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原文

驕陽愆歲事,良牧念菑畲。
列騎低殘月,鳴茄度碧虛。
稍窮樵客路,遙駐野人居。
谷口寒流淨,叢祠古木疏。
焚香秋霧濕,奠玉曉光初。
肸蠁巫言報,精誠禮物余。
惠風仍偃草,靈雨會隨車。
俟罪非真吏,翻慚奉簡書。

詩詞問答

問:《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作者是誰?答:柳宗元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答:柳宗元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譯文
秋日炎炎久旱不雨耽誤了農事,賢良的韋使君惦念著受災的農田。
率領騎馬的官員們連夜趕往黃溪,一路上吹奏著茄管,樂聲響徹長天。
沿著打柴人行走的山路走到了盡頭,停腳遙望山民們的茅屋相距甚遠。
山谷出口處的溪流清涼潔淨,叢林中黃神祠旁的古樹枝葉稀疏。
在秋日的濕霧裡點燃香火,祭壇上剛擺好玉器已經曙光初露。
巫師祝禱的聲音像響蟲一樣鳴叫,神態虔誠祭品豐盛而有餘。
祈雨結束暖風仍然吹翻了野草,太守的車馬一走,相信黃神定會賜雨。
我是等待加 * 有實職的官吏,接到隨行的簡書,反而慚愧阿附。

注釋
[1]韋使君:永州刺史韋彪。口號:古體詩的題名,表示隨口吟成,即口占之意。
[2]驕陽:烈日、赤日。愆(qiān千)過錯、差錯,這裡指造成了災害。歲事:即農事。
[3]良牧:“牧”為漢代州郡長官名;“良牧”就是賢良的州郡長官,這裡實指韋中丞。念:即記念、惦念。菑畲(zīyú資余):耕地。古代指初耕的田地。
[4]列騎:指韋彪和詩作者等一行騎馬前往黃溪祈雨的人員。殘月:指農曆月末形狀像鉤的月亮或拂曉快落山的月亮。
[5]茄(jiā加):是漢唐時期的一種管樂器。度:意為傳送、響徹。碧虛:即碧空。
[6]窮:走完。樵客:即打柴的人。
[7]駐:車馬停止。野人:指山民。
[8]叢祠:叢林之中的神祠。
[9]奠玉:祭奠神所使用的玉器。曉光:即曙光。
[10]肸(xī西):聲音振動。蠁(xiāng鄉):即響蟲,俗稱地蛹。巫:泛指以代人祈神為職業的人。報:告知。
[11]精誠:指祈雨的心意十分虔誠。禮物余:用來祭祀黃神的祭品豐富有餘。
[12]惠風:和風。偃:倒伏。偃草:風把草吹倒了。
[13]靈雨:佳雨,及時的好雨。《後漢書》:“鄭弘為淮陰太守,政不煩苛。天旱行春,隨車致雨。”
[14]俟(sì四)罪:指等待受罰。這是被貶的或等待處置的官員常用的套話,表示應該受到更嚴厲的懲罰。非真吏:詩人貶為永州司馬,為員外官,即在編制之外的官。且既無公務,又無官舍,所以說不是“真吏”。
[15]翻:副詞,反而之意。奉簡書:指遵從韋中丞所發簡牘的命令隨行祈雨。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敘事詩,在寫作手法上相當樸實,記事、寫景,較少抒情,語言工整,用詞精確恰當。從文義的表面上看,讚美韋彪關心民間疾苦而祈神求雨,但本意是對韋中丞等州府官員愚昧迷信、勞民傷財行為的批評,對自己蒙屈而淪為下僚的悲嘆。

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義無神論者,他曾針對韓愈天有意志、能賞罰的觀點,提出:“彼上而玄者,世謂之天;下而黃者,世謂之地;渾然而中處者,世謂之元氣;寒而暑者,世謂之陰陽。”他認為天地只是自然物,既無意志,也不能賞罰,“功者自功,禍者自禍”(《天說》),希望天地能賞罰、有哀仁都是迷信(《天說》)。他還認為,“生植與災荒,皆天也;法制與禍亂,皆人也……其事各行不相預,而凶豐理亂出焉”(《答劉禹錫天論書》),天事與人事各不相干。另外,在《非國語》中,他還指 出:“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陰與陽者,氣而游乎其間者也。自動自休,自峙自流,是惡乎與我謀?自斗自竭,自崩自歇,是惡乎為我設?”認為天地、元氣、山川等自然物的運動變化是自然而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根據這些認識,柳宗元對韋中丞黃溪祈雨的荒誕行為,必然是持批評態度的。

當時的永州刺史韋彪,跟柳宗元並沒有什麼深厚的交情。柳宗元到永州一年多後,唐憲宗改元大赦天下,韋彪便北移了。這人毫無才幹,連北移的賀表也是請柳宗元寫的。但由於他身為永州的行政首長,柳宗元的頂頭上司,柳宗元又是待罪之人,並且希望得到朝庭的赦免和重新起用,因此柳宗元當然不便直接批評韋彪,只能用讚賞的表面形式來記述這件事。但詩題中標明“口號”,而“口號”是古人隨口吟成的詩體,這便給詩添了幾許詼諧。詩人寫這場荒誕的祈神求雨戲時,字裡行間充滿了辛辣的諷刺,傳神地刻畫出了韋彪其人:興師動眾,不僅勞民傷財,而且是沽名釣譽的行徑;神祠荒涼清冷,象徵他的愚蠢糊塗;場面宏大,巫師裝神弄鬼,譏諷他的迷信與無知;並且通過“惠風仍偃草”的寫實,“靈雨會隨車”的用典,以對比的手法來揭示韋彪祈雨的無功與荒謬。據詩人的《游黃溪記》記載,黃溪在城東七十里,“黃神”乃是王莽的後代,是避禍來的。韋彪導演的這場鬧劇,吹吹打打弄了整整一夜,直到天亮才收場,使周圍的百姓都受到了驚擾,根本不是在為老百姓祈福,而是在“造禍”,並且災禍波及到了“樵客路”與“野人居”。

