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李伯實五首(錄三首)·其一

作者:胡杕 朝代:元代

原文

情通萬里親,遠別恐遼絕。

徘徊言笑間,眷愛終糾結。

以鏡投月中,相照亦何切。

上下雲與塵,輝光豈淪滅。

詩詞問答

問:《送別李伯實五首(錄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胡杕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屑韻 出處:御選元詩卷十九

2. 錄三首

參考注釋

情通

通情。指搞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後漢書·呂布傳》:“ 卓 又使 布 守中閤,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遠別

離別到很遠的地方去。 漢 蘇武 《詩》之二:“黃鵠一遠別,千里顧徘徊。” 唐 杜甫 《遠懷舍弟穎觀等》詩:“積年仍遠別,多難不安居。”《醒世姻緣傳》第七五回:“最是傷情將遠別,一篇咒駡送行詩。”

遼絕

(1).遙遠。 南朝 梁 柳惲 《贈吳均》詩之二:“關候曰遼絶,如何附行旅。” 宋 蔡襄 《荔枝譜》:“﹝荔枝﹞其於果品卓然第一,然性畏高寒,不堪移植,而又道里遼絶,曾不得班於盧橘江橙之右。” 元 劉敏中 《丞相順德忠獻王碑》:“王謂 山嶠 小夷,去中國遼絶。”

(2).相去甚遠,懸殊。《南史·謝晦傳》:“ 安仁 、 士衡 才為一時之冠,方之 公閭 ,本自遼絶。”《新唐書·劉洎傳》:“帝王之與臣庶,聖哲之與庸愚,等級遼絶,勢不倫擬。”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三:“豈酒有美惡,價不同歟?抑何其遼絶邪!”

(3).遠隔。《朱子語類》卷一三四:“古時君臣都易得相親,天下有天下之君臣,一國有一國之君臣,自 秦 漢 以來,便都遼絶。”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夢繞親闈,愁深旅邸,那堪音信遼絶。” 明 馮夢龍 《新灌園·計匿王嗣》:“ 法章 自到 莒州 ,朝中音問遼絶。”

(4).久遠。 晉 王嘉 《拾遺記·殷湯》:“至 師延 精述陰陽,曉明象緯,莫測其為人。世載遼絶,而或出或隱。”

(5).高遠貌。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 比干 之以仁義兮,緬遼絶以不羣。”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言笑

說笑

不苟言笑(不隨便說笑,形容人態度莊重)

眷愛

關懷喜愛

孩子們需要父母的眷愛

糾結

(1) 使陷入困惑或混亂狀態

連字母,即兩個或更多的字母糾結在一起而失去了原形的組合

(2) 可指難於解開或理清的纏結

月中

每月的中間幾天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踰歲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上下

(1) 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輝光

(1) 輝光放電管中,由於電極間產生稀薄氣體放電現象而在陰極附近產生的光

(2) 光輝華采

淪滅

消亡;沉沒

標籤:送別詩,贈別詩

詩詞推薦

送別李伯實五首(錄三首)·其一原文_送別李伯實五首(錄三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