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槎圖

作者:朱諫 朝代:明代

乘槎圖原文

仙人御風行萬里,九土茫茫盡煙霧。

張騫有術卻乘槎,飄然直上天河去。

順流更欲下昆崙,霞衣又拂三株樹。

莫將勝事論有無,直對芳樽詠佳句。

詩詞問答

問:乘槎圖的作者是誰?答:朱諫
問:乘槎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四百六十七

參考注釋

仙人

神話和童話中指神通廣大、長生不老的人

御風

(1).乘風飛行。《莊子·逍遙遊》:“ 列子 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有時朝發 白帝 ,暮到 江陵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宋 蘇軾 《前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粵詩》:“ 南越 輕綃似碧雲,裁為 飛燕 御風裙。”

(2).借指仙家。 宋 蘇軾 《和陶郭主簿》詩之二:“願因騎鯨 李 ,追此御風 列 ,丈夫貴出世,功名豈人傑。”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九土

九州的土地

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宮賦》

茫茫

遼闊曠遠的樣子;模糊不清楚

長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野茫茫。——《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顧炎武《復庵記》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煙霧

煙、霧、雲、氣的泛稱

山谷里煙霧繚繞

殘生竟抱煙霞癖。——倪瓚《次韻郯九成見寄》

張騫

張騫(?-前114) : 西漢外交家。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人。封博望侯。奉漢武帝命,先後兩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大月氏,相約共同夾擊匈奴。從公元前138年出發到前126年歸國,歷經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一年。前119年又奉命出使烏孫,並派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加強了中原和西域少數民族的聯繫,發展了漢朝與中亞各地的交往。

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於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 郡訪 嚴君平 則知之。”後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藝文類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也載有類似的傳說: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經月,到一城市,見有一女在室內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後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飇道阻, 蓬萊 無可到之期。”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槎天女側,獨倚雲機看織紗。” 清 孔尚任 《岸桴記》:“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後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詩之一:“乘槎斷訊息,無處覓 張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隻琉球使還訊息》詩之一:“聞道乘槎客,安流實快哉。” 清 黃遵憲 《遠歸》詩:“且圖傍岸牽舟住,競説乘槎犯斗還。”參見“ 星槎 ”、“ 浮槎 ”。

飄然

(1) 形容飄搖的樣子

(2) 形容輕飄飄像要飛揚的樣子

飄然欲仙

(3) 形容心情輕鬆的樣子

直上

(1).方位詞。上,上面。用於名物詞之後。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頭直上亂紛紛雪似篩,耳邊廂颯剌剌風又擺。” 元 李景賢 《劉行首》第二折:“我身穿著百衲袍,腰纏著碌簌絛。頭直上丫髻三角。”

(2).向上,向前。 唐 丘為 《尋西山隱者不遇》詩:“絶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 侯興 與渾家都搬將入去,直上去趕。”

天河

銀河

順流

(1).順著地勢而流動。 漢 陸賈 《新語·道基》:“百川順流,各歸其所。” 漢 焦贛 《易林·臨之革》:“百川順流,民安其居。” 葉聖陶 《隔膜·恐怖的夜》:“他的船也許因舟人的努力或是水勢的順流,再搖一兩櫓,就到對面的水埠了。”

(2).順著水流。 漢 劉向 《新序·善謀下》:“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唐 劉禹錫 《平齊行》之二:“千鈞猛簴順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羆。”《三國演義》第四五回:“ 竺 領命,駕小舟順流而下,徑至 周瑜 大寨前。”《明史·常遇春傳》:“有敗舟順流下,觸 遇春 舟乃脫。”

(3).比喻順應社會潮流。《史記·蕭相國世家論》:“及 漢 興,依日月之末光, 何 謹守管籥,因民之疾 秦 法,順流與之更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 漢 初詞人,順流而作, 陸賈 扣其端, 賈誼 振其緒。”

(4).指與前進方向一致的水流。 晉 陸機 《辨亡論上》:“羽檝萬計,龍躍順流,鋭騎千旅,虎步原隰。” 晉 束晳 《補亡詩·由庚》:“獸在於草,魚躍順流。”

(5).比喻安定的社會。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一章:“若使平世順流,以任宰執藩鎮,其才豈減於 李德裕 、 張居正 哉!”