詩的最後兩句,才是詩人真實意圖的流露:自己是“俟罪非真吏”,卻奉命隨行,做太守的清客、幫閒,成為獻媚取悅長官的低級僚屬,這對胸懷大志的柳宗元來說,是非常羞愧的。如果他是有實職實權的地方官,定會珍惜手中的權力,盡情施展自己“以利安元元為務”的抱負,乾一番興利除弊的事業。


標籤:祭祀,祈雨

詩詞推薦

  • 虞美人

    張元乾宋代〕廣寒蟾影開雲路。目斷愁來處。菊花輕泛玉杯空。醉後不知星斗、亂西東。今宵入夢陽台雨。誰忍先歸去。酒醒長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原文_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
  • 秋夜寄青龍寺空貞二上人

    無可唐代〕夜來思道侶,木葉向人飄。精舍池邊古,秋山樹下遙。磬寒徹幾里,雲白已經宵。未得同居止,蕭然自寂寥。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原文_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
  • 寄裴仲謨

    黃庭堅宋代〕交遊書二十年,書義等親書骨書。風雨漂我巢,公亦未有屋。寄聲來問安,足音到空谷。我家輦轂下,薪桂炊白玉
  • 柳枝辭十二首

    徐鉉唐代〕此去由源不是遙,垂楊深處有朱橋。共君同過朱橋去,密映垂楊聽洞簫。
  • 篔簹萬個黃雀每棲息其上一昔風雨颯至忽聞有

    李自中宋代〕黃頭雀,觜交交,尾倬倬,突然散去雲路邈。東村四面禾黍稠,欲下未下驚呼儔。牛羊上山雞犬睡,翩躚蹙步來相
  • 占四時甲子雨

    佚名唐代〕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頭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凍死。鵲巢下地,其年大水。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原文_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
  • 病中偶書

    陸游宋代〕燈火青熒古屋深,掛冠境界已駸駸。竹枝影瘦橫殘月,戡杵聲寒續暮砧。病覺死生真大事,老知道德愧初心。經龕
  • 圓通禪院,先君舊遊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

    蘇軾宋代〕石耳峰頭路接天,梵音堂下月臨泉。此生初飲盧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袖裡寶書猶未出,夢中飛蓋已先傳。何人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原文_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
  • 酒中十詠酒旗

    皮日休唐代〕青幟闊數尺,懸於往來道。多為風所颺,時見酒名號。拂拂野橋幽,翻翻江市好。雙眸復何事,終竟望君老。
  • 歸燕

    武元衡唐代〕春色遍芳菲,閒檐雙燕歸。還同舊侶至,來繞故巢飛。敢望煙霄達,多慚羽翮微。銜泥傍金砌,拾蕊到荊扉。雲海
  • 和彥逢弟簡相山古上人二首

    王之道宋代〕蒿艾深迷古徑苔,荒涼菊塢與松栽。稻田正似人無幾,賴有高僧伴我來。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原文_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江月

    佚名宋代〕請知諸郡子弟,儘是湖海高朋。今年神首賽齊雲。別是一般風韻。來時向前參聖,然後疏上揮名。香金留下仿花人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原文_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送葉夢錫·七之一)

    陸游宋代〕家住東吳近帝鄉。平生豪舉少年場。十千沽酒青樓上,百萬呼盧錦瑟傍。身易老,恨難忘。尊前贏得是淒涼。君歸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原文_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
  • 夢覺

    張鎡宋代〕二十年前事,渾如夢覺時。漫行荒路逕,難認舊亭基。尚記因逃暑,曾來學賦詩。如今無可好,植杖欲耘耔。
  • 送林推官

    劉克莊宋代〕仕泉一郡共稱賢,今仕於漳想亦然。非有珠犀堪自獻,若無梔蠟可為研。惡貪泉水平生潔,缺相輪尖早晚圓。若是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原文_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
  • 亂後逢友人

    羅隱唐代〕滄海去未得,倚舟聊問津。生靈寇盜盡,方鎮改更貧。夢裡舊行處,眼前新貴人。從來事如此,君莫獨沾巾。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原文_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
  • 翠蛟亭

    金堅宋代〕怒猊抉石驥奔泉,誰挽河流下九天。傾瀉瓊珠三萬斛,從師乞作買山錢。
  • 十二時頌

    釋文準宋代〕日昳未,法身清淨絕方比。乾坤遐邇盡東西,千山萬山翠相倚。
  • 安州老人食蜜歌

    蘇軾宋代〕安州老人心似鐵,老人心肝小兒舌。不食五穀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蜜中有詩人不知,千花百草爭含姿。老人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原文_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王晉輔桂堂

    楊萬里宋代〕諸天別有金 * ,金粟如來更奇怪。玉露洗面曦金風,黃雲迎下月姨宮。未與群芳較顏色,寒香世界誰較得。一個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原文_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原文_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