尉,上後旬日,有老父過狀,判去。不數日復至。乃怒而責曰:‘敢以閒事屢擾公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折獄》:“ * 之罪已定,但得全屍,此案即結;案後,速醮可也。汝少婦,勿復出入公門。” 郭沫若 《反正前後》七:“有過一位總督很喜歡他,他時常出入公門。”
狐媚
俗傳狐善魅人,固稱以媚態惑人為狐媚
蠅營
謂像蒼蠅一樣營營往來,到處飛逐。比喻為追求名利而到處鑽營。語本《詩·小雅·青蠅》:“營營青蠅。”《魏書·蕭寶夤傳》:“役萬慮以蠅營,開百方而羶逐。” 明 唐寅 《江南春·次倪元鎮韻》詞:“浮生聚散是浮萍,何須日夜苦蠅營。”《明史·周宗建傳》:“離間之漸將起於蠅營,讒搆之釁必生於長舌。”
一點
(1) 漢字的一種筆畫。常指書畫中的點畫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量
做一點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點,不及其餘
(4) 一小時
下午一點
恥心
亦作“恥心”。知恥之心。《列子·說符》:“使教明於上,化行於下,民有恥心,則何盜之為?”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而鄉里或無銖兩之租,身無選權,則不得 齊 夷 於士伍,容當作其恥心耳。雖然,猶無效。”
投紱
棄去印綬。謂辭官。 宋 蘇軾 《和致仕張郎中春節》:“投紱歸來萬事輕,消磨未盡祇風情。” 金 劉迎 《自解》詩:“投紱歸來歲月過,清閒殊勝吏分窠。” 清 姚鼐 《法源寺》詩:“欲偕投紱志,終日問 楞迦 。”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泥塗
亦作“ 泥塗 ”。亦作“ 泥途 ”。1.污泥;淤泥。《莊子·田子方》:“棄隸者,若棄泥塗,知身貴於隸也。” 宋 曾鞏 《序越州鑑湖圖》:“每歲農隙當僦人濬湖,積其泥塗,以為丘阜。”
(2).泥濘的道路。《六韜·勵軍》:“出隘塞,犯泥塗,將必先下步。” 唐 高適 《苦雨寄房四昆季》詩:“泥塗擁城郭,水潦盤丘墟。” 清 南潛 《聽雨》詩:“前宵松月疑塵夢,明日泥塗聽屐聲。” 應修人 《梅雨後第一回曉游的路上要荷、舜、彥們 * 》詩:“朝霞雖淡了曉星雖沉,露草瀼瀼的泥塗渾渾。”
(3).比喻卑下的地位。《左傳·襄公三十年》:“ 武 不才,任君之大事,以 晉國 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塗久矣, 武 之罪也。”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泥途斂翮,空自望丹霄。”《紅樓夢》第九十回:“同在泥塗多受苦,不知何日向清虛!” 郭沫若 《恢復集·我看見那資本 * 》:“但一回念到我的妻兒五口,我只好還是曳尾於泥塗。”
(4).污濁。亦指視為污濁;輕賤。 宋 范仲淹 《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天下孰加焉?” 宋 曾敏行 《獨醒雜誌》卷六:“自謂‘銀艾非吾事’,可見其泥塗軒冕之意。”
(5).比喻災難、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災難、困苦之中。 南朝 梁 何遜 《與建安王謝秀才箋》:“州民泥塗, 何遜 死罪。”《水滸後傳》第三八回:“凡人遭逢橫禍,便當申救,使出泥塗。” 郭孝成 《民國各團體之組織》第二節:“而公亦慨然欲以慈仁怛惻之懷,拯吾數百兆困離庶民於泥塗;而登之袵席。”
見“ 泥塗 ”。
塵溷
猶塵俗;污穢。 清 魏源 《古詩答陸彥若》之三:“龍子靳變化,塵溷思雲霄。” 清 沉德潛 《說詩晬語》卷下:“《谷音》一卷,係 宋 遺民詩,皆不落塵溷,清鏘可誦者。” 梁啓超 《南海康先生傳》:“凡居室不許在城市工場塵溷之地,使其有清淑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