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蘇仲芳

作者:何其偉 朝代:明代

寄蘇仲芳原文

昔從碧社結青蓮,屈指分攜幾換年。

當日弟兄齊競爽,朅來萍梗隔風煙。

停雲珠浦春裁賦,步月津亭夜不眠。

五嶽胸中知不減,期君長嘯白雲天。

詩詞問答

問:寄蘇仲芳的作者是誰?答:何其偉
問:寄蘇仲芳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寄蘇仲芳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青蓮

(1).青色蓮花。瓣長而廣,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 胡之驥 註:“ 觀音大士 生於王宮,坐青蓮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叉始羅國》:“掬除灑掃,塗香散花,更採青蓮,重布其地,惡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蓮同馥。”

(2).指像青蓮一樣的顏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紫紺之堂臨水,青蓮之臺帶風。”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序》:“從容滿月,照耀青蓮。” 倪璠 註:“《維摩經》曰:‘目浄修廣如青蓮。’” 宋 蘇轍 《魏佛狸歌》:“青蓮湛然俛下視,擊鉦卷斾抽行營。”《古尊宿語錄》卷十一:“上堂云:青蓮視瞬已多繁, 迦葉 微微笑自謾。”

(4).佛教以為蓮花清淨無染。故常用以指稱和佛教有關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劉長卿 《戲贈乾越尼子歌》:“亭亭獨立青蓮下,忍草禪枝繞精舍。”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朱門收畫戟,紺宇出青蓮。”自註:“ 荊公 宅已為寺。” 明 高啟 《題黃鶴仙人畫》詩:“緑桂騷人宅,青蓮釋 * 。”(2)指佛經。 唐 劉禹錫 《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詩:“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妙霓》:“以是口誦青蓮,虔皈摩朅;手裁紫鳳,巧邁因祗。”(3)猶淨土。佛家所謂極樂世界。 唐太宗 《為戰陣處立寺詔》:“望法鼓所振,變炎火於青蓮;清梵所聞,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馬青蓮舊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蓮。’”

(5).指 九華山 。 九華山 在 安徽省 青陽縣 南二十里,舊名 九子山 。九峰猶如蓮花削成,故稱 九華山 。 唐 曹唐 《望九華寄池陽杜員外》詩:“差差玉劍寒鋩利,褭褭青蓮翠葉重。” 明 周湞 《舟中望九華山》詩:“刻削冠青蓮,雕鏤矗丹筍。” 清 吳瞻泰 《自題蓮花峰頂試泉圖》詩:“萬仞青蓮上,梯云為試泉。”

(6).見“ 青蓮居士 ”。

指分

(1).指點安排。《二刻拍案驚奇》卷十:“紥成火囤落了他們圈套,這人家不經折的,只依我指分,方免禍患。”

(2). 清 制,內外官員分發,由吏部抽籤而定。自捐納行,候補官可出錢自請分發到某省某衙門,稱為指分。

當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當日來回

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親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間的稱呼

競爽

(1).精明強幹。《左傳·昭公三年》:“ 齊 公孫灶 卒。 司馬灶 見 晏子 曰:‘又喪 子雅 矣。’ 晏子 曰:‘惜也, 子旗 不免,殆哉! 姜 族弱矣,而 嬀 將始昌。二 惠 競爽,猶可,又弱一個焉, 姜 其危哉!’” 林堯叟 註:“ 子雅 、 子尾 皆 齊惠公 之孫。競,彊也;爽,明也。言 子雅 、 子尾 二 惠 彊明,猶可以為國。” 清 錢謙益 《嘉定金氏壽宴序》:“室有晤言之婦;家有競爽之子。”

(2).媲美;爭勝。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雖 張 曹 爭論於 漢 朝, 荀 摯 競爽於 晉 世,無以仰模淵旨,取則後昆。”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金星與婺女爭華,麝月共 嫦娥 競爽。” 明 方孝孺 《又上蜀府啟》:“而 松筠 題 清白軒 詩及 芝蘭公 題 溫泉 之作,皆佳麗有奇氣,可謂競爽也。” 清 錢謙益 《<歷朝應制詩>序》:“ 延陵 兩 吳 君以弘文碩學,競爽詞林。”

朅來

(1).猶言去。《後漢書·張衡傳》:“回志朅來從玄諆,獲我所求夫何思!” 李賢 註:“朅,去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朅來游 嵩 峯,羽客何雙雙。” 唐 李涉 《春山三朅來》詩之一:“釣魚朅來春日暖,沿溪不厭舟行緩。” 宋 蘇軾 《朱壽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求之五十年得之蜀中》詩:“ 長陵 朅來見大姊, 仲孺 豈意逢將軍?” 清 顧炎武 《張隱君元明於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詩:“朅來未得從 黃石 ,老至先思伴 赤松 。”

