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忒令原文
與你萍水絲蘿相共依。今日呵。
飄泊似落花飛絮。那媽媽
他惡狠狠厭貧求富。
毒心奸計。你若出去了。教我那時呵。
愁眉淚眼。
看誰麵皮。
那荊棘里。
芒刺中。
早晚怎生存濟。生
詩詞問答
問:忒忒令的作者是誰?答:王玉峰
問:忒忒令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焚香記 第九出
參考注釋
萍水
萍草隨水漂泊。因其聚散無定,故以喻人之偶然相遇。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務浼君子。” 歐陽予倩 《木蘭從軍》第四場:“萍水相交,怎敢叨擾。”
絲蘿
(1).菟絲與女蘿。《詩·小雅·頍弁》“蔦與女蘿” 毛 傳:“女蘿,菟絲,松蘿也。” 陸德明 釋文:“在草曰菟絲,在木曰松蘿。”後用以泛指藤蘿之類的植物。 唐 陳翊 《郊行示友人》詩:“醉向絲蘿驚自醒,與君清耳聽松湍。” 唐 溫庭筠 《古意》詩:“莫莫復莫莫,絲蘿緣澗壑。”
(2).菟絲、女蘿均為蔓生,纏繞於草木,不易分開,故詩文中常用以比喻結為婚姻。《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一:“不念糟糠之情,別倚絲蘿之託。” 元 柯丹丘 《荊釵記·受釵》:“願天早與人方便,絲蘿共結。”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詩存人》:“空負絲蘿約,蘭閨淚滿襟。”
相共
共同,一道。 南唐 馮延巳 《拋球樂》詞:“且上高樓望,相共憑欄看月生。”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飄泊
同“漂泊”
飛絮
飄飛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樹、蘆葦等的種子
媽媽
(1) 母親
媽媽好
媽媽回來了,媽媽來餵奶
(2) 老妻;老伴
兩個孩兒和媽媽
(3) 對年長婦人的稱呼
既是如此,媽媽引路。——清· 俞樾《七俠五義》
(4) 鴇母
相煩姐姐請出媽媽來,小閒自有話說。——《水滸傳》
惡狠狠
極端兇惡的樣子
臨走又惡狠狠地罵了兩句
奸計
亦作“奸計”。奸邪的計謀。《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 玄 ﹞交關閹豎,授以姦計,畏憚天威,不敢顯謀。”《南史·梁紀中·武帝下》:“時 景 姦計既成,乃表陳帝失,復舉兵向闕。”《前漢書平話》卷上:“ 陳豨 足智多謀,若便用兵,不知地面,恐落反賊奸計。” 高玉寶 《高玉寶》第九章:“眼看要秋收下工,咱們這樣一走,一年的活就得白乾,就正中 周扒皮 的奸計了。”
出去
——放在動詞後面,表遠離說話者
走出去
趕出去
愁眉淚眼
皺著眉頭,掉下眼淚。形容愁苦悲傷。 元 方伯成 《端正好·憶別》套曲:“我痛著迷不似今番,愁眉淚眼。恨別離最易,相見應難。” 茅盾 《虹》四:“她好像是一個失敗的革命者為要撐拄著自己不陷入悲觀和消沉,便不得不盛氣斥罵那些愁眉淚眼的同難者。”
麵皮
(1) 臉皮
(2) 面子;情面
(3) 〈方〉∶(麵皮兒)包包子、餃子等的薄片狀的面
(4) 軍鼓的上鼓面
荊棘
荊:荊條,無刺;棘,酸棗,有刺。兩者常叢生為從莽。也泛指叢生於山野間的帶棘小灌木
斬荊棘。——宋· 蘇洵《權書·六國論》
芒刺
(1).草木莖葉、果殼上的小刺。 唐 杜甫 《除草》詩:“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唐 陸龜蒙 《薔薇》詩:“外布芳菲雖笑日,中含芒刺欲傷人。” 清 吳振蘭 《和孟東野<審交詩>》:“滋養待成林,芒刺傷我手。”
(2).比喻隱患。《周書·閔帝紀論》:“政由 寧氏 ,主懷芒刺之疑。”《周書·文閔明武宣諸子傳論》:“ 高祖 克翦芒刺,思弘政術,懲專朝之為患,忘維城之遠圖。”參見“ 芒刺在背 ”。
(3).比喻言詞尖刻。 章炳麟 《國故論衡·論式》:“法 晉 宋 者,知其病徵,宜思有以相過,而專務溫藉,詞無芒刺。”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一涉筆,總不免含有芒刺,真是如何是好。”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練氣功
(2) 時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這早晚多半已經到家了
(3) 〈方〉∶泛指將來某個時候
你早晚進城來,到我們這裡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怎生
(1) 怎樣;怎么
怎生不捎帶個字兒來?
(2) 務必;無論如何
小生有一簡,怎生煩小娘子送去
存濟
(1).救濟;救助。《北史·房景遠傳》:“ 景遠 字 叔遐 ,重然諾,好施與,頻歲凶儉,分贍宗親,又於通衢以飼餓者,存濟甚眾。” 元 無名氏 《劉弘嫁碑》第四折:“當日無倚之時,投奔於伯伯門下,蒙伯伯收留存濟。”《明史·陳銳傳》:“ 淮 揚 飢疫,煮糜施藥,多所存濟。” 清 吳偉業 《詠古》詩之六:“破家相存濟,百口同安危。”
(2).過活;度日。《周書·宣帝紀》:“閏月乙亥,詔 山東 流民新復業者,及 突厥 侵掠家口破亡不能存濟者,竝給復一年。” 宋 范仲淹 《奏乞免關中支移二稅》:“數年以來,科率百端,民力大困,州縣督責,不能存濟。”《古今小說·吳保全棄家贖友》:“家中又無積蓄,捱到十年之外,衣單食缺,萬難存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牛成章》:“母不能貞,貨產入囊,改醮而去,遺兩孤,難以存濟。”
(3).活路、生路。 元 無名氏 《殺狗勸夫》第二折:“徧長空六出花飛,不停間雪兒緊風兒急,這場冷,著我無存濟。” 元 石德玉 《秋胡戲妻》第二折:“哎呀,這是明明的欺負俺高堂老母無存濟。” 元 無名氏 《馬陵道》第三折:“想當初在 雲夢山 中把天書習,定道是取將相能容易,誰知有這日,生把俺七尺長軀打滅的無存濟。”
(4).消受,安享。 元 無名氏 《隔江鬥智》第二折:“這 荊州 我親身我親身可便到這裡,你看那地方寬,民富實,端的是錦繡城池,無福的難存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