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太卿同年歸田
作者:王㒜 朝代:明代童太卿同年歸田原文
駟馬高車炫錦衣,鄉人爭迓長卿歸。
壯遊自慶平生遂,勇退誰雲此計非。
白首論交偏耐晚,清樽嗣會莫教稀。
城南山色如圖畫,何日相攜上翠微。
詩詞問答
問:童太卿同年歸田的作者是誰?答:王㒜
問:童太卿同年歸田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童太卿同年歸田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三百七十五
參考注釋
駟馬高車
《漢書·於定國傳》:“始 定國 父 於公 ,其閭門壞,父老方共治之。 於公 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至 定國 為丞相, 永 為御史大夫,封侯傳世雲。”後以“駟馬高車”指顯貴者所乘的駕四馬的高車。常表示地位顯赫。《太平御覽》卷七三引 晉 常璩 《華陽國志》:“ 升遷橋 在 成都縣 北十里,即 司馬相如 題橋柱曰‘不乘駟馬高車,不過此橋’。” 明 高明 《琵琶記·路途勞頓》:“倘或他駟馬高車,前呼後擁,見奴家這般襤縷,不肯相認,可不擔閣了奴家。” 清 李漁 《蜃中樓·義舉》:“慚愧綉衣郎,少駟馬高車,寂寞還鄉。”亦作“ 駟馬高蓋 ”、“ 駟馬軒車 ”。《南史·隱逸傳上·漁父》:“吾聞黃金白璧,重利也;駟馬高蓋,榮勢也。” 宋 黃庭堅 《送謝公定作竟陵主簿》詩:“ 漢 濱耆舊今誰存,駟馬高蓋徒紛紛。” 清 劉大櫆 《賁趾堂記》:“駟馬高蓋之赫奕,呵者肩摩於前,騎者踵接於後,洋洋乎得志於一時。” 清 方文 《為陳俞公五十初度》詩:“駟馬軒車易傾覆,何如野老話桑麻。”
錦衣
(1).精美華麗的衣服。舊指顯貴者的服裝。《詩·秦風·終南》:“君子至止,錦衣狐裘。” 毛 傳:“錦衣,采色也。” 孔穎達 疏:“錦者,雜採為文,故云采衣也。” 唐 李白 《越中覽古》詩:“ 越王 句踐 破 吳 歸,義士還家盡錦衣。”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行儀衛》:“象七頭,各以文錦被其身……錦衣人跨其頸。”
(2).指禁衛軍士卒。《前漢書平話》卷上:“黃羅旗蓋下,見三千個錦衣簇擁,二百員戰將遮護。”
(3).指錦衣衛。亦指錦衣衛的官員。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察智·周新異政》:“公在 浙 多異政,時錦衣紀綱擅寵,使千戶往 浙 輯事,作威受賂, 新 捕治之。” 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 定生 大為錦衣 馮可宗 所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會獄》:“聽説要拿廵按 黃澍 、督撫 袁繼鹹 、大錦衣 張薇 。”
鄉人
(1) 鄉下的老百姓
鄉人起得很早
(2) 同村同鄉的人
在這裡他的鄉人很多
長卿
(1).螃蜞的異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魚蟲》:“蟛蜞,小蟹也。生長海邊塗中,食土,一名‘長卿’。”
(2). 漢 辭賦家 司馬相如 的字。 相如 未遇時家徒四壁,後為 武帝 所賞識,以辭賦名世。詩文中常用以為典。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吾徒匹夫,加之罄困,家有 長卿 壁立之貧,腹懷 翳桑 絶糧之餒。” 唐 高適 《酬裴秀才》詩:“ 長卿 無產業, 季子 慙妻嫂。” 宋 蘇軾 《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胡不學 長卿 ,預作封禪詞。”
指六卿之長。 清 唐甄 《潛書·卿牧》:“冢宰輔相天子,無所不理。今名為吏(吏部尚書),但主除吏。當授使授,當陟使陟,當黜使黜,不過注簿一小吏,烏得為長卿!五卿皆然,不可以不正,請復名為冢宰。”參見“ 六卿 ”。
壯遊
謂懷抱壯志而遠遊。 元 袁桷 《送文子方著作受交趾使於武昌二十韻》:“壯遊詩句豁,古戍角聲悲。” 明 陳所聞 《玉交枝·寄平湖沉海曙》曲:“你擔簦躡蹻還壯遊,我席門塵榻遙相候。”《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昔人曾云:讀萬卷書,不可不行萬里路。如你這等英年,正是為國宣力的時候,作這趟壯遊也好。” 陳毅 《送沉張諸君赴延安》詩:“穿插敵防千百里,壯遊堪羨快生平。”