(2).猶言來。歸來;來到。《文選·陸機<吊魏武帝文>》:“詠歸塗以反旆,登 崤 澠 而朅來。” 呂延濟 註:“朅來,言歸去來也。” 唐 張九齡 《歲初登高安南樓言懷》詩:“朅來 彭蠡 澤,載經 敷淺原 。” 宋 辛棄疾 《念奴嬌·戲贈善作墨梅者》詞:“疑是花神,朅來人世,占得佳名久。” 清 汪士鋐 《陳滄洲太守出瘞鶴銘於江中以拓本見示作歌記之》:“朅來江邊問遺碣,太息墨寶存空亭。”

(3).猶言爾來或爾時以來。 南朝 梁 何遜 《行經孫氏陵》詩:“朅來已永久,年代曖微微。” 唐 柳宗元 《韋道安》詩:“朅來事儒術,十載所能逞。” 宋 蘇軾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朅來東遊慕人爵,棄去舊學從兒嬉。” 清 嵇曾筠 《五台山》詩:“朅來幸得公務閒,閒情暫寄水石間。” 梁啓超 《愛國歌》之三:“君不見朅來 歐 北天驕驟進化,寧谷久扃吾文明。”

(4).助詞。 晉 張協 《雜詩》之六:“朅來戒不虞,挺轡越飛岑。”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三十:“朅來豪遊子,勢利禍之門。” 宋 蘇軾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朅來 震澤 都如夢,只有 苕溪 可倚樓。”

(5).何來。朅,通“ 曷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回車朅來兮,絶道 不周 ,會食 幽都 。”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行》:“高節難久淹,朅來空復辭。” 宋 陳與義 《衡山道中》詩之三:“朅來巖谷游,卻在浮雲外?”

(6).何不來。朅,通“ 盍 ”。 唐 李商隱 《井泥》詩:“我欲秉鈞者,朅來與我偕?” 宋 樂雷發 《烏烏歌》:“朅來相就飲斗酒,聽我仰天歌烏烏!”

萍梗

比喻行蹤如浮萍斷梗一樣,漂泊不定

風煙

風塵、煙霧;雲氣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吳均《與朱元思書》

停雲

(1).停止不動的雲。 晉 陶潛 《停雲》詩:“靄靄停雲,濛濛時雨。”因其自序稱“停雲,思親友也”故後世多用作思親友之意。 明 顧大典 《青衫記·夢得刺江》:“乍離省闥,能無戀闕之心;遠別朋儕,未免停雲之想。” 清 趙翼 《李雨村觀察輓詩》:“八錶停雲空目極,更從何處寄相思。” 郁達夫 《贈女學生李輝群》詩:“ 春申江 上賦停雲, 黃鶴樓 頭始識君。”

(2).使行雲停止不動。喻歌聲之高亢優美。本《列子·湯問》 薛譚 學謳於 秦青 事。 明 陳所聞 《雙調新水令·齊王孫孟闇仲闇壽予西湖》套曲:“羨的是 坡仙 載月游,喜的是 蘇小 停雲唱。” 明 夏完淳 《端午賦》:“ 吳 姬抗腕而御橈, 越 女停雲而振響。”

步月

(1).謂月下散步。《南史·王藻傳》:“至於夜步月而弄琴,晝拱袂而披卷,一生之內,與此長乖。” 唐 杜甫 《恨別》詩:“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會獄》:“三人步月,身輕若飛仙。”

(2).詞牌名。調有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見 宋 史達祖 的《梅溪詞》,仄韻見 宋 施岳 的《梅川詞》。

津亭

古代建於渡口旁的亭子。 唐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別》詩之一:“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羣?” 宋 劉克莊 《長相思·餞別》詞:“風蕭蕭,雨蕭蕭,相送津亭折柳條。”《鏡花緣》第一回:“其最重的,徙植津亭驛館,不特任人攀折,兼使沾泥和土,見蹂於馬足車輪。”

五嶽

中國的五大名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史記·蘇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不減

不次於,不少於

其英雄本色不減當年

君長

(1) 君主

(2) 部落的首領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詩詞推薦

  • 一翦梅

    程垓宋代〕舊日心期不易招。重來孤負,幾個良宵。尋常不見盡相邀。見了知他,許大無聊。昨夜梅花插翠翹。影落清溪,應
  • 病臂痛踰月不能御刀筆

    宋庠宋代〕百疾乘衰運,雙肱怯痺搖。身知九折痛,肉訝半分銷。掉市將誰羨,拘原莫我邀。惟堪楚林下,如槁學承蜩。
  • 朝日載升

    蘇洵宋代〕朝日載升,薨薨伊氓。於室有績,於野有耕。於途有商,於邊有徵。天生斯民,相養以寧。嗟我何為?踽踽無營。
    寄蘇仲芳原文_寄蘇仲芳的賞析_古詩文
  • 臨川水驛

