輦中偶成原文
玉輅金根次第排,南風湊爽一天佳。
芙蓉丹啟雙層闕,蜿蜒黃鋪十里街。
珂馬不殊清曉韻,雞人初報午時牌。
崇高自奉非吾事,每念君臨倍惕懷。
詩詞問答
問:輦中偶成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輦中偶成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輦中偶成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佳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五
參考注釋
玉輅
古代帝王所乘之車,以玉為飾。《淮南子·俶真訓》:“目觀玉輅琬象之狀,耳聽白雪清角之聲,不能以亂其神。” 高誘 註:“玉輅,王者所乘,有琬琰象牙之飾。”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良馬,天子以駕玉輅。” 宋 蘇軾 《送喬仝寄賀君》詩之三:“曾謁東封玉輅塵,幅巾短褐亦逡巡。”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列朝·御輅》:“ 武宗 以 正德 十四年親征 宸濠 ,曾乘革輅,最合古禮。玉輅則耕籍田用之,其他輅不知先朝亦曾御否。”
金根
(1).見“ 金根車 ”。
(2). 唐 李綽 《尚書故實》:“ 昌黎生 者,名父子也,雖教有義方,而性頗闇劣。嘗為 集賢 校理,史傳中有説金根車處,皆臆斷之,曰:‘豈其誤歟?必金銀車。’悉改根字為銀字。至除拾遺,果為諫院不受。俄有以故人子憫之者,因闢為 鹿門 從事。”後因以“金根”為文字遭謬改之典。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國小》:“鎖定銀鐺之名,車改金根之目。” 宋 陳師道 《謝正字啟》:“聞淺見輕,但畏金根之謬。” 明 楊慎 《<周官音詁>序》:“幸未經學究金根之謬改, 麻沙 俗字之訛刊。”
次第
依一定順序,一個挨一個地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之一)》
次第花開
南風
從南邊吹來的風
一天
(1) 一晝夜
(2) 二十四小時
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值班
(3) 有一天,有朝一日
一天,老李談起他參加紅軍的經過
(4) 〈方〉∶一個白天
忙碌了一天
(5) 〈方〉∶一天到晚
芙蓉
(1) 芙蓉花。中國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2) 荷花的別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蜿蜒
(1) 蛇類曲折爬行的樣子
橫過天花板蜿蜒著一條長的裂縫
(2) 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珂馬
佩飾華麗的馬。 唐 張說 《城南亭作》詩:“珂馬朝歸連萬石,矟門洞啟親迎客。” 宋 毛滂 《武陵春》詞之三:“春風為拂新沙路,珂馬款天關。” 清 唐孫華 《楊晚研翰林招興聖寺觀杏花》詩:“珂馬噹噹簇成隊,招擕勝友連翩來。”
不殊
(1).沒有區別;一樣。 漢 揚雄 《解嘲》:“世異事變,人道不殊。” 唐 杜甫 《小至》詩:“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人情物理,大抵不殊。”
(2).謂身首尚未分離。指 * 未死。《漢書·淮南王傳》:“太子自刑,不殊。” 顏師古 註:“殊,絶也,雖自刑殺,而身首不絶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楊貞婦》:“ 靜安 守節不嫁,權貴爭求之,至截髮自剄,不殊。”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 劉藻 ﹞因於三月癸酉中夜,挑燈默坐,驅侍者出,自剄不殊,宛轉於牀榻間,七日乃死。”
(3).未絕。《新唐書·吳兢傳》:“皇運不殊如帶。”
曉韻
清亮的聲音。 唐 方乾 《除夜》詩:“曉韻侵春角,寒光隔歲燈。” 宋 蘇舜欽 《寄題趙叔平嘉樹亭》詩:“午陰閒淡茶煙外,曉韻蕭疎睡雨中。”
雞人
亦作“鷄人”。 周 官名。掌供辦雞牲。凡舉行大典,則報時以警夜。《周禮·春官·雞人》:“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凡國之大賓客、會同、軍旅、喪紀,亦如之。凡國事為期,則告之時。凡祭祀,面禳釁,共其雞牲。” 孫詒讓 正義:“‘雞人’者, 葉 鈔《釋文》作‘鷄人’。 阮元 云:‘從佳者小篆,從鳥者籀文。’”後指宮廷中專管更漏之人。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坐朝晏罷,每旦晨興,屬傳漏之音,聽雞人之響。” 宋 王安石 《和祖擇之登紫微閣》之一:“宮樓唱罷鷄人遠,門闕朝歸虎士閒。”《花月痕》第四八回:“晨光隱約上檐端,絳幘雞人促曉餐。”
時牌
揭報時辰的牙牌。以象牙為質,刻字填金。其牌有七,自卯至酉七時用之。《宋史·律曆志三》:“國朝復挈壺之職,專司辰刻……其制有銅壺、水稱、渴烏、漏箭、時牌、契之屬。”
崇高
高尚;至高。在精神、智力或道德上卓越傑出的崇高的犧牲精神
自奉
自己日常生活享用
自奉甚儉
君臨
(1) 原指君主統轄,後泛指統治
君臨天下
君臨一切
(2) 來臨
在黑暗君臨的前一刻,整個世界顯得那樣靜謐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我無文章留,何可事杯觴
- 善惡之微,證於聲色
- 虛堂欲踵曹參事,試問齊人或肯來
- 妨我清閒仙舉業馬鈺《四仙韻》
- 柳塘新綠卻溫柔
- 遠林煙火微,投宿扣村莊毛直方《擬古》
- 閒庭杳杳,空堂悄悄,此情除是春知道王修甫《【仙呂】八聲甘州_ * 好,》
- 如今田野謾拋春
- 肩輿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 要寄此情浮世去,臨流說與落花知葛天民《山中題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