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詞四首·其三原文
勁翮凝霜畫不成,馬前多是內官擎。
鷹坊下直人爭問,誰貢河東白海青。
詩詞問答
問:宮詞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誰?答:周憲王
問:宮詞四首·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宮詞四首·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詞韻第十一部
參考注釋
勁翮
(1).矯健的翅膀。 漢 劉楨 《鬥雞》詩:“長翹驚風起,勁翮正敷張。”
(2).借指猛禽。《文選·張協<七命>》:“剪剛豪,落勁翮。” 張銑 註:“剛豪,獸也;勁翮,鳥也。”
(3).喻勇力。 唐 杜甫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司空出東夷,童稚刷勁翮。” 仇兆鰲 註:“勁翮,比其勇力。”
凝霜
(1).濃霜。《楚辭·九章·悲迴風》:“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漢 揚雄 《反離騷》:“遭夏季之凝霜兮,慶夭顇而喪榮。” 晉 盧諶 《時興》詩:“凝霜霑蔓草,悲風振林薄。” 唐 韓偓 《夜船》詩:“野雲低 * 蒼蒼,平波揮目如凝霜。”
(2).凝結成霜。 南朝 齊 謝朓 《校獵曲》:“凝霜冬十月,殺盛涼飇開。”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六:“回憶小陽春時幾微流轉些將近暖谷的和風,偶爾沾惠些尚未凝霜的甘露,雖則悽慘依然,預覺‘嚴冬之惡神’狂暴,卻還有餘力作最後的奮鬥。”
(3).古代 績溪 所產一種優質箋紙名。 元 鮮于樞 《紙箋譜》:“ 歙 績溪 界有地名 龍鬚 ,出嘉紙,有墨光、白滑、冰翼、凝霜之目。”
不成
——作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常與“難道”、“莫非”等詞相呼應
老五不在這兒,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
馬前
(1).馬的前面。《禮記·曲禮上》:“僕執策立於馬前。”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2).戲曲術語。同“ 馬後 ”相對。舊指演員通過減少唱詞、念白和加快演唱速度以壓縮演出時間。 汪曾祺 《雲致秋行狀》:“他好說話,後台囑咐‘馬前’,他就可以掐掉幾句;‘馬後’,他能在台上多繃一會。”
內官
(1).指國君左右的親近臣僚。《左傳·宣公十二年》:“內官序當其夜,以待不虞,不可謂無備。” 杜預 註:“內官,近官。” 孔穎達 疏:“其內官親近王者,為次序以當其夜,若今宿直遞持更也。”
(2).宮中的女官屬。《左傳·昭公三年》:“不腆先君之適,以備內官。”《國語·周語中》:“內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九品。” 韋昭 註:“九御,九嬪也。”
(3).宦官,太監。《史記·李斯列傳》:“ 高 固內官之廝役也,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 秦 宮。” 唐 李德裕 《長安秋夜》詩:“內官傳詔問戎機,載筆金鑾夜始歸。” 清 尤侗 《王先生》詩:“不見 高皇 豎鐵牌,內官不許乾朝政。”
(4).內朝官,對“外朝官”而言。《隋書·百官志下》:“諸省及左右衛、武候、領左右監門府為內官,自餘為外官。”
(5).指在朝廷任職的官員,對地方官而言。《舊唐書·韋嗣立傳》:“竊見朝廷物議,莫不重內官,輕外職,每除授牧伯,皆再三披訴。”
鷹坊
古代宮廷飼養獵鷹的官署。《新唐書·百官志二》:“閒廄使押五坊,以供時狩:一曰鵰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鷹坊,五曰狗坊。”《資治通鑑·後唐明宗天成元年》:“鷹坊人 善友 扶帝自門樓下,至 絳霄殿 廡下。” 胡三省 註:“鷹坊, 唐 時五坊之一也。” 明 無名氏 《北平考》卷四:“《武宗紀》: 至大 元年二月癸巳,立鷹坊為仁虞院。《仁宗紀》: 至大 四年二月,罷仁虞院,改置鷹坊。” 清 揆敘 《鷹坊歌》:“地偏寂寞少人住,但作甌脫供鷹坊。”
下直
在宮中當直結束;下班。《宋書·殷淳傳》:“ 淳 居黃門為清切,下直應留下省,以父老,特聽還家。” 五代 李中 《獻中書張舍人》詩:“下直無他事,閒游恣逸情。” 宋 黃庭堅 《和答子瞻》詩:“玉堂下直長廊靜,為君滿意説江湖。” 清 吳偉業 《仿唐人本事詩》之四:“新來夫婿奏兼官,下直更衣禮數寬。”
東白
(1).指 東白源 ,七十二福地之一。地在今 江西省 奉新縣 境。傳說中的仙境。 前蜀 貫休 《酬周相公見贈》詩:“境陟名山烹錦水,睡忘 東白 洞平茶。”參見“ 七十二福地 ”。參閱《洞天福地記》。
(2).指 浙江省 東陽縣 東白山 。亦以代指 東陽縣 。 宋 樓鑰 《送從弟叔韶尉東陽》詩:“況將尉 東白 ,士友尚歆艷。”
海青
(1).見“ 海東青 ”。
(2).方言。大袖長袍。 明 鄭明選 《秕言》:“ 吳 中方言稱衣之廣袖者謂之海青。按 李白 詩云:‘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蓋海東俊鶻名海東青, 白 言翩翩廣袖之舞如海東青也。” 明 湯顯祖 《牡丹亭·仆偵》:“俺如今有了命,把 柳相公 送俺這件黑海青穿擺將起來。”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我的第一個師父》:“精光的頭皮,簇新的海青,真是風頭十足。”
(3).青布。《 * 詞話》第六回:“婆子道:‘我不是賴精,大官人少不得賠我一疋大海青。’”
(4). 元 代驛站名。寓奮速之意。《元史·世祖紀二》:“敕 燕京 至 濟南 ,置海青驛凡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