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原文
妙舞恆赴節,善歌多應弦。
藝精契至理,輪扁非言傳。
情矯性始鑿,禮煩本日顛。
所以大觀人,游目無為先。
豈不笑與嚬,造適意悠然。
投足得規矩,率真外蹄筌。
庶幾達聖境,並可延天年。
詩詞問答
問:雜詩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雜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先韻 出處:熊峰集卷一
參考注釋
妙舞
美妙之舞。《後漢書·文苑傳下·邊讓》:“繁手超於《北里》,妙舞麗於《陽阿》。”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東山》詩:“笛聲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 明 陳子龍 《柳枝詞》之一:“妙舞新傳 回鶻 隊,紅燈碧月鬭清宵。” 瞿秋白 《文藝雜著·鐵花》:“不是那輕揮羽扇,妙舞迴旋的--而是胼胝滿目--是有力的掌。”
赴節
1.應和著節拍。 2.為保全節操而犧牲。 3.回響軍令,奔赴戰場。節,指符節,兵符。 4.指作詩填詞合乎格律。應弦
(1).見“ 應弦而倒 ”。
(2).應合琴音。 晉 陸機 《文賦》:“舞者赴節以投袂,歌者應絃而遣聲。”《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各營隊官、隊長,按禮參了堂,外面軍樂部奏起軍樂,掌著喇叭,打著鼓,應絃合節。” 梁啓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雖不能為形質之維新,豈不能為精神之維新。但使有精神之維新,而形質之維新,自應弦赴節而至矣。”
至理
(1) 最正確或最根本的道理
團結禦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輪扁
亦作“ 輪邊 ”。 春秋 時 齊國 有名的造車工人。《莊子·天道》:“ 桓公 讀書於堂上。 輪扁 斲輪於堂下。”《漢書·古今人表中上》作“輪邊”。 顏師古 註:“ 輪扁 也。” 晉 陸機 《文賦》:“是蓋 輪扁 所不得言,故亦非華説之所能精。” 宋 黃庭堅 《戲題小雀捕飛蟲畫扇》詩:“丹青妙處不可傳, 輪扁 斲輪如此用。” 明 何景明 《直路行》:“ 輪扁 之言, 桓公 是悟。”
言傳
(1).用言語表達或傳授。《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恆娘》:“因所好而投之,此非可以言傳者也。” 巴人 《點滴集·爭論之外》:“‘詩意’或‘詩的意境’,據說是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的,但我以為它並不是什麼神秘不可解的。”參見“ 言傳身教 ”。
(2).說話。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二章:“同志,要水喝你言傳。”秧歌劇《慣匪周子山》第三場:“赤衛軍們,不要言傳了,叫 老馬哥 給咱們講話!”
(3).方言。捎話。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三章:“你啥時送禮,給我言傳,我朝大夥湊!”
矯性
(1).違反天性。《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推分得天和,矯性失至理。” 李周翰 註:“隨時而行曰推分,去人自若曰矯性。”
(2).改正習性。《南史·宋江夏文獻王義恭傳》:“ 文帝 與書誡之曰……‘ 西門 、 安於 ,矯性齊美; 關羽 、 張飛 ,任偏同弊。’”
本日
當天。 明 張居正 《擬日講儀註疏》:“本日若遇風雨,傳旨暫免。”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教養·講學》:“本日早間,司會者將報名冊上。”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大觀
景象盛大壯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蔚為大觀
游目
放眼遠眺
游目蒼穹
無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造適
謂尋訪。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寺塔記上》:“於故簡中覩與二亡友游寺,瀝血淚交,當時造適樂事,邈不可追。” 唐 苗晉卿 《壽州刺史郭公神道碑》:“望形而高深莫窺,聽言而是非不惑,所蒞造適,不可得其詳也。”
悠然
(1) 安閒、閒適的樣子
悠然自得
(2) 深遠的樣子
(3) 形容韻味未盡
餘韻悠然
(4) 久遠的樣子;遼闊的樣子
年代悠然
投足
(1).踏步;舉步。《呂氏春秋·古樂》:“昔 葛天氏 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 唐 韓愈 《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2).棲身;投宿。 晉 張華 《鷦鷯賦》:“匪陋荊棘,匪榮茝蘭。動翼而逸,投足而安。” 唐 滕倪 《留別吉州太守宗人邁》詩:“千里未知投足處,前程便是聽猿時。” 明 張綱孫 《百竹村》詩:“日晚慎前行,何處堪投足?”
規矩
(1) 引申為稱人的品行方正,謹守禮法
靠右的一間正屋住著屋主羅斯托瑪乞維列,一個規規矩矩的市民。——《提比里西的地下印刷所》
(2) 又如:沒規矩;守規矩
率真
直率而真誠
為人率真
蹄筌
(1).語本《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蹄,兔罝;筌,魚笱。謂語言蹄筌都是有形的跡象,道理與獵物才是目的。後常以“蹄筌”指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或反映事物的跡象。《宋書·謝靈運傳》:“磻弋靡用,蹄筌誰施。” 南朝 陳 姚最 《<續畫品>序》:“自非淵識博見,熟究精麤,擯落蹄筌,方窮至理。” 清 畢沅 嚴長明 《壽王述庵聯句》:“幽思吞卦畫,妙解證蹄筌。”
(2).指水產和野味。 清 趙翼 《楊桐山招飲》詩:“世人競翊開華筵,廣徵水陸窮蹄筌。”
庶幾
(1) 或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史記·秦始皇本紀》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幾乎!
(3) 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聖境
(1).宗教信徒所嚮往的超凡入聖的境界。 南朝 齊 蕭子良 《淨住子·出家順善門》:“今出家者未登聖境,而期望之人恆引聖責凡。” 唐 王縉 《東京大敬愛寺大證禪師碑》:“夫上智之身,曲隨世界;上智之心,密游聖境。” 唐 王昌齡 《同王維集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五韻》:“圓通無有象,聖境不能侵。”
(2).指傳道的境域。有時用於比喻或諷刺。 魯迅 《<偽自由書>後記》:“聽說 青島 也是好地方,但這是 梁實秋 教授傳道的聖境,我連遙望一下的眼福也沒有過。”
(3).比喻藝術作品或自然景物中出神入化的境界。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 迦陵 雄勁之氣, 竹垞 清雋之思, 樊榭 幽艷之筆,得其一節,亦足自豪。若兼有眾長,加以沉鬱,本諸忠厚,便是詞中聖境。” 駱賓基 《一個唯美派畫家的日記·十月十三日》:“那廣曠的宇宙美,給它開闊了另一個聖境。”
天年
(1) 自然的壽數
盡其天年。——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方〉∶年成
今年天年不好,糧食收成少
(3) 〈方〉∶時期;時代
這種打仗的天年,家家的日子都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