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今春雨澤靳於北,實豐於南恆奏至。

仲春以前固頻沾,季春正值結麥穗。

下旬雨遍上下江,優渥恩膏蒙普被。

不惟益麥兼益禾,額慶南民沐天賜。

秋成尚遠戒滿言,去歲已豐屢綏冀。

一二寸近滋此間,一慰一愁意難置。

詩詞問答

問:《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寘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三十九

2. 今年上下兩江春雨頻沾極為優渥茲據書麟奏三月下旬正當二麥吐穗之時所有下江之江寧蘇州常州鎮江太倉通州上江之安慶太平塵州鳳陽潁州六安泗州滁州和州等各府州屬自三月二十至二十三四等日先後得雨三四五寸不等又上元江寧江浦沬水句容六合金壇江都甘泉泰州儀徵寶應山陽清河桃源銅山宿遷合肥鳳陽靈璧宿州滁州各州縣復於二十六七兩日得雨四五六寸至八寸不等二十九日鎮江句容一帶復得雷雨一陣旬日之內甘霖疊霈處處深透等語江南去歲稔收今又雨澤普沾屢豐可冀覽奏深為欣慰

參考注釋

春雨

(1).春天的雨。《莊子·外物》:“春雨日時,草木怒生。” 唐 方乾 《水墨松石》詩:“垂地寒雲吞大漠,過 江 春雨入全 吳 。” 明 劉基 《春雨》詩:“春雨和風細細來,園林取次發枯荄。”

(2).用以比喻恩澤。 明 無名氏 《鳴鳳記·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雲山兩處暌違。”

(3).曲名。 蘇曼殊 《本事詩》:“《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 浙江 潮。”自註:“《春雨》,曲名。”

仲春

春季中期,指陰曆二月

以前

指時間上某點、某個轉折或某個事件之前

今三世以前。——《戰國策·趙策》

神農以前。——《史記·貨殖列傳》

視三十年以前。——清· 洪亮吉《治平篇》

春正

正月。語出《春秋·桓公三年》:“春正月。” 漢 李尤 《平樂觀賦》:“四表交會,抱珍遠並,雜遝歸誼,集於春正。” 晉 張駿 《東門行》:“勾芒御春正,衡紀運玉瓊。” 徐念慈 《<小說林>緣起》:“《小説林》之成立,既二年有五月,同志議於春正發刊《小説林月刊社報》。”

麥穗

麥子的穗

下旬

每月二十一日到月底的日子

下江

長江下游地區

渥恩

深厚的恩澤。 漢 揚雄 《劇秦美新》:“臣 雄 經術淺薄,行能無異,數蒙渥恩,拔擢倫比,與群賢並,媿無以稱職。” 唐 錢起 《和李員外扈駕幸溫泉宮》:“遙羨 枚皋 扈仙蹕,偏承霄漢渥恩濃。” 明 李東陽 《再用韻自述》之一:“新地渥恩慙我負,詞林故事許人傳。”

不惟

(1).不僅;不但。《書·酒誥》:“罔敢湎於酒,不惟不敢,亦不暇。” 宋 范成大 《照田蠶行》:“不惟桑賤穀芄芄,仍更苧麻無節菜無蟲。” 馮德英 《苦菜花》第十二章:“過了一天又一天,到現在不惟沒等到,村里關於他們的風言風語倒漸漸聽不到了。”

(2).豈非。《三國志·魏志·王昶傳》:“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三 郤 為戮於 晉 , 王叔 負罪於 周 ,不惟矜善自伐好爭之咎乎!”

(3).不思慮。《書·酒誥》:“惟荒腆於酒,不惟自息乃逸。” 孔 傳:“不念自息。”《文選·王粲<贈文叔良>詩》:“視明聽聰,靡事不惟。” 李善 注引《字林》:“惟,思也。”

額慶

見“ 額手稱慶 ”。

天賜

(1).上天賜與。《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 ﹞過 衛 ……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 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水滸傳》第三三回:“今日天賜,幸得哥哥到此。”

(2).天子的賞賜。 唐 崔樞 《賜耆老布帛》詩:“布帛忻天賜,生涯作主恩。” 宋 梅堯臣 《送謝舍人奉使北朝》詩:“戎王拜天賜,虜帥伏名卿。”

秋成

(1).秋季成熟。 南朝 梁 王僧孺 《吏部郎表》:“寧為天覆地長,復與雨露相滋,秋成春發,必如暄寒無爽。”

(2).收穫;收成。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後移居霅溪館因題長句四韻》:“萬家相慶喜秋成,處處樓臺歌板聲。”《元史·李元禮傳》:“時當盛夏,禾稼方茂,百姓歲計,全仰秋成,扈從經過,千乘萬騎,不無蹂躪。”《醒世姻緣傳》第三一回:“這秋成的時候尚且如此,若到了冬春,這些飢民若不設法救濟,必定半個不存。”

(3).指秋季成熟的莊稼。 隋 李播 《周天大象賦》:“薦秋成於八穀,務春採於扶筐。”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復之 ( 胡復之 )有莊,與 馬士英 之莊鄰,田甚腴。 士英 令其子以三千金強買之……未幾國變,田仍歸 胡 ,官價半原值耳,田中秋成已熟, 馬氏 之工本也。”

