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四首·其四

作者:田汝悚 朝代:明代

秋興四首·其四原文

西苑迢迢隔絳河,遙瞻禁御渺煙波。

天臨偏甸開仙仗,日下平蕪散玉珂。

宮漏漫從三殿報,爐煙別向九霄多。

龍池會有承恩處,誰唱清平第一歌。

詩詞問答

問:秋興四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田汝悚
問:秋興四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秋興四首·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參考注釋

西苑

即北京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

深居西苑。—— 清· 張廷玉《明史》

迢迢

(1) 形容遙遠。也作“迢遞”

千里迢迢

(2) 漫長;長久

夜迢迢

恨迢迢

絳河

(1).即銀河。又稱天河、天漢。古代觀天象者以北極為基準,天河在北極之南,南方屬火,尚赤,因借南方之色稱之。《漢武帝內傳》:“ 上元夫人 遣侍女答問云:‘ 阿環 再拜,上問起居。遠隔絳河,擾以官事,遂替顏色,近五千年。’” 唐 元稹 《月三十韻》:“絳河冰鑑朗,黃道玉輪巍。” 明 謝讜 《四喜記·巧夕宮筵》:“堪愛今宵佳景,雲繼絳河耿耿。”《紅樓夢》第五十回:“幽夢冷隨紅袖笛,遊仙香泛絳河槎。”

(2).傳說中南海河名。《初學記》卷四引 晉 王嘉 《拾遺記》:“ 絳河 去 日南 十萬里,波如絳色。多赤龍、赤色魚,而肥美可食。”

遙瞻

向遠方看;凝目遠視

禁御

(1).禁止;制止。《左傳·昭公六年》:“昔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辟,懼民之有爭心也,猶不可禁御,是故閒之以義,糾之以政,行之以禮,守之以信,奉之以仁。” 漢 桓寬 《鹽鐵論·錯幣》:“故有鑄錢之禁,禁御之法立而姧偽息。”《後漢書·朱暉傳》:“子弟親戚並荷榮任,故放濫驕溢,莫能禁御。”

(2).指禁止奸盜等犯罪活動的措施和效果。《新唐書·陸贄傳》:“視姦盜有無以稽禁御,視選舉眾寡以稽風化。”

(3).同“ 禁籞 ”。 漢 揚雄 《羽獵賦》序:“然至羽獵,甲車戎馬,器械儲偫,禁御所營,尚泰奢麗夸詡,非 堯 、 舜 、 成湯 、 文王 三驅之意。”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詩:“配極玄都閟,凴虛禁御長。”一本作“ 禁籞 ”。 宋 歐陽修 《和劉原父從幸後苑觀稻呈經筵諸公》:“禁御皇居接,香畦鏤檻邊。”

同“ 禁御 ”。《淮南子·氾淪訓》:“為鷙禽猛獸之害傷人而無以禁御也,而作為之鑄金鍛鐵以為兵刃,猛獸不能為害。”

煙波

煙霧籠罩的水面

煙波浩渺的洞庭湖

煙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顥《黃鶴樓》

天臨

上天照臨下土。喻天子之治。 南朝 宋 顏延之 《應詔宴曲水作詩》:“太上正位,天臨海鏡。”

仙仗

亦作“僊仗”。1.神仙的儀仗。 前蜀 韋莊 《尹喜宅》詩:“紫氣已隨僊仗去,白雲空向帝鄉消。”僊,一本作“ 仙 ”。《雲笈七籤》卷 * :“龍軒鶴騎,仙仗森列,駐於空界。” 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知君舊籍隸虛皇,列近侍班行,謫來塵土離仙仗。”

(2).指皇帝的儀仗。 唐 岑參 《奉和中書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詩:“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清 洪昇 《長生殿·定情》:“瑤階小立,春生天語,香縈仙仗,玉露冷沾裳。”

下平

(1).漢字聲調的一種。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韻》:“凡宮為上平,商為下平,角為入,徵為上,羽為去。”

(2).見“ 上下平 ”。

玉珂

(1).馬絡頭上的裝飾物。多為玉制,也有用貝制的。 晉 張華 《輕薄篇》詩:“文軒樹羽蓋,乘馬鳴玉珂。” 唐 李賀 《馬》詩之二二:“汗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王琦 匯解:“玉珂者,以玉飾馬勒之上,振動則有聲,故有‘撼玉珂’、‘鳴玉珂’之語。”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六:“亦曾橐筆侍鑾坡,午夜天風伴玉珂。”