    汪元量宋代〕羊角山高鎖戰塵,春風吹草綠孤城。鵲巢遜與鳩夫婦,燕幙能容雁弟兄。今古廢興棋一著,萍蓬聚散酒三行。悲歌
  • 秋興

    陸游宋代〕無處逢秋不黯然,驛前斜日渡頭煙。吟肩雅與寒驢稱,歸夢頻爭社燕先。百歲猶穿幾兩屐,千詩不及一囊錢。故應
    寄蘇仲芳原文_寄蘇仲芳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潘歙州

    梅堯臣宋代〕一見新安守,便若新安江。洞澈物不隔,演漾心所降。遠指治所山,已入鄰齋窗。捧輿登南嶺,策馬懷舊邦。養親
  • 訪甘泉書院·其一

    王漸逵明代〕甘泉宮是祝融宮,一脈昆崙貫始終。何處至人棲隱地,石台煙磴識仙蹤。
  • 過秀寄麋秘書

    項安世宋代〕圓嶠仙人厭久如,戲求何穎作周書。半生聞誼親無路,一日同僚分有餘。西子湖邊春載酒,征官亭上夜分裾。秋來
  • 題乾明庵

    趙蕃宋代〕誰結道人廬,前臨博士湖。名非竄荒李,官是避秦廬。隱德雖無述,清風不可渝。嚴元有孫子,往往混樵漁。
  • 引舟行船窗偶翻史策見唐書何易於引舟事涉沽譽詩以正之

    乾隆清代〕引舟引舟益昌令,易於其人何其姓。刺史崔朴常乘春,佳賓泛舟騁豪興。索民挽纖身自引,驚問乃始對以正。百姓
  • 複次煙字韻答黃大臨庭堅見寄二首

    蘇轍宋代〕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煙。犬牙舂米新秋後,麥粒烝茶欲社天。冠蓋只今成棄物,杉松他日記栽年。定應
    寄蘇仲芳原文_寄蘇仲芳的賞析_古詩文
  • 辨弦聲/迎春樂

    賀鑄宋代〕瓊瓊絕藝真無價。指尖纖、態閒暇。幾多方寸關情話。都付與、弦聲寫。三月十三寒食夜。映花月、絮風台榭。明
    寄蘇仲芳原文_寄蘇仲芳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武夷懷朱晦翁

    熊禾宋代〕五月涼巾陟翠微,竹根香露濕人衣。雲行老樹青猿過,雪落長溪白鷺飛。仙徑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暉。我來
  • 減字木蘭花

    王千秋宋代〕陰檐雪在。小雨廉纖寒又。莫上危樓。樓迥空低雁更愁。一杯濁酒。萬事世間無不有。待早歸田。欲買田無使鬼
    寄蘇仲芳原文_寄蘇仲芳的賞析_古詩文
  • 上西平·送陳舍人

    吳泳宋代〕跨征鞍,橫戰槊,上襄州。便匹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聲吹起塞雲愁。男兒若欲樹功名,須向前頭。 鳳雛
    寄蘇仲芳原文_寄蘇仲芳的賞析_古詩文
  • 乾隆清代〕寒暄一嶺隔犁然,綠意紅情早耐煙。西望已拋清明節,東來原值杏花天。勝他柳色還爭態,讓卻梅香祗鬥妍。無不
  • 詠石菖蒲

    釋蘊常宋代〕細水圍棋石,纖縴手自移。幾年離雁盪,萬里到天池。浮玉春風后,小姑煙雨時。它年懷勝絕,魂夢亦清奇。
  • 送王少鶴

    曾國藩清代〕待爾雙雙至,春回又一年。開尊皆舊友,發座半新篇。荔子紅時雨,芭且綠外天。江鄉好風景,話向酒杯前。
    寄蘇仲芳原文_寄蘇仲芳的賞析_古詩文
  • 求紙衾

    謝枋得宋代〕避世知無地,危身只信天。寧持龔勝扇,不著挺之錦。養性真同道,知心有宿緣。紙衾加惠絮,晴日臥雲邊。
  • 賀傳憲生辰

    楊簡宋代〕奚必生申向岳求,臥龍山水瑞光浮。御風天上騎箕尾,持節人間占鬥牛。岩下光芒驚走電,筆端河漢瀉新秋。精神
    寄蘇仲芳原文_寄蘇仲芳的賞析_古詩文
寄蘇仲芳原文_寄蘇仲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