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原文

草堂婉孌黏白壁,一脈香光證不遙。

更映林巒真積素,乍看氣韻若相招。

日烘已自露珠綴,風拂還疑冰片飄。

來住頻年缺題句,直留空處待今朝。

詩詞問答

問: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蕭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

2. 圖即張此堂中

參考注釋

草堂

草廬。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婉孌

(1) 年少美貌

婉孌的舞姿

(2) 眷戀

婉孌徘徊

(3) 深摯

恩情婉孌

一脈

亦作“一脈”。1.河流或山脈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無塵飯柏林寺分題得栢字》:“勿輕一脈微,去漲萬頃澤。”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 太行 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 許地山 《換巢鸞鳳》:“ 和鸞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邊,屋後一脈流水,四圍都是竹林。”

(2).猶言一線,一縷。多用於連貫相承的事物。 元 張養浩 《秋日梨花》詩:“只知秋色千林老,爭信陽和一脈存。”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不知 孔子 教澤之遠,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萬萬世之同守斯文一脈者。” 清 萬玉卿 《瀟湘怨·撰誄》:“到今日呵,知他一脈情腸,兩下各千迴百折。”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嚴時亦嘗恢復殺頭,雖延國粹於一脈乎,而亦不可謂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親族、師弟、詩文等前後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驚奇》卷三:“﹝ 娃娘 ﹞亦且認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脈,甜言軟語,更不羞澀。”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南門六家, 竹橫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雖遠,亦是一脈。” 清 阮元 《書梁昭明太子文選序後》:“是《四書》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為一脈,為文之正統也。”

(4).中醫指一種脈象。《素問·陰陽別論》“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唐 王冰 註:“五陽謂五臟之陽氣也。五臟應時,各形一脈,一脈之內,包總五臟之陽,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陽也。”

林巒

(1).樹林與峰巒。泛指山林。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 唐 王昌齡 《山行入涇州》詩:“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 宋 朱熹 《休庵》詩:“別嶺有精廬,林巒亦幽絶。” 明 皇甫沖 《維摩寺雨坐》詩:“林巒忽不見,但聞山澗響。” 清 汪懋麟 《送勞書升之任黔中》詩:“風景憐殊俗,林巒想故關。”

(2).指隱居的地方。 唐 李白 《贈參寥子》詩:“長揖不受官,拂衣歸林巒。”

積素

(1).積雪。《文選·謝惠連<雪賦>》:“積素未虧,白日朝鮮。” 李周翰 註:“言積雪未銷,白日鮮明。”《文選·西陵遇風獻康樂詩》:“浮氛晦崖巘,積素惑原疇。” 呂向 註:“積素,謂雪也……積雪之色亂於原野。” 唐 王維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詩:“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 元 袁桷 《秋雪》詩:“羣陰孤陽僨,積素五采腴。”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賦》:“何小池之明潔,恍積素之瓊田。” 清 查慎行 《雪後與聲山紫滄同直暢春園》詩之一:“晨曦照積素,萬木中含煙。”

(2).猶故舊。《文選·謝靈運<拜陵廟作詩>》:“勑躬慙積素,復與昌運並。” 張銑 註:“素,故……慙 高祖 積故之恩,不易志節。” 宋 曾鞏 《答范資政書》:“古之人以王公之勢而下貧賤之士者,蓋惟其常;而今之布衣之交,及其窮達,毫髮之殊,然相棄者有之,則士之愚且賤,無積素心義,而為當世有大賢德、大名位君子先之以禮。”參見“ 積素累舊 ”。

乍看

初一看

他的來信,乍看是東拉西扯的閒聊,但實質上談的是扎紮實實的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

氣韻

文學或藝術上獨特的風格;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

以氣韻勝。——蔡元培《圖畫》

相招

邀請。 唐 岑參 《雪後與群公過慈恩寺》詩:“乘興忽相招,僧房暮與朝。”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轉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

珠綴

(1).連綴珍珠為飾的什物。 南朝 梁簡文帝 《東飛伯勞歌》之二:“網戶珠綴曲瓊鉤,芳茵翠被香氣流。” 唐 李華 《詠史》之十一:“泥沾珠綴履,雨濕翠毛簪。”

(2).比喻歌聲圓潤悠揚。 宋 晏殊 《點絳唇》詞:“畫堂筵啟,一曲呈珠綴。”

冰片

指龍腦

頻年

連續幾年

頻年災旱

題句

(1).謂就一事一物或一文一圖寫上一句(或幾句)話以表示自己想法。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訪僧 紅葉寺 ,題句 白雲房 。”

