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定國侄原文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
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
兩雛賴教植,余亦借箴規。
茲余復行役,相別出江湄。
江湄深且浩,不及中所私。
予游雲已倦,汝策未逢時。
日月不待人,行路苦逶迤。
鴳飛搶榆枋,鴻羽漸雲逵。
黽勉事功名,莫使嘆衰遲。
詩詞問答
問:留別定國侄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留別定國侄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支韻
參考注釋
從子
侄子
後還朝,求太監後,得二從子。——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吾家
(1).我家。《史記·外戚世家》:“主與左右議 長安 中列侯可為夫者,皆言大將軍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騎從我出入耳,奈何用為夫乎?’” 唐 杜甫 《宗武生日》詩:“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2).猶我。 唐 寒山 《詩》之四:“吾家好隱淪,居處絶囂塵。踐草成三徑,瞻雲作四鄰。”
(3).我的同宗。 魯迅 《華蓋集·咬文嚼字一》:“假使他談到Gorky,大概是稱他‘吾家rky’的了。”註:“‘吾家rky’即吾家爾基。舊時常稱同宗的人為‘吾家某某’,有些人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連同姓也都稱‘吾家某某’。”
氣骨
(1) 道德品格
(2) 堅定和決斷的性格;氣概;骨氣
高奇
高超傑出。 漢 王充 《論衡·累害》:“貞良見妬,高奇見噪。”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 袁陽源 才氣高奇。”《宋史·王安石傳》:“ 安石 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説。” 清 梅曾亮 《<桑弢甫先生集>序》:“先生以孝義奇偉之性,發為詩文,高奇清曠,有自得之趣。”
少小
年幼;年青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鉛槧
(1).古人書寫文字的工具。鉛,鉛粉筆;槧,木板片。語出《西京雜記》卷三:“ 掦子云 好事,常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絶域四方之語。” 隋 江總 《皇太子太學講碑》:“外史所掌,廣內所司,靡不飾以鉛槧,雕以緗素,此文教之修也。” 明 汪廷訥 《廣陵月》第一出:“因此遠拋鉛槧,專習韜鈐。” 清 王韜 《<法越交兵紀>序》:“ 嘯雲 遂日操鉛槧,記事陳詞。”
(2).指寫作,校勘。 唐 韓愈 《送無本師歸范陽》詩:“老懶無鬭心,久不事鉛槧。” 宋 陸游 《即事》詩:“所慚貪坐睡,鉛槧少新功。” 明 徐復祚 《紅梨記·路敘》:“ 漢 將日徵兵,有誰人問及鉛槧經生。” 郁達夫 《寄曼陀長兄》詩:“三年鉛槧貂裘敝,一服參苓痼疾深。”
(3).指文章,典籍。 唐 盧照鄰 《秋霖賦》:“別有東國儒生,西都才子,屋滿鉛槧,家虛儋石。” 宋 葉適 《次韻韓仲止》:“常日錐刀希 楚 富,千年鉛槧諱 丘 窮。” 清 曹寅 《送程吉士》詩:“自我離羣久廢學,嬾從鉛槧搜糟粕。”
古道
(1) 傳統的正道。今通稱不趨附流俗,守正不阿為古道
夫重懷古道,枕籍詩書,危不能安,亂不能治,郵里逐雞難,亦無黨也。——漢· 桓寬《鹽鐵論·殊路》
(2) 古樸
古道熱腸
忠厚古道
(3) 古舊的路徑
踏上石子鋪的古道
樂遊原上清秋節, 鹹陽古道音塵絕。—— 唐· 李白《憶秦娥》
相與
副詞。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可譯為“共同”
舍人相與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
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因相與言。——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休沐
休息洗沐,猶休假。《漢書·霍光傳》:“ 光 時休沐出, 桀 輒入,代 光 決事。”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寶光寺》:“京邑士子,至於良辰美日,休沐告歸,徵友命朋,來游此寺。”《初學記》卷二十:“休假亦曰休沐。《漢律》:‘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 宋 范成大 《次韻韓無咎右司上巳泛湖》:“休沐辰良不待晴,徑稱閒客此閒行。” 鄭觀應 《議院》:“惟禮拜日得告休沐,餘日悉開院議事。” 郁達夫 《偕吳秋山游鼓山》詩:“休沐同登屴崱峰,扶搖直上乘摶風。”
竹林
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追隨
(1)
(2) 仿效前人的事跡
(3) 跟隨
經常追隨著他的記者們
箴規
勸戒規諫。 漢 王符 《潛夫論·明闇》:“過在於不納卿士之箴規,不受民氓之謡言。”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圖象古昔,以當箴規。” 晉 陶潛 《詠三良》:“箴規嚮已從,計議初無虧。”《紅樓夢》第一一三回:“ 寶釵 初時不知何故,也用話箴規。” 魯迅 《花邊文學·玩笑只當它玩笑(上)》:“如果嘲笑 歐 化式白話的人,除嘲笑之外,再去試一試紹介外國的精密的論著,又不隨意改變,刪削,我想,他一定還能給我們更好的箴規。”
行役
