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玉泉山·其三原文
蘿徑因幽偏得趣,雲峰含潤獨超群。
清音齋靜思烹茗,便掇松枝石鼎焚。
詩詞問答
問:夏日玉泉山·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夏日玉泉山·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夏日玉泉山·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文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十
參考注釋
幽偏
靜僻之處。 唐 宋之問 《藍田山莊》詩:“宦遊非吏隱,心事好幽偏。” 唐 杜甫 《獨酌》詩:“薄劣慚真隱,幽偏得自怡。”
得趣
(1).謂合乎禮之旨意。《文選·張衡<東京賦>》:“規遵王度,動中得趣。” 薛綜 註:“趣,意也……舉動合禮之意也。”
(2).領會情趣。 宋 林逋 《贈胡明府》詩:“一琴牢落倚松窗,孤澹無君得趣長。”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詩話·陶杜酒詩》:“ 陶淵明 詩‘酒能消百慮’, 杜子美 雲‘一酌散千憂’,皆得趣之句也。”
(3).獲得樂趣。有趣味。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談》:“各攤數十文於前,斤斤較量,汗流滿背,自以為得趣,旁觀者殊作惡也。”
雲峰
亦作“ 雲峯 ”。1.高聳入雲的山峰。 南朝 宋 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寢瘵謝人徒,滅跡入雲峰。” 宋 毛滂 《河滿子·夏曲》詞:“急雨初收珠點,雲峰巉絶天半。” 清 厲鶚 《游菁山常照寺》詩:“閲世如浮囊,誓願棲雲峯。”
(2).狀如山峰的雲。 唐太宗 《餞中書侍郎來濟》詩:“雲峰衣結千重葉,雪岫花開幾樹妝。” 唐 杜甫 《對雨書懷走邀許主簿》詩:“東嶽雲峰起,溶溶滿太虛。”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渤海 北岸,海水平靜,直與天接,天上雲峰怒涌。”
(3).山名。在今 山東省 黃縣 。 北魏 鄭道昭 《與道俗□人出萊城東南九里登雲峰山論經書》詩:“槃桓竟何為, 雲峯 聊可息。”
超群
超過多數人。多指人的才藝
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那位處於全盛時期超群的羅馬藝術家的形象
清音
(1) 清越的聲音;清亮的聲音
山水有清音
(2) 發音時聲帶不振動的音,如國語語音中的 p、t、k、f、s等
靜思
沉靜地思考、省察。《荀子·解蔽》:“闢耳目之欲,而遠蚊蝱之聲,閒居靜思則通。” 漢 賈誼 《新書·修政語上》:“靜思而獨居,譬其若火。” 宋 梅堯臣 《送李載之殿丞赴海州榷務》詩:“世事靜思同轉轂,物華催老劇飛梭。” 葉紫 《星》第六章三:“她慢慢地靜思了好久好久!”
烹茗
煮茶或沏茶。 宋 蘇軾 《安平泉》詩:“烹茗僧夸甌泛雪,煉丹人化骨成仙。”
石鼎
陶製的烹茶用具。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拓拔儉神道碑》:“居常服翫,或以布被、松牀;盤案之間,不過桑杯、石鼎。” 唐 皮日休 《冬曉章上人院》詩:“松扉欲啟如鳴鶴,石鼎初煎若聚蚊。” 宋 范仲淹 《酬李光化見寄》詩之二:“石鼎鬭茶浮乳白,海螺行酒灔波紅。” 元 劉詵 《和友人游永古堂》:“勝日偶尋山寺幽,老僧石鼎沸茶漚。”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夏日玉泉山·其三原文_夏日玉泉山·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