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五十三·宋英宗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入繼非嫡正,驚不敢為,踰月而疾病。

群小恣奔競,兩宮釁成,賴大臣調停。

及其自聽政,每問故事,裁決多善令。

四知頗慎儆,又四不能,溫公言果應。

濮禮議求勝,遂出蔡襄,究屬申私敬。

司馬韓歐諍,豈不皆賢,聚訟原難竟。

積善有餘慶,斯事莫遭,然總由天命。

詩詞問答

問:《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五十三·宋英宗》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九

2. 葉

參考注釋

不敢

(1)

 

沒有膽量,沒有勇氣做某事

他不敢拒絕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眾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說話就瞪眼

(3)

 

謙詞,不敢當

貴姓?不敢當,姓盛。——周立波《山鄉巨變》

疾病

(1) 病的總稱

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禮記·樂記》

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周禮·天官》

(2) 病重,病危

齊侯疾,崔抒微逆光,疾病而立之。——《左傳·襄公十九年》

奔競

奔走競爭。多指對名利的追求。 晉 乾寶 《晉紀總論》:“悠悠風塵,皆奔競之士;列官千百,無讓賢之舉。” 元 秦簡夫 《東堂老》第二折:“我只去利名場往來奔競,那裡也有一日的安寧。” 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名士者流……鑽營奔競無所不至。”

兩宮

(1).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兩後。因其各居一宮,故稱兩宮。《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有如兩宮螫將軍,則妻子毋類矣。”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兩宮,太后、 景帝 也。”《漢書·張延壽傳》:“ 放 取皇后弟 平恩侯 許嘉 女,上為 放 供張……兩宮使者,冠蓋不絶。” 宋 張元乾 《石州慢·己酉秋吳興舟中作》詞:“兩宮何處,塞垣祗隔 長江 ,唾壺空擊悲歌缺。”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比 穆宗 登極, 肅 益跋扈難制。兩宮震怒,臚列逆跡,付廷議,罪在不赦。”

(2).東宮和上台的合稱。指太子及皇帝。 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內賛兩宮,外宰黎蒸。”《文選·陸機<謝平原內史表>》:“入朝九載,歷官有六。身登三閣,官成兩宮。” 李善 註:“兩宮,東宮及上臺也。”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濯纓登朝,冠冕當世。陞降兩宮,實惟時寶。”

大臣

受國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腦委託管理一個部門的君主國家的高級官員

趙王與大將軍 廉頗諸大臣謀。——《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調停

(1) 居間調解,平息爭端

通過調停達成了雙方都滿意的解決辦法

(2) 〈方〉∶照料;安排

聽政

坐朝處理政務;主持國政

故事

(1) 舊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奉行故事

虛應故事

(2)

(3) 掌故,典故

(4) 舊事,先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宋· 蘇洵《六國論》

(5) 用作講述的事情,凡有情節、有頭有尾的皆稱故事

民間故事

英雄故事

(6) 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主題的情節,故事梗概

裁決

裁判斷定

作出裁決的時間被進一步延長了

四知

《後漢書·楊震傳》:“當之郡,道經 昌邑 ,故所舉 荊州 茂才 王密 為 昌邑 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 震 。 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 曰:‘暮夜無知者。’ 震 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密 愧而出。”又《傳贊》:“ 震 畏四知。”後多用為廉潔自持、不受非義饋贈的典故。《隋書·韋世康傳》:“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貪而為寶,處膏脂而莫潤。”《舊唐書·良吏傳下·李尚隱》:“有懷金以贈 尚隱 者, 尚隱 固辭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亦作“ 四知金 ”。 唐 杜甫 《風疾舟中奉呈湖南親友》詩:“應過數粒食,得近四知金。” 清 趙翼 《入耳贓》詩:“四知金到雖麾去,已是人間入耳贜。”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公言

(1).公開談論。《史記·孝文本紀》:“ 宋昌 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魏書·劉昶傳》:“ 高祖 曰:‘國家本來有一事可慨。可慨者何?恆無公言得失。’” 明 唐順之 《鈍齋吳公墓碣銘》:“獨念先君性剛直,恥為譎祕媕婀之態,其遇事雖不關己利害,亦公言激發無所避。”

(2).公眾的言論。 唐 韓愈 《原道》:“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明 楊慎 《詞品·吳夢窗》:“ 陰 君 煥 序其辭云:求辭於吾 宋 ,前有 清真 ,後有 夢窗 。此非 煥 之言,四海之公言也。”

蔡襄

蔡襄(1012-1067) : 北宋書法家。字君謨,興化仙遊(今屬福建)人。天聖進士。官端明殿學士,出知杭州。工詩文,尤精書法,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楷書端重,行書溫婉。碑刻《萬安橋記》等傳世。有《蔡忠惠集》。

私敬

對人的內心敬重。 南朝 梁 沉約 《奏彈奉朝請王希聃違假》:“幸齒朝班,私敬蓋闕。”《隋書·楊玄感傳》:“ 玄感 拜謝曰:‘不意陛下寵臣之甚,許以公廷獲展私敬。’”

司馬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政和軍賦的長官。漢大將軍、將軍、校尉之屬官都有司馬,專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貶謫及閒散官員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2) 姓

韓歐

唐 代 韓愈 和 宋 代 歐陽修 的並稱。 金 元好問 《贈答劉御史雲卿》詩之三:“九原如可作,吾欲起 韓 歐 。” 清 錢謙益 《新刊<震川先生文集>序》:“不讀 韓 歐 ,不知《史》《漢》之所以為文也。” 清 吳敏樹 《與朱伯韓書》:“閣下處 韓 歐 之地,用 韓 歐 之道也,而好為 韓 歐 之古文,其究至於 韓 歐 也。”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聚訟

眾說紛紜,久無定論。《後漢書·曹褒傳》:“諺言:作舍道旁,三年不成。會禮之家,名為聚訟,互生疑異,筆不得下。” 宋 岳珂 《愧郯錄·告謚祖廟》:“蓋有 唐 已定之制,有司屢請迄六世而後克從。以是知議禮聚訟,豈不難哉。”《明史·歷志一》:“是時言歷者四家,《大統》、《回回》之外,別立 西洋 為西局, 文魁 為東局,言人人殊,紛若聚訟焉。” 李大釗 《厭世心與自覺心》:“國家善惡之辨,古今學者,紛紛聚訟。”

積善

長期做好事;積德

積善之家

天命

(1) 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們的命運

樂夫天命復奚疑。——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雖曰天命。——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2) 自然的規律、法則

(3) 人的自然壽命;天年

詩詞推薦

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五十三·宋英宗原文_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五十三·宋英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