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西岩僧道元住靈泉寺原文
細字看三藏,明心閱大千。
受衣岩下寺,卓錫澗南泉。
一峽清風遠,雙峰白月圓。
燈燈傳祖印,自有雪堂禪。
詩詞問答
問:送西岩僧道元住靈泉寺的作者是誰?答:陳鎰
問:送西岩僧道元住靈泉寺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送西岩僧道元住靈泉寺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細字
小字。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養生》:“ 庾肩吾 常服槐實,年七十餘,目看細字,鬚髮猶黑。” 唐 韓愈 《短燈檠歌》:“夜書細字綴語言,兩目眵昏頭雪白。” 宋 錢愐 《錢氏私志》:“領巾上蠅頭細字。” 清 唐孫華 《壽郭雉先七十》詩之一:“細字巾箱殘卷在,傳家經訓是菑畬。”
三藏
梵文意譯。佛教經典的總稱。分經、律、論三部分。經,總說根本教義;律,記述戒規威儀;論,闡明經義。通曉三藏的僧人,稱三藏法師,如 唐 玄奘 稱 唐三藏 。 南朝 梁 沉約 《內典序》:“義隱三藏之外,事非二乘所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迦畢試國》:“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斷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脫,終不以脅而至於席。”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三一章:“他近幾年來持律極嚴,更加精研經、論,想在生前做一個三藏具足的和尚。”
明心
(1).謂使心思清明純正。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一:“學必明心,記問辨説皆餘事。” 張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賦》詩:“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喪。”
(2).表明心跡。 柳青 《狠透鐵》:“我在你像前明心,我肚裡沒草屎渣渣!”
大千
“ 大千世界 ”的省稱。 晉 道恆 《釋駁論》:“故神暉一震,則感動大千。” 宋 蘇軾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詩:“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趙朴初 《滿庭芳·為人民大會堂作》詞:“氣吞大千, 天安門 外, 泰岱 壯嚴。”
卓錫
卓,植立;錫,錫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謂僧人居留為卓錫。 元 張伯淳 《楞伽古木》詩:“ 道林 卓錫舊種此,髣髴於今八百年。” 明 鄭仲夔 《耳新·梵勝》:“師卓錫 岑山 ,苦心實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西僧自西域來,一赴 五臺 ,一卓錫 泰山 。”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發蛟》:“山之麓有古寺,曰 清浄庵 ,地僅半弓,編茅為屋,一老僧卓錫其中。”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白月
(1).皎潔的月光。 唐 劉長卿 《宿北山禪寺蘭若》詩:“青松臨古路,白月滿寒山。” 唐 孟郊 《尋裴處士》詩:“遠心寄白月,華髮廻青春。”
(2).見“ 白分 ”。
祖印
祖師法印。 宋 黃庭堅 《次韻知命入青原山口》:“山形與祖印,岑絶兩相當。”
雪堂
宋 蘇軾 在 黃州 ,寓居 臨皋亭 ,就東坡築 雪堂 。故址在今 湖北省 黃州市 東。 宋 蘇軾 《雪堂記》:“ 蘇子 得廢圃於東坡之脅,築而垣之,作堂焉,號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為之,因繪雪於四壁之間,無容隙也。起居偃仰,環顧睥睨,無非雪者。” 清 葉申薌 《本事詞》卷下:“ 崑山 黃由 帥 蜀 時,道經 黃州 ,其室 胡給事 晉臣 之女,工翰墨,游 雪堂 ,親書 蘇長公 前、後《赤壁賦》於壁間。”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污君不仕,志氣軒軒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 伊余戰紛華,心旆凡幾偃敖陶孫《奉寄旌德尉劉申之》
- 武昌宮不見,麋鹿自群游張俞《楚中作》
- 火箭窮其巢,推算捷如駛劉黻《梅使君守橫浦擒寇閔雨》
- 炎方之將,大地之洋金履祥《廣箕子操》
- 北風人獨立,南國信空遙
- 山淨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
- 卿音慶,輪音菅
- 瞻之仰之,千載揚名釋子淳《丹霞開山天然禪師》
- 公孫開閣招嘉客,知道浮榮不久長王韞秀《喻夫阻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