(6).順利,順當。《醒世恆言·一文錢小隙造奇冤》:“ 長兒 贏得順流,動了賭興,問 再旺 道:‘還有錢么?’”甬劇《兩兄弟》第三場:“﹝ 馬寶鳳 ﹞悶愁愁迴轉房門內--(進屋),保佑他生意順流發大財。”

(7).傳說中的雷電名。《《說郛》卷一○九引《起世經》》:“東方有電名曰無厚,南方有電名曰順流,西方有電名墮光明,北方有電名百生樹。無厚與墮光明相觸相對,順流與百生(樹)相觸相對,故虛空雲聚之中出生大明,名曰電光。”

霞衣

(1).以雲霞為衣。 南朝 梁 沉約 《和劉中書仙詩》之二:“殊庭不可及,風熛多異色;霞衣不待縫,雲錦不須織。”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應劉秘書》詩:“霞衣已具帶,仙冠不持簪。”後用以指仙道所穿的衣服。 唐 張籍 《送宮人入道》詩:“名初出宮籍,身未稱霞衣。” 明 屠隆 《綵毫記·祖餞都門》:“念卑人已服霞衣,我荊妻亦頂星冠。” 清 葉申薌 《本事詞》:“門啟,有人引入堂宇,見二仙子,璚冠霞衣。”

(2).喻輕柔艷麗的衣服。 唐 李嶠 《舞》詩:“霞衣席上轉,花袖雪前明。” 宋 柳永 《荔枝香》詞:“金縷霞衣輕褪,似覺春遊倦。”《詩刊》1977年第10期:“你是 北京 飛來的孔雀,開屏起舞在歡騰的草原。綠色的風,拂你霞衣,吉祥的云為你撐傘。”

(3).指雲霧、煙霞。雲能遮,霧能障,故稱。 唐中宗 《石淙》詩:“霞衣霞錦千般狀,雲峯雲岫百重生。” 唐 孟郊 《送諫議十六叔至孝義渡後奉寄》詩:“曉渡明鏡中,霞衣相飄颻。” 前蜀 牛希濟 《臨江仙》詞之二:“石壁霞衣猶半掛,松風長似鳴琴。”

(4).指輕柔美麗的外表。 南唐 陳陶 《竹》詩之五:“迸玉閒抽上釣磯,翠苗番次脫霞衣。”此指筍籜。 金 元好問 《梨花海棠》詩之二:“窈窕春風前,霞衣欲輕舉。”此指花瓣。

勝事

(1).美好的事情。《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 子良 少有清尚,禮才好士……善立勝事,夏月客至,為設瓜飲及甘果,著之文教。” 唐 劉長卿 《送孫逸歸廬山》詩:“常愛此中多勝事,新詩他日佇開緘。” 清 吳偉業 《觀王石谷山水圖》詩:“世間勝事誰能識,兵戈老盡丹青客。” 茅盾 《子夜》十七:“這樣的心情尤以這一夥中的 吳蓀甫 感受得最為強烈。今晚上的行樂勝事是他發起的。”

(2).指寺、觀中法會、齋醮等。 宋 洪邁 《夷堅丙志·壽昌縣君》:“子 愉 夢母如存,且曰:‘……汝與汝父言,亟營勝事,使我得轉為男子。’” 明 邵璨 《香囊記·祈禱》:“見説僊觀修設勝事,特來赴會。”

有無

亦作“ 有亡 ”。1.有或無。《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臣 楚國 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游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徧覩也。” 李善 註:“覽於有無,謂或有所見,或復無也。” 漢 揚雄 《羽獵賦》:“馳弋乎神明之囿,覽觀乎羣臣之有亡。” 唐 賈島 《送僧》詩:“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個不難,只取牢城營文冊一查,便見有無。”

(2).指家計的豐或薄。《禮記·檀弓上》:“ 子游 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惡乎齊?’” 陸德明 釋文:“有亡……一音無。” 孔穎達 疏:“亡,無也。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與宗族同其有亡。”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

(3).指有餘與不足。《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孫星衍 疏:“有為有餘,無為不足也。”按,《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韓愈 《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墟里通有無,垣牆任摧倒。”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韓愈 《處士盧君墓志銘》:“其弟 渾 ,以家有無,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 宋 曾鞏 《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其喪父也,以家之有無葬,故葬不緩。”

(5).古代哲學範疇。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無,指事物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幾神之區;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無之域: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芳樽

亦作“ 芳尊 ”。亦作“ 芳罇 ”。精緻的酒器。亦借指美酒。《晉書·阮籍等傳論》:“ 嵇 阮 竹林之會, 劉 畢 芳樽之友。” 唐 李頎 《夏宴張兵曹東堂》詩:“雲峯峨峨自冰雪,坐對芳罇不知熱。” 唐 杜甫 《贈虞十五司馬》詩:“過逢連客位,日夜倒芳樽。” 宋 劉敞 《獨行》詩:“卻謝芳尊酒,悠悠誰與歡。”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詞之三:“生怕芳尊滿,到更深迷離醉影,殘鐙相伴。”