(2).指馬。 宋 司馬光 《虞部劉員外約游金明光以詩四首謝之》之二:“絳闕朝歸散玉珂,不游不飲奈春何?” 明 何景明 《對雪懷劉朝信》詩:“何處玉珂迷紫陌,幾家銀燭照華筵。”

(3).指高官顯貴。 唐 靈澈 《元日觀郭將軍早朝》詩:“今朝始見金吾貴,車馬縱橫避玉珂。” 明 李攀龍 《送皇甫別駕往開州》詩:“銜杯昨日夏雲過,愁向 燕山 送玉珂。” 清 吳偉業 《送沉繹堂太史之官大梁》詩:“一代才名並玉珂,百年絹素垂金粉。”

宮漏

古代宮中計時器。用銅壺滴漏,故稱宮漏。 唐 白居易 《同錢員外禁中夜直》詩:“宮漏三聲知半夜,好風涼月滿松筠。” 五代 馮延巳 《鵲踏枝》詞:“粉映牆頭寒欲盡。宮漏長時,酒醒人猶困。” 宋 歐陽修 《內直奉寄聖俞博士》詩:“獨直偏知宮漏永,稍寒尤覺玉堂清。”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元順帝 自製宮漏,藏壺匱中,運水上下。”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夜半的宮漏,一點一滴,象扯不斷的絲那樣長。”

三殿

(1).即 唐 大明宮 之 麟德殿 。《玉海·宮室·唐三殿》:“ 三殿 者, 麟德殿 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 三院 。結鄰 鬱儀樓 即 三殿 之東西廊也。” 唐 杜甫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詩:“詔從 三殿 去,碑到百蠻開。” 唐 韓愈 《李公墓志銘》:“十三年,公與 忠武軍 節度使司空 光顏 、 邠寧 節度使尚書 釗 ,俱來朝,上為之燕 三殿 。”

(2).指皇宮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宮。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國初定三院》:“至 順治 戊戌,始復 明 制,改設 中和殿 、 保和殿 、 武英殿 、 文華殿 、 文淵閣 、 東閣 諸大學士名。 乾隆 戊辰,特旨罷 中和殿 大學士,改為 體仁閣 ,以配三殿三閣之名焉。”

(3). 宋 時太皇太后在世,與皇太后、皇后並稱三殿;若無太皇太后,則天子與太后、皇后亦稱三殿。 宋 錢愐 《錢氏私志》:“上同三殿徐登步輦還內。”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三宮三殿》:“國朝有太皇太后時,並皇太后、皇后稱三殿,其後,乘輿行幸,奉太后,偕皇后以出,亦曰三殿。”

爐煙

見“ 爐煙 ”。

亦作“ 爐煙 ”。1.熏爐或香爐中的煙。 南朝 梁簡文帝 《曉思詩》:“爐煙入斗帳,屏風隱鏡臺。” 宋 蘇軾 《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詩:“暮歸走馬沙河塘,爐煙裊裊十里香。” 清 支機生 《珠江名花小傳》:“爐煙暗遞浩歌聲。”

(2). 廬山 香爐峰 的雲氣。借指 香爐峰 。 宋 梅堯臣 《寄王江州》詩:“何嘗聞堠火,唯是對爐煙。潮到 盆城 否?猶期信可傳。”

(3).舊時宮殿前丹墀設焚香爐,後因以指代宮廷、朝官。 唐 無名氏 《元日觀上公獻壽賦》:“趨雲陛以陳詞,向爐煙而稽首。” 唐 韋應物 《燕李錄事》詩:“與君十五侍皇闈,曉拂爐煙上赤墀。” 唐 方乾 《送杭州李員外》詩:“必恐駐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爐煙。”

(4).指爐火。 宋 周邦彥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詞:“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爐,一本作“ 罏 ”。

九霄

(1).天之極高處;高空。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詩:“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 劍 壁危樑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詩:“丈夫落魄縱無聊,壯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謂仙人居處。《文選·沉約<游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張銑 註:“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 唐 李白 《明堂賦》:“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雲。” 王琦 註:“按道書,九霄之名,謂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為九霄。” 宋 陸游 《長生觀觀月》詩:“獨倚欄桿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處。 唐 杜甫 《臘日》詩:“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詩:“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唐 黃滔 《敷水廬校書》詩:“九霄無詔下,何事近清塵?”