(1).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詩·魏風·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周禮·地官·州長》:“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 賈公彥 疏:“行謂巡狩,役謂役作。”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今也。” 唐 戴叔倫 《將巡郴永途中作》詩:“行役留三 楚 ,思歸又一春。”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計之,二十歲而入伍,五十歲而出伍,始終三十年,止歷七踐更耳。”
(2).泛稱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惲 《搗衣詩》:“行役滯風波,遊人淹不歸。”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跡。”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三:“天下名山福地,類因行役窮日力,且為姑俟回程來觀之語所誤,竟失一往,貽終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憂庵記》:“余好游,時時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憂庵也。” 郁達夫 《星洲既陷厄蘇島困孤舟中賦此見志》詩:“傷亂倦行役,西來又一關。”
相別
謂彼此分別。 宋 蘇軾 《和子由宿逍遙堂》序:“﹝余﹞以為今者宦遊相別之日淺,而異時退休相從之日長。”《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 龐老人 ﹞請眾老人吃些酒食,各人相別。”
鬧彆扭。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拒婚》:“他勢壓朝班,威傾京國,你卻與他相別;只怕他轉日迴天,那時須有個決裂。” 錢南揚 校註:“別,即鬧彆扭之意。”
江湄
江岸。 漢 劉向 《列仙傳·江妃贊》:“靈妃艷逸,時見江湄。” 宋 楊萬里 《衢州近城果園》詩:“未到 衢州 五里時,果林一望蔽江湄。” 清 方文 《送王幼公之毘陵》詩:“商颷振林簿,脫葉盈江湄。” 沉尹默 《臨江仙》詞:“嶺雲如有接,荏苒過江湄。”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
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後悔不及
(3)
夠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游雲
浮雲。 晉 成公綏 《嘯賦》:“飄遊雲於泰清,集長風乎萬里。”《花城》1981年第5期:“這時,歌聲卻漸漸地弱了下去,像一絲游雲,在浩渺的夜空中盤旋、繚繞。”《花城》1981年第6期:“幾朵夢幻一樣飄忽的游雲,沉思著走向遙遠的天地之郊。”
浮動的雲。 晉 成公綏 《嘯賦》:“飄遊雲於泰清,集長風乎萬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時人目 王右軍 飄如游雲,矯若驚龍。” 清 嚴啟煜 《留別吳門諸子》詩之一:“游雲變滅元無定,盤谷寬閒實見招。”
逢時
謂遇上好時運。 唐 權德輿 《奉和張僕射朝天行》:“逢時自是山出雲,獻可還同石投水。” 明 唐順之 《丹陽別王道思》詩之三:“書生多落魄,羨子最逢時。”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待人
對別人的態度
他待人都很好
行路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骨肉為行路。——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逶迤
蜿蜒曲折;拐來拐去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文選·劉峻·廣絕交論》
逶迤退食。——《後漢書·楊秉傳》
五嶺逶迤騰細浪。——毛 * 《長征》
搶榆
語本《莊子·逍遙遊》:“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後以“搶榆”借指僅能短程飛掠的小鳥。亦以喻胸無大志或胸無大志者。 南朝 梁 何遜 《窮鳥賦》:“時復搶榆決至,觸案窮歸。” 唐 儲光羲 《哥舒大夫頌德》詩:“顧我搶榆者,莫能翔青冥。” 宋 陸游 《龍鍾》詩:“搶榆敢羨垂天翼,倚市從嗤刺繡文。”
鴻羽
(1).鴻雁的羽毛。比喻輕微之物。 晉 葛洪 《抱朴子·嘉遯》:“抑輕則鴻羽沉於弱水,抗重則玉石漂於飛波。” 明 沉鯨 《雙珠記·並拜榮升》:“可憐視死輕鴻羽,銜寃九地難追。”參見“ 鴻毛 ”。
(2).借指鴻雁。以其善高飛,故比喻騰達的仕途。 唐 錢起 《送李四擢第歸覲省》詩:“鴻羽不低飛,龍津徒自險。” 王闓運 《<桂陽州志>序》:“進實鴻羽,退亦龍蟠。”
(3).《漢書·蘇武傳》載有鴻雁傳書之事,故比喻信使。 宋 呂誨 《和邵堯夫見寄時知鄧州》:“冥冥鴻羽在雲天,邈阻風音已十年。” 宋 盧祖皋 《倦尋芳》詞:“鴻羽難憑芳信短, 長安 猶近歸期遠。”
雲逵
(1).比喻仕宦之途。 唐 顧雲 《題致仕武賓客嵩山舊隱詩序》:“故能振清風於戚里,飛逸駕於雲逵。” 宋 范仲淹 《祭陝府王待制文》:“凡有志於時者,皆望公於雲逵。” 明 文徵明 《贈王直夫》詩:“盛世豈容駒在谷,雲逵行見羽為儀。” 清 方文 《送王幼公之毘陵》詩:“爾獨奮六翮,高舉翔雲逵。”
(2).喻距離遙遠。 明 何景明 《寄李郎中》詩:“萬里艱難歸故土,兩鄉迢遞限雲逵。”
黽勉
(1) 勉力;努力
黽勉同心。——《詩·邶風·谷風》
伏乞黽勉,並候捷音。——清· 黃世仲《洪秀全演義》
(2) 另見 měng
功名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事事關心》
衰遲
衰年遲暮。謂年老。 唐 鄭谷 《中年》詩:“衰遲自喜添詩學,更把前題改數聯。” 宋 陸游 《排悶》詩:“貧悴只如行卷日,衰遲忽過掛冠年。”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有司分考》:“前此就教者,類皆年力衰遲,今則多少壯矣。” 胡蘊 《雜詩》之五:“衰遲儘有未消福,浪説無錢又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