(2).指題寫的字句。 宋 委心子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讖兆門下·遐周阿環》引《青瑣》:“ 李遐周 有道術, 天寶 中作題句以兆 祿山 之亂,曰:‘ 燕 市人皆去, 函關 馬不歸;若逢山下鬼,環上記羅衣。’”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死魂靈百圖>小引》:“移譯序文和每圖的題句的,也是 孟十還 君的勞作;題句大概依照譯本,但有數處不同,現在也不改從一律;最末一圖的題句,不見於第一部中。” 魯迅 《書信集·致孟十還》:“倘有,乞借給我一用,照出後即奉還,如能將圖下的題句譯示,尤感。”

留空

書寫物或印刷品的詞間或行間空白

處待

處置,對待。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詔書二》:“且娘娘或身有喜事者,必須開恩免其服事……如此處待,方為合體。” 鄒魯 《中國同盟會》:“分別處待官吏:凡軍到即降之官吏,保護其身家,願留營者,量才器使,願還鄉者,厚給資斧,護送歸家。”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詩詞推薦

  • 涿郡覽古·其四

    乾隆清代〕赤符一脈乃三分,羽葆樓桑自昔聞。相傍桓侯故井在,當時際會想風雲。
  • 理事

    乾隆清代〕宮庭曰御門,園林曰理事。無日弗疇咨,愛禮存羊意。黃閣承絲綸,綠簽引郎吏。何務不宜慎,況此敕幾際。宿雨
  • 懶牛

    釋惟一宋代〕鼻繩拽脫了無拘,慵有餘兮頑有餘。芳草滿前渾不雇,眠雲臥月只如如。
    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原文_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東湖感事二首

    李石宋代〕桃李洲中別一春,雪山肯為障紅塵。鬼神半夜應憐我,魑魅今朝不喜人。煙雨晦明窗外眼,風霜來去樹邊身。細思
    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原文_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閒師歸江南

    張籍唐代〕遍住江南寺,隨緣到上京。多生修律業,外學得詩名。講殿偏追入,齋家別請行。青楓鄉路遠,幾日盡歸程。
    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原文_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歌樓感事

    汪元量宋代〕昔年同輦載花仙,此日登樓籍妓員。恩賜舞衣香未歇,御書歌扇墨猶鮮。碧雲翼翼金釵滑,紅雪翩翩玉佩圓。卻把
    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原文_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史上何進

    陳普宋代〕龍驤虎步反狐疑,解事陳琳卻似痴。滅火不關千里草,漢家社稷付屠兒。
    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原文_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讀秦紀

    陳恭尹清代〕謗聲易弭怨難除,秦法雖嚴亦甚疏。夜半橋邊哼孺子,人間猶有未燒書。
    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原文_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壽劉監丞

    吳勢卿宋代〕佩玉徐行勝急馳,悠然滋味獨深知。地當韓愈分符處,人羨買臣懷綬時。已出六奇陪授鉞,更藏一著要觀棋。經綸
    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原文_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葉少保輓詞六首

    韓元吉宋代〕憶罷儀曹試,登門語更親。故懷如昨日,一醉賞余春。佳句鋒沾墨,遺編竟掩塵。煙雲變朝暮,感慨獨傷神。
    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原文_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四十一首

    釋普寧宋代〕解開布袋頭,縱橫得自由。其住也無拘無束,其去也南州北州。放牧溈山水牯牛,不風流處也風流。
  • 送胡仲衡

    裘萬頃宋代〕憶昔樵江一見君,喜君吃吃善談文。別來歲月今如許,書里工夫想得勤。近世起家多白屋,幾人馳志在青雲。穡齋
  • 空谷

    釋可湘宋代〕者畔才呼那畔應,萬千樵子逐虛聲。探尋直是無蹤跡,只見青山青又青。
    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原文_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李誠之待制輓詞二首

    蘇轍宋代〕濟南風物在西湖,湖上逢公初下車。談笑樽前伏齊虜,旌旗門外聽除書。一封未奏先焚草,三黜歸來便種蔬。淚落
  • 羅椅宋代〕華裾客子袖文過。jm全宋詩卷三二九一
    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原文_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挽新市張監酒三首

    黃榦宋代〕捧檄來新市,逢人說舊官。臘殘千醆熟,春到萬家歡。不見文移急,惟聞酒禁寬。摩挲石樑柱,挽仰嘆才難。
  • 定身岩贊

    釋德洪宋代〕淮山深處,容我卓錫。樹下經行,岩間宴寂。六十餘年,脅不至席。天子三詔,掉頭不應。知不可致,南向加敬。
  • 登四面雲山亭子

    乾隆清代〕中峰迥出群,一笠與平分。四面雲山態,八音天籟聞。山齋俯創得,大塊有真文。亦欲無言去,其如伺懋勤。
  • 乙酉歲暮有感三絕

    洪咨夔宋代〕樽酒團欒里社情,眼中忽不見公榮。祗應天體如雞子,地下人間共月明。
  • 孤憤吟十三首

    高斯得宋代〕掃除學法啗諸生,精銳銷磨直可坑。乞斬三奸亦人爾,汝曹何忍負齋黌。
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原文_題董邦達林巒積素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