佳句

詩文中精闢的語句

詩詞推薦

  • 玄武門侍宴(一作侍宴北門)

    杜正倫唐代〕大君端扆暇,睿賞狎林泉。開軒臨禁籞,藉野列芳筵。參差歌管颺,容裔羽旗懸。玉池流若醴,雲閣聚非煙。湛露
  • 擬古

    於石宋代〕君心如柳枝,春盡絮狂飛。妾心如古木,不受春風吹。古木寧槁死,可伐不可移。風絮飛不已,飄零將安歸。
    乘槎圖原文_乘槎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減字木蘭花 懷仁縣

    尹志平元代〕懷仁抱義。五帝三皇因此治。抱義懷仁。天下生靈一體親。勤參道德。建國成家為法則。道德勤參。更與修身作指
    乘槎圖原文_乘槎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梁教授次柘枝詩韻再和

    陳造宋代〕洞裡鶯花別有天,為渠蘸甲上金船。舞姝貪看塵生襪,飲興渾忘雪滿顛。弄影競垂三昧手,倚風疑裊五枝蓮。廣寒
  • 任貫宋代〕一岩冷落高宗雨,滿洞清涼吉甫風。
  • 憶潼關早行

    徐夤唐代〕行客起看仙掌月,落星斜照濁河泥。故山遠處高飛雁,去馬鳴時先早雞。關柳不知誰氏種,岳碑猶見聖君題。蒭蕘
  • 高士詠漢陰丈人

    吳筠唐代〕野哉漢陰叟,好古遂忘機。抱瓮誠亦勤,守朴全道微。子貢初不達,聽言識其非。已為風波人,恍惘失所依。
    乘槎圖原文_乘槎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吳城覽古

    陳羽唐代〕吳王舊國水煙空,香徑無人蘭葉紅。春色似憐歌舞地,年年先發館娃宮。
    乘槎圖原文_乘槎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太白祠

    張埴宋代〕翰林昭代世之雄,何止將軍走下風。吟墨淋淳三極浹,酒杯傾倒五湖空。可憐墓草離離碧,不似袍花嫋嫋紅。端的
  • 聞京師得雨

    乾隆清代〕閣本今朝到,雨惟二寸沾。較南既渥遜,望北又愁添。是日仍微霔,青郊潤麥尖。輕輿度煙景,憂樂兩難兼。
  • 紀夢八詩·其三

    劉允宋代〕徐入東堂百步餘,虛堂猶記舊來居。窗紗掩映瓊簽軸,儘是當時讀遍書。
  • 仲子平下第二首·其二

    釋元肇宋代〕不是雲林勝市朝,都將名利等鴻毛。床頭紙被今年破,林外霜風昨夜高。虛白室無儋石計,清新詩有十分豪。黃花
  • 一剪梅·袁州解印

    劉克莊宋代〕陌上行人怪府公,還是詩窮,還是文窮?下車上馬太匆匆,來是春風,去是秋風。階銜免得帶兵農,嬉到昏鍾,睡
    乘槎圖原文_乘槎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茂對齋

    乾隆清代〕書齋茂對久顏之,偶坐齋中輒切思。象玩其占皆是學,物因所性不為私。躬行實踐吾何有,濟眾博施他或遺。即景
  • 應天長(斷橋殘雪)

    張矩宋代〕甃澌冱曉,篙水漲漪,孤山漸捲雲簇。又見岸容舒臘,菱花照新沐。橫斜樹,香未北。倩點綴、數梢疏玉。斷腸處
  • 送丁著作佐台郡

    錢起唐代〕多年金馬客,名遂動歸輪。佐郡紫書下,過門朱綬新。揚舲望海岳,入境背風塵。水驛偏乘月,梅園別受春。帶經
  • 論蝦脊龜形

    賈似道宋代〕龜形蝦脊不宜紅,腿腳俱長力不庸。色黑體肥毛白項,金絲金線絕倫蟲。
    乘槎圖原文_乘槎圖的賞析_古詩文
  • 道中逢潛夫

    趙庚夫宋代〕相逢投草舍,對雨話移時。衣濕全無火,囊空各有詩。客程樵可問,日課仆皆知。未別情先惡,那堪遠別離。
    乘槎圖原文_乘槎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昨日

    趙蕃宋代〕昨日張帆著翼飛,今朝風送蹇驢騎。吳淞山水夙所愛,得意還教多賦詩。
    乘槎圖原文_乘槎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廬山五猗

    洪咨夔宋代〕猗若人兮草堂,谷簾夕陰兮香爐朝陽。表溟以涬以為門兮,架虛空以為屋。四海非無友兮,邀白雲而同宿。風露澹
乘槎圖原文_乘槎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