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紅門外·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南紅門外·其二原文

迤邐煙郊棗栗稠,小民生計自為謀。

地方大吏來迎駕,先問潦鄉安妥不。

詩詞問答

問:南紅門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南紅門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南紅門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五

參考注釋

迤邐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連綿貌。 南朝 齊 謝朓 《治宅》詩:“迢遰南川陽,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鳳棲梧》詞之三:“玉樹瓊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輪上》:“她把眼從窗戶望出去,是迤邐不斷的青山。”

(2).指唱歌聲和鳥鳴聲的悠揚圓轉。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曉》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語,偏向閒庭戶。”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蓋本處地勢,自 銀林堰 以西,地形從東迤邐西下。” 鄭觀應 《盛世危言·邊防上》:“在東北、西北,由 東三省 、內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與 俄 接壤。”

(4).緩行貌。《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別了眾名姬,擕著琴劍書箱,扮作遊學秀士,迤邐上路。”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屍,幸賴 法忍 扶餘,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陳》:“和這個胖女人較了半天勁,累得他筋疲力盡,他迤里歪斜走出來。”

(5).漸次;逐漸。 宋 蘇軾 《與楊元素書》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來千,餘可迤邐還。” 宋 賀鑄 《更漏子》詞:“迆邐黃昏,景陽鐘動,臨風隱隱猶聞。”《古今小說·閒雲庵阮三償冤債》:“﹝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煙郊

亦作“煙郊”。月色朦朧或煙霧瀰漫的郊野。 唐 王泠然 《初月賦》:“望頽陽之西落,見微月之孤生;出煙郊而漫漫,映江浦之亭亭。” 唐 李白 《歸石門舊居》詩:“將欲辭官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唐 溫庭筠 《寒食日作》詩:“自有玉樓芳意在,不能騎馬度煙郊。”

棗栗

(1).棗樹與栗樹。亦指棗子與栗子。《戰國策·燕策一》:“南有 碣石 、 雁門 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栗之實,足食於民,此所謂天府也。”《後漢書·皇后紀下·獻帝伏皇后》:“既至 安邑 ,御服穿敝,惟以棗栗為食。”

(2).古時婦女早間拜見長輩時常獻的果品。《儀禮·士昏禮》:“質明,贊見婦於舅姑……婦執笲棗栗,自門入,升自西階進拜,奠於席。” 賈公彥 疏:“棗栗,取其早自謹敬。”《國語·魯語上》:“夫婦贄不過棗栗,以告虔也。” 韋昭 註:“棗,取蚤起,栗,取敬肅。”

小民

普通人民民眾;平民百姓

小民聞當去。——清· 張廷玉《明史》

小民罷市。

農夫小民。——宋· 蘇軾《教戰守》

生計

(1) 謀生的辦法

教育是為生活而不僅僅為生計作準備,是為生存而不是為謀生作準備

(2) 生活的狀況

但夥計本非仇敵,生計艱難,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靈《遙夜庥》

(3) ∶謀劃;產生計策

事生謀,謀生計。——《鬼谷子》

自為

(從哲學範疇解釋,自為即)自覺,自由(掌握了事物運動規律,按規律辦事)

地方

(1)

(2) 當地

地方公共汽車線路

地方武裝

(3) 各行政區的

地方政治

地方風俗

大吏

指大官

督撫大吏爭上符瑞。——《明史·海瑞傳》

迎駕

迎接天子車駕。 宋 趙昇 《朝野類要·故事》:“車駕出幸,經由在京去處,凡百司局務官吏僧道,在百步之內並迎駕。”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恩遇》:“庚子,上南巡,余時在籍迎駕。” 任光椿 《戊戌喋血記》第十二章:“﹝ 榮祿 ﹞並要 袁世凱 抓緊練兵,作好迎駕和護境的準備。”

安妥

平安穩妥

他把兒子送走以後,心裡覺著安妥了

詩詞推薦

  • 會城苦雨四首·其一

    牛燾清代〕秋深鶗鴂不曾啼,委地黃花半作泥。商略重陽攜酒去,還應買棹出城西。
  • 春風

    李雲龍明代〕東風昨夜至,吹我羅幃開。不知幾花發,只是聞香來。渡水拂垂柳,穿林動落梅。此時空閨婦,樓上有餘哀。
  • 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

