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三十五·土潤溽暑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土王原當於四時,夏之德火乃蒸之。

潤而為溽歊無比,濕以成炎郁豈辭。

圖治欲因去酷吏,靜心誰得似禪師。

繼儒乃曰舟中好,識者知其有遁詞。

詩詞問答

問:《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三十五·土潤溽暑》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五十七

2. 去聲

參考注釋

土王

土氣旺盛。 漢 班固 《 * 通·五行》:“土王四季……土所以王四季何?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榮,金非土不成,水非土不高,土扶微助衰,歷成其道,故五行更王亦須土也。” 晉 袁宏 《後漢紀·安帝紀》:“盛夏土王,攻山採石,百姓布野,農民廢業。”《新唐書·禮樂志五》:“季夏土王之日祭中霤,孟冬祭司寒。”《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年》:“詔:‘復五帝、日月之祀,其禮視四方帝,祀以四立日, 黃帝 以季夏之土王日。’”

四時

(1).四季。《易·恆》:“四時變化而能久成。”《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

(2).指一年四季的農時。《逸周書·文傳》:“無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淮南子·本經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漢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參見“ 四時舞 ”。

無比

沒有能夠相比的

可憐體無比。——《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無比的優越性

炎郁

悶熱。 唐 駱賓王 《與親情書》:“晚夏炎鬱,並想履宜。”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論 * 書》:“四五月後,炎鬱烝濕,一夫有疾,染習多死。” 宋 歐陽修 《普明院避暑》詩:“選勝避炎鬱,林泉清可佳。”

圖治

想辦法把國家治好。 明 劉基 《郁離子·千里馬》:“今之用人也,徒以具數與?抑亦以為良而倚以圖治與?”《清史稿·穎毅親王傳》:“圖治在人。”

酷吏

用殘酷的方法進行統治的官吏

靜心

心境平靜不躁

靜心彈琴

得似

怎似;何如。 五代 齊己 《寄湘幕王重書記》詩:“可能有事關心後,得似無人識面時?” 宋 陳亮 《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詞:“自笑堂堂 漢 使,得似洋洋 河 水,依舊只流東?” 明 劉基 《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詩:“吾儕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禪師

敬辭稱和尚,尤指有德行的和尚

法海禪師

識者

有見識的人。《漢書·師丹傳》:“京師識者鹹以為宜復 丹 邑爵,使奉朝請,四方所瞻卬也。” 顏師古 註:“識者,謂有識之人也。” 唐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且有元戎命,悲歌識者誰。”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談小品文》:“這一層,卻要讀者有選擇的眼光,也希望識者給相當的指點的。”

遁詞

亦作“遯詞”。見“ 遁辭 ”。

詩詞推薦

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三十五·土潤溽暑原文_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三十五·土潤溽暑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