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綵衣祿隱非臞仙,猶有向來文字緣。
都城一別兩歲晚,寄聲勞苦常相先。
人間始生俗禮重,而我永感方頹然。
遠憑詩句致奇物,欲挽暮景回虞淵。
規摹九寸函大方,古制不作菱花妍。
開奩拂拭愧陋質,但喜虹氣浮晴天。
夫君久要心不遷,期與鐵杖論清堅。
保身賴此孤月圓,明年上印歸行田。
詩詞問答
問:《通叔以詩送古鏡為長言生日之壽次韻謝之》的作者是誰?答:劉長言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劉長言的名句有哪些?答:劉長言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先韻
參考注釋
祿隱
隱於官祿之中
君子謂之不恭。古者高餓顯,不祿隱。——《法言·淵騫》
臞仙
舊時借稱身體清瘦而精神矍鑠的老人。文人學者亦往往以此自稱。 宋 劉克莊 《最高樓》詞:“這先生,非散聖,即臞仙。” 金 劉長言 《通叔以詩送古鏡為長言生日之壽次韻謝之》:“綵衣祿隱非臞仙,猶有向來文字緣。” 清 趙翼 《寒夜澄懷園步月》詩:“惜無人送半臂來,不覺臞仙兩肩聳。” 高燮 《題蔡哲夫所繪沉孝則冰雪廬圖即步哲夫韻》:“潔清不數臞仙臞,誰知聞聲有彼姝。”
向來
(1) 一貫如此
(2) 先前
向來之煙霞。——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向來不過籠絡耳。——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文字緣
以文章交往而結成的因緣。 宋 呂本中 《九日晨起》詩:“了了江山夢,區區文字緣。” 清 黃景仁 《冬夜觀耶律文正公像》詩:“昔時展墓今展畫,為結一重文字緣。” 清 馮桂芬 《皖水迎師記》:“越三年,謁公 金陵 ,猶縱言及之曰:‘厥後東南事,不出君一書。’亦一段文字緣也。”亦省作“ 文緣 ”。 清 曹寅 《書院述事三十韻》:“此地結文緣,俛仰熟眉嫵。”
都城
古代諸侯封給卿大夫的采邑;首都;國都
寄聲
托人傳話。《漢書·趙廣漢傳》:“ 界上 亭長寄聲謝我,何以不為致問?” 晉 陶潛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獲》詩:“司田眷有秋,寄聲與我諧。”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一:“ 党項羌 掠 回鶻 貢物, 遵誨 寄聲誚讓之, 羌 懼,即遣使謝,歸其所掠。” 清 支機生 《珠江名花小傳》卷三:“屢託人寄聲邀予,因事冗未往。”
勞苦
勤勞辛苦
勞苦為民
相先
互相遜讓。《禮記·儒行》:“儒有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 鄭玄 註:“相先,猶相讓也。” 宋 曾鞏 《館閣送錢純老知婺州詩序》:“所以見士君子之風流習尚,篤於相先,非世俗之所能及。” 宋 沉遘 《雜謝》之四:“樂善之誼,上存本朝;相先之誠,周及多士。”
人間
指整個人類社會;世間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宋· 沈括《夢溪筆談》
俗禮
世俗的禮節。《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親家太太,可恕我不能拘那俗禮兒,等擺果子了。”
永感
謂父母雙亡,終生感傷。舊時應試或入仕,填寫履歷,父母雙亡者,即書永感項下。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三:“憫予小子,奄紹丕愆,哀號永感,五情糜潰。”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鹹淳七年同年小錄》:“每人之下載本貫某州縣、曾祖某、祖某、父某、年若干歲、某月某日某時生,或具慶下、或永感下,略如今制。”參閱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雜錄》。
頹然
(1)
(2) 寂靜;寂然
(3) 衰老的樣子
頹然老矣
一個頹然的希望
詩句
詩的句子。亦泛指詩。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 侯生 來慰我,詩句讀驚魂。” 元 薩都剌 《登北固山無傳上人小樓》詩:“百年詩句里, 三國 酒杯間。” 郭小川 《把家鄉建成天堂》詩:“我的詩句是戰鼓。要永遠永遠催動你們前進。”
暮景
(1) 傍晚的景色
(2) 比喻人晚年時的景況
虞淵
亦稱“ 虞泉 ”。傳說為日沒處。《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 虞淵 ,是謂黃昏。”《漢書·揚雄傳上》:“外則正南極海,邪界 虞淵 ,鴻濛沆茫,碣以崇山。”《晉書·束晳傳》:“亦豈能登海湄而抑東流之水,臨 虞泉 而招西歸之日?” 唐 柳宗元 《雜曲歌辭》之一:“君不見 夸父 逐日窺 虞淵 ,跳踉 北海 超 崑崙 。” 郭沫若 《贈日本友人》詩:“縱有烏雲遮皓月,終教紅日出 虞淵 。”
規摹
見“ 規模 ”。
函大
函授大學的簡稱
古制