龍池

(1).琴底的二孔眼之一。上孔曰龍池,下孔曰鳳沼。 宋 趙希鵠 《洞天清錄·古琴辯》:“ 雷 張 製槽腹有妙訣,於琴底悉窪,微令如仰瓦,蓋謂於龍池鳳沼之弦,微令有脣,餘處悉窪之。”《紅樓夢》第八九回:“ 黛玉 笑道:‘這張琴不是短,因我小時學撫的時候,別的琴都彀不著,因此特地做起來的。雖不是焦尾枯桐,這鶴仙鳳尾,還配得齊整;龍池雁足,高下還相宜。’”

(2).池名。所名之池非一。其一在 唐 長安 隆慶坊 玄宗 未即位時所居的舊邸旁, 中宗 曾泛舟其中。 玄宗 即位後於 隆慶坊 建 興慶宮 , 龍池 被包容於內。在今 陝西 西安 興慶公園 內。 唐 沉佺期 《龍池篇》:“ 龍池 躍龍龍已飛,龍德先天天不違。” 唐 蘇頲 《龍池篇》:“ 西京 鳳邸躍龍泉,佳氣休光鎮在天。” 朱鶴齡 箋註:“《雍録》:‘ 明王 為諸王時,故宅在京城東南角 隆慶坊 。宅有井,井溢成池, 中宗 時數有雲龍之祥。後引 龍首堰 水注池,池面益廣,即 龍池 也。 開元 二年七月,以宅為宮,是為 興慶宮 。’”

(3).猶鳳池。指中書省。 唐 陳子昂 《為陳舍人讓官表》:“司言鳳綍,揮翰龍池。” 明 徐渭 《送內兄潘伯海謁選》詩:“明歲承恩日,龍池萬柳青。”

(4).借指內閣。《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上海小刀會起事本末》:“ 寶山 蔣敦復 作《滬城紀事》詩八首:‘海水羣飛日,東南又不支,龍池機早代, 燕 省處方危。’”

承恩

(1).蒙受恩澤。 唐 岑參 《送張獻心充副使歸河西雜句》:“前日承恩 * 殿 ,歸來見者誰不羨。” 劉成禺 《洪憲紀事詩》之一七四:“君王碧洗頒冠玉,養子承恩四子婚。”

(2). 漢 台館名。《漢書·霍光傳》:“築神道,北臨 昭靈 ,南出 承恩 。”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云:“ 昭靈 、 承恩 、皆館名也。”

清平

(1).太平。 漢 班固 《兩都賦》序:“臣竊見海內清平,朝廷無事。” 唐 白居易 《贈夢得》詩:“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 清 李漁 《玉搔頭·聞警》:“他道清平世,忽起狼烽。” 郭沫若 《文藝論集續集·革命與文學》:“世事臨到清平的時候,他們或許還可以謳歌一下太平。”

(2).清和平允。《世說新語·品藻》“ 閭丘沖 ,優於 滿奮 、 郝隆 ”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 沖 清平有鑑識。” 宋 蘇軾 《<王定國詩集>敘》:“﹝ 王定國 ﹞以其 嶺 外所作詩數百首寄余,皆清平豐融,藹然有治世之音。”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 馮古浦 在 西林相公 席上詠牡丹云:‘詩到清平能動主,花雖富貴不驕人。’”

(3).廉潔公正。《後漢書·魯恭傳》:“遷光祿勛,選舉清平,京師貴族莫能枉其正。”《隋書·循吏傳序》:“吏之清平,失其所欲,雖崇其賞,猶或不為。” 唐 元稹 《連昌宮詞》:“長官清平太守好,揀選皆言由相公。”

(4).平靜。 * 《和謝老<泛舟古田水庫>原韻》:“湖水清平波浪無,樓船並進路航迂。” 冰心 《寄小讀者》七:“我平時寫作,喜在人靜的時候,船上卻處處是公共的地方,艙面闌邊,人人可以來到。海景極好,心胸卻難得清平。”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質量第一

