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黃弼臣

作者:王源 朝代:清代

留別黃弼臣原文

憂向中來豈易寬,與君對酌且為歡。

憐才自古英雄少,得意當前我輩難。

消遣壯懷憑寶劍,蹉跎春夢付征鞍。

還期共醉金台下,四野蕭蕭放眼看。

詩詞問答

問:留別黃弼臣的作者是誰?答:王源
問:留別黃弼臣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留別黃弼臣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參考注釋

向中

謂近午。比喻鼎盛時期。 明 李贄 《與周友山》書之二:“在今日實為極盛之時,向中之日,而二三叛卒為梗,廟堂專閫竟無石畫,是則深可愧者。”參見“ 向午 ”。

對酌

相對飲酒。

憐才

(1).愛惜人才。 唐 杜甫 《不見》詩:“不見 李生 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唐 溫庭筠 《秘書省有賀監知章草題詩因有作》詩:“ 越 溪漁客 賀知章 ,任達憐才愛酒狂。”

(2).愛慕有才華的人。 清 李漁 《玉搔頭·情試》:“那民間女子遇著個貧賤書生,或是憐才,或是鑑貌,與他一笑留情,即以終身相許。” 清 青閣居士 《<續板橋雜記>敘》:“俠妓自豪,原知慕義;儒姬爾雅,定解憐才。”

自古

(1).從古以來。《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宋 歐陽修 《定風波》詞:“任是好花須落去,自古。”

(2).泛指從前。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英雄

非凡出眾的人物。指見解、才能超群出眾或領袖民眾的人

總攬英雄。——《三國志·諸葛亮傳》

英雄樂業。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得意

滿意,感到滿足時的高興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當前

目前;現在

人的職責就在於完成當前的任務

我輩

我等,我們。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孫興公 作《天台賦》成,以示 范榮期 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 范 曰:‘恐子之金石,非宮商中聲。’然每至佳句,輒云:‘應是我輩語。’” 唐 杜甫 《萬丈潭》詩:“造幽無人境,發興自我輩。”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若內翰不諱,我輩豈忍獨生?” 魯迅 《熱風·隨感錄五十四》:“這許多事物擠在一處,正如我輩約了 燧人氏 以前的古人,拼開飯店一般,即使竭力調和,也只能煮個半熟。”

消遣

(1) 尋找感興趣的事來打發空閒;消閒解悶

我今夜不睡,消遣這一夜。——《警世通言》

(2) 戲弄,捉弄

你還來消遣我!——《封神演義》

壯懷

豪壯的胸懷。 唐 韓愈 《送石處士赴河陽幕》詩:“風雲入壯懷,泉石別幽耳。” 宋 辛棄疾 《賀新郎》詞:“我輩從來文字飲,怕壯懷激烈須歌者。” 明 張煌言 《海上》詩之一:“浩氣填胸星月冷,壯懷裂髮鬼神愁。” 清 龔自珍 《別直隸布政使同年托公》詩:“三十年華四牡騑,每談宦轍壯懷飛。”

寶劍

原來指罕見而貴重的劍,後泛指普通劍

蹉跎

(1) 時間白白地去;虛度光陰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晉書·周處傳》

白日忽蹉跎,驅馬復來歸。——三國 魏· 阮籍《詠懷詩》

日月蹉跎

(2) 失足

征鞍

猶征馬。指旅行者所乘的馬。 唐 杜審言 《經行嵐州》詩:“自驚牽遠役,艱險促征鞍。” 宋 謝薖 《蝶戀花》詞:“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間豈有無愁處。” 明 屠隆 《綵毫記·湘娥思憶》:“王孫何處解征鞍,靈妃怨,瑤瑟與誰彈?” 劉國鈞 《餞春詞》之一:“若個多情解相憶,征鞍還帶落花飛。”

金台

(1).金砌的台;華美的台。《藝文類聚》卷二七引 三國 魏 崔琰 《述初賦》:“列金臺之蹇產,方玉闕之嵯峨。”

(2).神話傳說中神仙居處。《海內十洲記·崑崙》:“其一角有積金為天墉城,而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所。”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海中有金臺,出水百丈,結搆巧麗,窮盡神功。”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七:“金臺羅中天,羽客恣游息。”

(3). 黃金台 的省稱。比喻延攬士人之處。 唐 羅隱 《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詩之一:“正憂衰老辱 金臺 ,敢望 昭王 顧問來。” 宋 秦觀 《謝程公闢啟》:“引置 金臺 之館,俾參珠履之游。” 郭沫若 《歸國雜吟》:“ 金臺 寂寞思 廉頗 ,故國蒼茫走 屈平 。”參見“ 黃金臺 ”。

(4).指古 燕 都 北京 。 明 沉榜 《宛署雜記·鋪行》:“當 成祖 建都 金臺 時,即因居民疎密,編為保甲。” 清 朱彝尊 《酬洪昇》詩:“ 金臺 酒坐擘紅箋,雲散星離又十年。” 章炳麟 《詠南海康氏》:“北上 金臺 望國氛,‘ 對山 救我’帶猶存。”

四野

四周廣闊的原野;也指四面八方

名聞四野

雪後,四野白茫茫的一片

蕭蕭

(1) 形容馬嘶鳴聲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 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 杜甫《兵車行》

(2) 風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戰國策·燕策》

風蕭蕭

(3) 冷落淒清的樣子

(4) 花白稀疏的樣子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髮蕭蕭

放眼

極目遠望

放眼未來

詩詞推薦

留別黃弼臣原文_留別黃弼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