尚遠

久遠。 漢 王充 《論衡·福虛》:“ 纏子 稱墨家右鬼神,是引 秦穆公 有明德,上帝賜之十九年。 董子 難以 堯 舜 不賜年, 桀 紂 不夭死。 堯 、 舜 、 桀 、 紂 猶為尚遠,且近難以 秦穆公 晉文公 。”

去歲

去年

一二

(1) 一兩個;少數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決。——清·方苞《獄中雜記》

(2) 一點點,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數;一兩個

邀請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談也。——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此間

此地

此間已有傳聞

詩詞推薦

  • 買油

    陸游宋代〕習氣年來掃未平,夢回猶喜讀書聲。冬裘不贖渾閒事,且為吾兒續短檠。
  • 讀史六首

    蘇轍宋代〕賈生料吳楚,竟斃大梁城。一身不自保,痛哭空傷生。
    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原文_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
  • 葉待制求先墳永慕亭詩

    蘇軾宋代〕靈區有異產,化國無潛珍。承平百年間,簪纓半齊民。建溪富奇偉,葉氏初隱淪。森然見喬木,其下維德人。佳哉
    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原文_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
  • 踏雲行

    馬鈺元代〕男女雖親,死生難躲。浮名浮利浮雲朵。萬緣一*恰如無,長生路上修仙果。玉戶頻開,金關緊鎖。靈珠裡面持經
  • 和沈仲律見寄韻

    祁順明代〕幾年朝市厭喧譁,此日山巔與水涯。自適也同林下鴳,寡聞真似井中蛙。三秋涼意輕紈素,五夜寒光見莫邪。閉戶
  • 翠微寺有感

    劉禹錫唐代〕吾王昔游幸,離宮雲際開。朱旗迎夏早,涼軒避暑來。湯餅賜都尉,寒冰頒上才。龍髯不可望,玉座生塵埃。
    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原文_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
  • 孟春時享太廟恭述

    乾隆清代〕卜祥惟穀日,脩礿考禋宗。太室冠裳肅,王春煙靄濃。格思聞謦欬,鏗若奏笙鍾。受福吾何敢,穹冥仰聖蹤。
  • 示門生馬侍郎胤孫

    裴皞唐代〕宦途最重是文衡,天與愚夫著盛名。三主禮闈年八十,門生門下見門生。
  • 鑒軒

    邵輶宋代〕池光開淨鏡,山影展修眉。石冷映碧色,煙輕生翠漪。乞湖思賀監,觀水詠宣尼。照坐心神瑩,徜徉殊復奇。
  • 送駕部俞員外良孺知江州

    宋祁宋代〕朝弁辭清曉,齋艎汎暮秋。官華飛雉省,地劇左魚州。湓水遙浮郭,天章近占樓。知君乘月夕,不淺是風流。
  • 無盡意軒作歌

    乾隆清代〕軒稱無盡意,無盡意堪味。壁學然後知不足,其不足即無盡義。又如蒞政與臨民,實鮮一勞永逸事。小之問景及閱
  • 宿諸暨大雄寺

    姚寬宋代〕解榻無凝塵,雲房愜幽素。清寒薄衾枕,微涼散庭戶。夢破流水聲,鉤簾卷山霧。時與靜者俱,為擬湯休句。
    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原文_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吳天章歸中條

    王士禎清代〕中條最深處,風物四時幽。水鶴穿雲下,林楓夾岸稠。人煙盤豆驛,村路玉溪流。臥起清暉里,蕭然何所求。
  • 水龍吟

    趙長卿宋代〕無情風掠芭蕉響,還是重門已閉。銀缸獨對,相思方切,教人怎睡。解嘆從前事,解嘆了、依前鱉氣。想他家那裡
  • 答章傳道二首

    強至宋代〕夫子詞源涌大江,相逢早覺片心降。日喔李白詩千首,夜獲虞卿璧一雙。屢發彩箋移曲幾,不知紅燭短幽窗。吟高
    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原文_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
  • 丘文定公輓詞

    樓鑰宋代〕同與隆興第,嘉禾見兩轓。瀛壖迂使節,蜀道送行軒。預草前須詔,驚傳易簀言。不堪鸞鏡舞,雙旐愴丘原。
  •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釋正覺宋代〕妙存象先,圓成自然。佛燈燄續,祖華芳聯。野況煙霞老,秋痕天水連。生無生性,住無住緣。隨分雪分齋一缽,
  • 對鏡

    陸游宋代〕鏡中衰顏失敷腴,綠鬢已作霜蓬枯,兩肩聳聳似山字,曳杖更有蠻童扶。自驚何以致此老,亟欲修敬問起居;徐徐
    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原文_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
  • 得請宣城府

    葉清臣宋代〕理劇慙心計,承顏念遠遊。時情自輕外,天幸復臨州。霜館殘梨曉,風淮水桂秋。官勤詩意減,先愧謝公樓。
  • 與自觀同醉因和對菊韻

    劉躍元代〕東籬移得兩三枝,坐對晴軒可共怡。瑞涌黃雲花爛熳,香生翠霧葉離披。奪袍爭羨留題蚤,連榻何妨醉臥遲。痛飲
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原文_總督書麟奏兩江雨澤情形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