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盧溝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過盧溝橋原文

石橋雁齒度盧溝,兩岸來牟綠正稠。

風裡菰蒲颭遠漵,春來鷗鷺滿橫洲。

閒心無那悲歡緒,野水依然左右流。

東去直教滄海達,誰能一葉放扁舟。

詩詞問答

問:過盧溝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過盧溝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過盧溝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八

參考注釋

石橋

(1).石造的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河東岸有石橋,橋本當河,河移,故廁岸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凌石橋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鵑 《賞菊椰子林》:“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勝 石樑 。梁連線二山,形似橋,故稱。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橋 。” 宋 梅堯臣 《送微上人歸省天台》詩:“釋子懷慈母,吾儒未易輕。不尋琪樹去,肯向 石橋 行。” 宋 梅堯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詩:“常觀月從東方出,想照 石橋 旁畔人。”

雁齒

亦作“鴈齒”。1.比喻排列整齊之物。 北周 庾信 《溫湯碑》:“ 秦皇 餘石,仍為雁齒之階。” 倪璠 註:“雁齒,階級也。《白帖》:‘橋有雁齒。’” 唐 白居易 《答客問杭州》詩:“大屋詹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2).常比喻橋的台階。 唐 白居易 《答王尚書問履道池舊橋》詩:“虹梁雁齒隨年換,素板朱欄逐日修。” 宋 張先 《破陣樂·錢塘》詞:“雁齒橋紅,裙腰草緑,雲際寺、林下路。” 清 金農 《十五夜對月有懷淮上舊遊》詩:“西風一桁秋河路,涼笛三更鴈齒階。”

(3).草名。《爾雅·釋草》“綿馬,羊齒” 晉 郭璞 註:“草細葉,葉羅生而毛,有似羊齒,今 江 東人呼為雁齒。”《梁書·沉約傳》:“雁齒麋古,牛唇彘首。”

兩岸

水流兩旁的陸地。《宋書·劉鍾傳》:“ 循 先留別帥 范崇民 以精兵高艦據 南陵 ,夾屯兩岸。” 唐 李白 《望天門山》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元 薩都剌 《江浦夜泊》詩:“棹歌未斷西風起,兩岸菰蒲雜雨聲。” 茅盾 《子夜》一:“現在沿這 蘇州河 兩岸的各色船隻都浮得高高地,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

來牟

亦作“ 來麰 ”。古時大小麥的統稱。《詩·周頌·思文》:“貽我來牟,帝命率育。” 朱熹 集傳:“來,小麥。牟,大麥也。” 宋 蘇軾 《章錢二君見和複次韻答之》之一:“來麰有信迎三白,薝蔔無香散六花。”一本作“ 來牟 ”。

菰蒲

(1).菰和蒲。 南朝 宋 謝靈運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淺。” 宋 張元乾 《念奴嬌》詞:“荷芰波生,菰蒲風動,驚起魚龍戲。”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向斷橋西下,疏剌剌秋水菰蒲,冷清清明月蘆花。” 魯迅 《集外集拾遺·<無題>詩》:“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2).借指湖澤。 南唐 張泌 《洞庭阻風》詩:“空江浩蕩景蕭然,盡日菰蒲泊釣船。” 明 孫蕡 《湖州樂》詩:“菰蒲浪深迷白紵,有時隔花聞笑語。” 清 金農 《松陵雨泊》詩:“一夕菰蒲打蓬雨,聲聲引夢入江湖。”

無那

(1).無奈,無可奈何。 唐 杜甫 《奉寄高常侍》詩:“ 汶上 相逢年頗多,飛騰無那故人何!”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我這裡粉頸低垂,蛾眉頻蹙,芳心無那,俺可甚‘相見話偏多’?” 清 吳兆騫 《感懷詩呈家大人》:“獨憐積毀能銷骨,無那銜寃易斷腸。”

(2).猶無限;非常。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詞:“繡牀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對郎羞懶無那,靠人先要偎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霍女》:“﹝ 黃生 ﹞固卻之;女不去,應對間,嬈婉無那。”

悲歡

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與歡樂。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淪藹,戎夏悲讙。” 唐 劉長卿 《初貶南巴至鄱陽題李嘉祐江亭》詩:“流落還相見,悲懽話所思。” 宋 蘇軾 《九日袁公濟有詩次其韻》:“平生傾蓋悲歡里,早晚抽身簿領間。”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人情物態,悲懽窮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毛 * 《送瘟神》詩之一:“ 牛郎 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亦指悲喜交集。 唐 竇群 《初入諫司喜家室至》詩:“一旦悲歡見 孟光 ,十年辛苦伴滄浪。”

野水

(1).野外的水流。《管子·侈靡》:“今使﹝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飲野水,孰能用之?” 唐 韓愈 《宿神龜招李二十八馮十七》詩:“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鴉趁始飛。” 元 黃庚 《約王琴所不來舟中偶成》詩:“籬落鷄欲棲,野水牛已渡。”

(2).指非經人工開鑿的天然水流。 唐 裴度 《白二十侍郎有雙鶴在洛下余西園多野水長松可以棲息遂以詩請之》:“且將臨野水,莫閉在樊籠。”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建康貧者》:“內臣 張琪 果園中多荒穢,亦有野水。” 清 施閏章 《過湖北山家》詩:“野水合諸澗,桃花成一村。”

依然

照往常,依舊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左右

(1) ∶左和右兩方面

主席台左右,紅旗迎風飄揚

(2) 附近;兩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身邊

在帝左右

(4) 近臣;隨從

太后明謂左右。——《戰國策·趙策》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帥左右登牙城拒戰。——《資治通鑑·唐紀》

左右擁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5) 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

是故不敢匿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史記》

(6) 反正

我左右閒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數量詞後面表示概數

在六點或六點左右到的家

斷斷續續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動為她所左右

(9) 身邊辦事的人,侍從

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滄海

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一葉

(1).一片葉子。《列子·說符》:“ 宋 人有為其君以玉為楮葉者,三年而成…… 列子 聞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 唐 李白 《贈別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詩:“梧桐落金井,一葉飛銀牀。” 元 耶律楚材 《乞茶詩》之三:“玉屑三甌烹嫩蕊,青旗一葉碾新芽。”參見“ 一葉知秋 ”。

(2).比喻小船。 唐 司空圖 《自河西歸山詩》之一:“一水悠悠一葉危,往來長恨阻歸期。” 前蜀 韋莊 《酬吳秀才霅川相送》詩:“一葉南浮去似飛, 楚 鄉雲水本無依。” 宋 蘇軾 《贈邵道士》詩:“相將乘一葉,夜下 蒼梧 灘。” 明 宋濂 《龍眠居士畫十八應真相贊》:“未入水時,一葉已渡。”

(3).一頁。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詩詞推薦

過盧溝橋原文_過盧溝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