生遂
生育;生長。 漢 賈誼 《新書·輔佐》:“春三月,緩施生遂,動作百物。”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枕中》:“故天生萬物之時,聖人命之曰春。春不生遂者,天不重為春。”
勇退
勇於隱退;見機急退。 晉 謝瞻 《於安城答靈運》詩:“歲寒霜雪嚴,過半路愈峻。量己畏友朋,勇退不敢進。” 唐 權德輿 《寄臨海郡崔穉璋》詩:“志士誠勇退,鄙夫自包羞。”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賣餅翁》:“君於名場中,官可二品。唯躁進二字不可犯,勇退二字不可忘。”
白首
(1).猶白髮。表示年老。《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論》:“ 范雎 、 蔡澤 世所謂一切辯士,然游説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非計策之拙,所為説力少也。” 前蜀 韋莊 《與東吳生相遇》詩:“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 元 錢應庚 《春草碧·次韻酬復孺》詞:“西園長記前游,乘興重來看蘭藥。白首友於情,同憂樂。” 明 馮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邁,白首無成。獨坐無聊,老懷難遣。” 清 吳敬梓 《移家賦》:“羨白首之詞臣,久赤墀之記注。”
(2).謂男女相愛誓願白頭偕老。 宋 陳師道 《送內》詩:“三歲不可道,白首以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詩:“深言匪曲衷,白首為所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裡的秋天》十:“純潔的初戀,信託的心,白首的約,不辭的別。”
論交
(1).爭論與交談。 唐 李頎 《行路難》詩:“秋風落葉閉重門,昨日論交竟誰是。”
(2).結交;交朋友。 唐 高適 《送前衛縣李寀少府》詩:“怨別自驚千里外,論交卻憶十年時。” 宋 陳師道 《贈魯直》詩:“相逢不用蚤,論交宜晚歲。” 清 龔自珍 《哭鄭八丈》詩:“論交三世久,問字兩兒趨。” 張昭漢 《癸丑暮秋偕璧子漫遊長江歌以紀事》:“古人論交恩義重,徙倚琴臺有餘痛。”
清樽
見“ 清尊 ”。
莫教
猶莫非。《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 吳教授 聽得外面聲音,不是別人,是我渾家和 錦兒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這裡?莫教也是鬼?”
南山
指終南山,在陝西省西安市南
圖畫
(1)
(2) 繪畫
(3) 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如油畫、素描或版畫)
(4) 比喻壯麗的江山
(5) 生動的描寫或形象的描繪
(6) 謀劃
何日
哪一天;什麼時候。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 仲仙 ﹞又吟曰:‘儂別去,淚雙流,使我揉斷離腸何日休。’” 劉大白 《各各作工》詩:“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麼財東,什麼僱傭,一樣的人,階級重重!無人不工,何日成功!”
相攜
亦作“相擕”。互相攙扶;相伴。《東觀漢記·鄧禹傳》:“ 禹 乘勝獨克,而師行有紀,皆望風相攜以迎,降者日以千數,眾號百萬。” 宋 蘇軾 《甘露寺》詩:“但有相攜人,何必素所歡。”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採蕋的游蜂,兩兩相攜;弄巧的黃鸝,雙雙作對。”《儒林外史》第八回:“當下會了帳,兩人相攜著下了船坐下。”
見“ 相攜 ”。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毛 * 《答友人》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童太卿同年歸田原文_童太卿同年歸田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