詩詞推薦

  • 滿江紅

    張炎宋代〕近日衰遲,但隨分、蝸涎自足。底須共、紅塵爭道,頓荒松菊。壯志已荒圯上履,正音恐是溝中木。又安知、幕下
  • 小樓

    高翥宋代〕小樓終日脫冠巾,白髮蕭疏不受塵。雖是客身猶足樂,苦無世累未為貧。家書遠寄憑遊子,邸報頻看念故人。自嘆
    秋興四首·其四原文_秋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釋普度宋代〕落葉飄飄,秋江清淺。烈士相逢,干戈不殿。言多去,道轉遠。
    秋興四首·其四原文_秋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懷寄呈子權先示徽之兼簡孝先熙之

    王令宋代〕樹哭寒蜩草哭蟲,何堪羈客憤時窮。卒無可樂群書外,百不堪言一嘆中。雲黯暮天沉白日,土塵平地斷清風。夫君
    秋興四首·其四原文_秋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小雁屏二首

    陳氏宋代〕曲屏誰畫小瀟湘,雁落秋風蓼半黃。雲澹雨疏孤嶼遠,會令清夢到高唐。
  • 乞竹雞

    林光朝宋代〕疏籬短短花枝闌,鳩婦不鳴天雨寒。鳩婦離家三百日,亦有姊妹依故山。黃糧不肯啄,欲去羽衣殘。主人一見一憐
  • 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丁逢宋代〕半雨半晴山弄姿,濕雲吹風不成痴。蘼蕪漸遍楚宮碧,葡萄未漲巴江遲。西南大尹初涉境,山川效職加瑰奇。翠屏
  • 軍裝八詠·其五·矢

    乾隆清代〕飲石稱神力,中環能制勝。誰道天山遙,只須三箭定。
  • 南紅門外·其二

    乾隆清代〕迤邐煙郊棗栗稠,小民生計自為謀。地方大吏來迎駕,先問潦鄉安妥不。
  • 詠宋澄泥天池硯

    乾隆清代〕王扶泥硯屬文同,歲久錚錚聲作銅。我為陶泓賀得所,常供和墨寫筠叢。
  • 西齋秋日雜書五首

    方回宋代〕對奕不如觀,觀不如聽聲。獨坐無來客,小軒秋雨晴。思之有百憂,不思了無情。萬有皆外物,世重我所輕。默數
    秋興四首·其四原文_秋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客懷二首·其二

    陳鎰元代〕三年客里寄行藏,搖落秋深感異鄉。久敝黑貂驚歲月,漸疏白髮老風霜。乾坤納納胸襟闊,山水迢迢道路長。遙想
  • 勸農三首

    留碩宋代〕長年城上望溪山,今日才能一往還。特地曉風吹雨斷,可應天意更予慳。
  • 木蘭回蹕駐避暑山莊作·其二

    乾隆清代〕無幾何時往返周,山容紫翠斗深秋。風吹落葉如聞雨,潦盡寒潭遠見洲。點綴閒雲晴晦幻,依遲別館性情投。去時
  • 觀蟻

    胡仲弓宋代〕飽知羶可慕,來往斗相迎。忙似人行役,多於雁出征。數行緣壁去,一半上階行。何處堪投宿,相逢細問程。
  • 喜晴

    張嵲宋代〕一春黃霧暗,今旦天始清。林姿明積雨,水色澹初晴。好鳥關關囀,新泉決決鳴。前山有佳色,聊以駐幽情。
  • 贈軒轅先生

    貫休唐代〕曾親文景上金鑾,語共容城語一般。久向紅霞居不出,若非清世見應難。滿爐藥熟分仙盡,幾局棋終看海乾。略問
    秋興四首·其四原文_秋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草堂

    程敦厚宋代〕地控三州界,池開十丈蓮。桑麻無杜曲,松菊有斜川。別浦歸帆遠,他山晚照妍。江河春水闊,幽興白鷗前。
    秋興四首·其四原文_秋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吳提刑赴召三首

    趙蕃宋代〕連朝欲作送公詩,以頌懸知孰愈規。萬事要當明本末,一身切莫計安危。老農不過除荑稗,良藥安能棄術芝。勿謂
  • 十月晨雨

    趙蕃宋代〕昨夕斜陽照墟落,今晨細雨暗檐楹。田夫荷笠趨田去,織婦連機競織聲。畏餒但憂瓶粟罄,怕寒聊倚鬢絲明。古來
秋興四首·其四原文_秋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