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謁泰陵原文
敬陪慈馭上橋陵,慰愴難為情曷勝。
縱復三年頻泥首,每教一去輒填膺。
茲來允為蘋蘩繼,自昔常慚統緒承。
設以微躬論遭際,於昭顧諟感應增。
詩詞問答
問:恭謁泰陵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恭謁泰陵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恭謁泰陵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蒸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
2. 戊辰己巳及今庚午凡三謁寢陵
參考注釋
橋陵
(1).即 黃帝 陵。在 陝西省 黃陵縣 橋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參見“ 橋山 ”。
(2). 唐睿宗 李旦 陵。在 陝西省 蒲城縣 北 豐山 。《舊唐書·玄宗紀上》:“丙午,葬 睿宗大聖貞皇帝 於 橋陵 。”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恩旨陪葬於 橋陵 ,不祔不從,古之道也。”
(3).泛指帝王陵墓。 清 趙翼 《題明太祖陵》詩:“橋陵曾借神僧穴,易代猶聞禁採樵。”
難為情
害羞,臉面不好看;情面上過不去
眾目睽睽之下,她倒有點難為情
曷勝
何勝。用反問語氣表示不勝。《續資治通鑑·元仁宗延祐六年》:“朕與卿等居暖室,宗戚、昆弟遠戍邊陲,曷勝其苦!”
泥首
以泥塗首,表示自辱服罪。後指頓首至地。《後漢書·隗囂公孫述傳論》:“及其謝臣屬,審廢興之命,與夫泥首銜玉者異日談也。” 南朝 梁 任昉 《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泥首在顏,輿棺未毀。” 明 陳霆 《兩山墨談》卷九:“﹝ 陳理 ﹞被天兵圍迫,乃出降,行泥首之禮。” 張懷奇 《頤和園詞》:“ 華陰 道遠詔西幸,天帝迴鑾泥首請。”
填膺
充塞於胸中
舊事填膺。——清· 袁枚《祭妹文》
自昔
往昔;從前。《詩·小雅·楚茨》:“自昔何為?我蓺黍稷。” 晉 陸機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自昔哲王,先天而順。” 唐 盧照鄰 《五悲·悲今日》:“自昔相逢,把臂談玄;橫雕龍於翠尾,飛縞鳳於瓊筵。” 宋 范成大 《臘月村田樂府·爆竹行》:“歲朝爆竹傳自昔, 吳 儂正用前五日,食殘豆粥掃罷塵,截筒五尺煨以薪。”
統緒
(1).頭緒;系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若統緒失宗,辭味必亂。” 明 宋濂 《麗水黃府君墓志銘》:“習‘五經’約知其説,尤深於《易》,旁通諸家言,目別匯分,鹹得其統緒。” 清 惲敬 《姚江學案書後一》:“若夫守陳腐之言,循迂僻之行,耳不聞先儒千百年之統緒,目不見士大夫四海之淵源。”
(2).指皇室世系。 宋 司馬光 《太子太保龐公墓志銘》:“公上言,比者陛下皇子繼天,宮坊虛位,立嗣之義,禮有明文,願陛下深思祖宗統緒之重,歷選宗室宜為嗣者。”《明史·懷獻太子見濟傳》:“陛下膺天明命,中興邦家,統緒之傳,宜歸聖子。”《清史稿·后妃傳·孝欽顯皇后》:“將來慎選元良,纘承統緒,其繼大統者為 穆宗 嗣子。”
(3).泛指宗族系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亂離二則》:“我無子,將以汝繼統緒,肯否?”
微躬
謙詞。卑賤的身子。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綿四代於茲日,盈百祀於微躬。” 唐 許渾 《泛溪》詩:“纔應畢婚嫁,還此息微躬。” 宋 郭祥正 《金山行》:“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遭際
(1) 境遇;經歷
平生遭際令人感傷
(2) 遭遇時機,指受到達官貴人的提拔、賞識
遭際御前
顧諟
《書·太甲上》:“先王顧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 孔 傳:“顧謂常目在之,諟,是也。言敬奉天命,承順天地。” 孔穎達 疏:“《說文》云:顧,還視也。諟與是,古今之字異,故變文為是也。言先王每有所行,必還迴視是天之明命。”後以“顧諟”指敬奉、稟順天命。 明 高攀龍 《高子遺書·語》:“真明者,其明命乎。古人顧諟,蓋實體如是,非見也,有見則妄矣。”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五》:“故聖人之言敬也,皆敬天也,‘昭事上帝’,顧諟明命也。”
感應
(1)
(2) 物理學名詞。一個物體(如電導體、可磁化體、電路)內部由於另一類似激發物體的接近(但不接觸)或者由於磁通的變化而產生的電荷、磁性或電動勢
(3) 因受外界影響而引起相應的反應
自然界現象對於人間情緒有種種不同的感應,我以為月亮引起的感應多半是消極。——茅盾《談月亮》
令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與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