    蘇軾宋代〕清溪到山盡,飛路盤空小。紅亭與白塔,隱見喬木杪。中休得小庵,孤絕寄雲表。洞庭在北戶,雲水天渺渺。庵僧
  • 陽江環翠堂中留題四首·其一

    王弘誨明代〕新築高齋傍翠林,開簾靜對碧雲岑。圖書四壁春無價,一寄金門吏隱心。
  • 挽焦適道寺丞

    王洋宋代〕亹亹談多緒,諄諄意恐傷。行孤違眾好,誠儘是君長。生死人間異,經或地上忙。靜中如有趣,遺譽自芬芳。
  • 感秋詩

    許琮宋代〕小草在砌,顏色常好。豈無嚴霜,先彼長栲。寄言青松,斧斤自從。子不在山,真節安庸。
  • 首夏討源書屋·其二

    乾隆清代〕林扉如沐綠雲深,書屋根源試討尋。修已治人均未逮,薰風披拂緬虞琴。
  • 題浯溪

    趙某宋代〕元頌顏書□□□,好風吹我過三吾。倚空□□煙雲□,□古興亡草木枯。讀盡□□留□□,□□□□較錙銖。
  • 雜劇·布袋和尚忍字記

    佚名元代〕楔子(沖末扮阿難上,詩云)明性不把幽花拈,見心何須貝葉傳。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離天。貧僧乃阿難
  • 寄陳芸居

    俞桂宋代〕生長京華地,衣冠東晉人。書中塵不到,筆下句通神。江海知名日,池塘幾夢春。精神長似舊,芸藁愈清新。
    南紅門外·其二原文_南紅門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謁曾魯公

    王安石宋代〕翊戴三朝冕有蟬,歸榮今作地行仙。且開京闕蕭何第,未放江湖范蠡船。老景已鄰周呂尚,慶門方似漢韋賢。一觴
  • 孟郡王輓詞二首

    周必大宋代〕祥源總使奉真游,藏室提綱接勝流。書蠹只知三館樂,盤鯖不鬥五侯羞。名山早晚尋黃石,逝水須臾失夜舟。白馬
    南紅門外·其二原文_南紅門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龍吟曲(問梅劉寺)

    史達祖宋代〕夜寒幽夢飛來,小梅影下東風曉。蝶魂未冷,吾身良是,悠然一笑。竹杖敲苔,布鞋踏凍,歲常先到。傍蒼林卻恨
  • 晚窗即事

    黃庚宋代〕一枕紗窗下,池塘草夢殘。炷雲金鴨暖,滴露玉蜍寒。晉帖從頭寫,唐詩著眼看。晚來吟思倦,和月憑闌乾。
    南紅門外·其二原文_南紅門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至第四鋪二首

    梅堯臣宋代〕第四鋪前風雨急,搭河過盡不憂灘。卻愁蓬漏沾征橐,始信人間行路難。
    南紅門外·其二原文_南紅門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擬柳子厚始得西山宴遊詩

    乾隆清代〕佳境天所儲,常以供幽客。我得游西山,追蹤謝公屐。高峰插天漢,嵌空疊翠碧。其下森萬山,朝拱歸一脈。古磴
  • 紅梅

    吳則禮宋代〕楚州紅梅如許紅,作魔猶有幾信風。天公笑人但飽飯,不辨青春看花眼。呼兒徑買北湖酒,澆吾瀾翻說詩口。莫教
    南紅門外·其二原文_南紅門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琴峽亭

    乾隆清代〕琴為名即峽為實,那更其間論主賓。一晌於斯生別會,循名得實果誰真。
  • 留別之望舍弟

    宋之問唐代〕同氣有三人,分飛在此晨。西馳巴嶺徼,東去洛陽濱。強飲離前酒,終傷別後神。誰憐散花萼,獨赴日南春。
  • 聖駕幸東宮

    姜特立宋代〕仙仗天臨下五雲,承華氣象一時新。薰風澹蕩飄黃{撒扌換比},瑞腦紛紜點裀。彩服戲時天一笑,寶卮捧處日重
南紅門外·其二原文_南紅門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