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蔗居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食蔗居原文

將謂斯為最深矣,侵尋西北更深探。

肩輿乘興一偶到,綴景問心多所慚。

尾美究欣窮處好,漿寒頗覺伏中堪。

回看碧靜難專靜,應讓山居為指南。

詩詞問答

問:食蔗居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食蔗居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食蔗居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覃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一

2. 西北岩壑深邃庚辰秋信馬得之因搆是居辛巳落成有食蔗末益甘之句因以名之

參考注釋

侵尋

亦作“ 侵潯 ”。漸進,漸次發展。《史記·孝武本紀》:“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 泰山 矣。”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遂往之意也。” 司馬貞 索隱:“ 小顏 云:‘浸淫漸染之義。’蓋尋淫聲相近,假借用耳。” 漢 司馬相如 《大人賦》:“嬐侵潯而高縱兮,紛鴻涌而上厲。” 宋 葉適 《胡尚書奏議序》:“自古賢人君子,進常艱,退常易,富貴有節,無侵尋之求。” 明 歸有光 《乞致仕疏》:“見今病勢侵尋,不能前邁,伏乞聖恩,容臣休致。” 廖仲愷 《全民政治論譯本序》:“ 中華民國 成立八年,變亂侵尋,迄無寧歲,中間經改易國體者兩次,違憲解散國會者兩次。”參見“ 侵淫 ”。

西北

方位名,介於西和北之間。特指中國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記》

更深

夜深

更深人靜

更深夜靜

肩輿

代步工具,由人抬著走

導使睿乘肩輿,具威儀。——《資治通鑑》。胡注:“肩輿,平肩輿也,人以肩舉之而行。

乘興

乘著一時高興

心多

猜疑心重;顧慮多。《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雲長 曰:‘軍師好心多!當日 曹操 果是重待某,某已斬 顏良 ,誅 文丑 ,解 白馬 之圍,報過他了。’”《水滸傳》第四回:“﹝ 金老 ﹞便對 魯達 道:‘恩人,不是老漢心多……只怕要來村里緝捕恩人。倘或有些疏失,如之奈何?’”《紅樓夢》第八五回:“﹝ 襲人 ﹞又想著 黛玉 最是心多,探不成訊息,再惹著了他,倒是不好。”

窮處

(1).謂鄉居不仕;隱居。《晏子春秋·問上二》:“ 晏子 辭,不為臣,退而窮處。”《荀子·儒效》:“﹝君子﹞窮處而榮,獨居而樂。” 漢 嚴忌 《哀時命》:“孰魁摧之可久兮,願退身而窮處。”《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天下誠有土崩之勢,雖布衣窮處之士或首惡而危海內, 陳涉 是也。”

(2).困居。 唐 韓愈 《與大顛師書》:“海上窮處,無與話言。”

貧瘠閉塞之地。 唐 韓愈 《送區冊序》:“ 陽山 ,天下之窮處也。”

伏中

指三伏期間。 明 李贄 《答周柳塘書》:“伏中微洩,秋候自當清泰。”

靜難

平定變亂。《後漢書·蓋勛傳》:“今不急靜難之術,遽為非常之事,既足結怨一州,又當取笑朝廷, 勛 不知其可也。”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奮果毅之壯烈,騁干戈以靜難者,武人也。”《敦煌曲子詞·望江南》:“靜難論兵扶社稷,恆將籌略定妖氛。”

專靜

純樸敦厚,沉靜不浮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渤海 吳興 宗秀長 ,專靜不渝。” 宋 蘇軾 《答陸道士書》:“ 羅浮 有一 鄧道士 名 守安 ,專靜有守。”

山居

(1).居住于山中。《戰國策·韓策一》:“ 韓 地險惡,山居,五穀所生,非麥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

(2).山中的住所。《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貧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尋幾味野蔬,少少酬答厚意一番。” 清 姚鼐 《登泰山道里記序》:“比有 岱宗 之游,過訪 聶君 山居,迺索其書讀之。”

指南

(1)

(2) 為人們提供指導性資料或情況的東西(如旅遊指南、操作手冊)

(3) 比喻辯別方向的依據

詩詞推薦

食蔗居原文_食蔗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