古時的法式制度。《漢書·平帝紀》:“皇帝二名,通於器物,今更名,合於古制。”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然 高祖 封建,地過古制……故有 吳 楚 七國之患。”《李衛公問對》卷中:“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古制如此。”《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就拿姑娘上頭講,便不是照國初舊風……也不是照前朝古制。” 魯迅 《花邊文學·洋服的沒落》:“恢復古制罷,自 黃帝 以至 宋 明 的衣裳,一時實難以明白。”
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 孔穎達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 趙岐 註:“不作,聖王之道不興。”《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 李善 註:“作,興也。”
(2).不耕作;不寫作。《史記·趙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老殘遊記》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
菱花
(1).菱的花。 南朝 梁 簡文帝 《采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罷新蠶。” 郁達夫 《車過臨平》詩:“清溪波動菱花亂,黃葉林疏鳥夢輕。”
(2).指菱花形的花紋。 唐 駱賓王 《王昭君》詩:“古鏡菱花暗,愁眉柳葉顰。” 前蜀 韋莊 《搗練篇》:“白袷絲光織魚目,菱花綬帶鴛鴦簇。”
(3).指菱花鏡。亦泛指鏡。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鏡》詩之二:“狂風吹卻妾心斷,玉筯並墮菱花前。” 明 唐寅 《二郎神》曲:“整雲鬟,對菱花,教人怕見愁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兩個在那裡交扣丁香,並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畢。”參見“ 菱花鏡 ”。
拂拭
撣去或擦去塵土
陋質
(1).弱質。多指女子或女子的身體。 三國 魏 曹植 《出婦賦》:“以才薄之陋質,奉君子之清塵。”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狐》:“顧以陋質,不足答厚恩。”
(2).平庸的才能。《晉書·賈充傳論》:“ 賈充 以諂諛陋質,刀筆常材,幸屬昌辰,濫叨非據。” 唐 杜審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偉才何磊落,陋質幾翩翾。”
虹氣
舊指天地的精氣。《詩·鄘風·蝃蝀》“蝃蝀在東” 毛 傳:“蝃蝀,虹也。夫婦過禮,則虹氣盛。” 北魏 溫子昇 《舜廟碑》:“虹氣降靈, 姚墟 誕聖。” 唐 元稹 《出門行》:“兄上 荊山 巔,翻石辨虹氣。” 清 袁於令 《西樓記·俠概》:“呀,看星文耀日,虹氣乾雲,果是神物。”
晴天
天空中沒有雲或雲很少
夫君
(1) 舊時妻對夫的尊敬親愛稱呼
(2) 朋友
久要
(1).舊約。《論語·憲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久要,舊約也。平生,猶少時。” 邢昺 疏:“言與人少時有舊約,雖年長貴達,不忘其言。”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歲衰而不渝者,信人也。” 元 無名氏 《契約文字》第一折:“著他回本鄉去,認了伯父伯娘,著他一家兒團圓,也見的我久要不忘之意。” 章炳麟 《八月十五夜詠懷》詩:“丈夫貴久要,焉念睚眥仇。”
(2).舊交。《文選·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 劉良 註:“久要,久交也。” 唐 沉亞之 《秦夢記》:“公謂 亞之 曰:‘本以小女將託久要,不謂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 宋 王安石 《老人行》:“古來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須論久要。” 明 汪錂 《春蕪記·訪友》:“憶昔風塵訂久要,奈雌伏鹽車老。”
不遷
(1).不移徙。《楚辭·九章·橘頌》:“受命不遷,生南國兮。”《韓非子·十過》:“﹝戎王﹞見其女樂而説之,設酒張飲,日以聽樂,終歲不遷,牛馬半死。” 漢 王褒 《洞蕭賦》:“託身軀於后土兮,經萬載而不遷。”
(2).不改變。《楚辭·九章·懷沙》:“離慜而不遷兮,願志之有像。” 朱熹 集註:“不以憂患改其節。”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君子信誓,不遷於時。”
(3).謂官爵不升遷。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民大譁,擁門不得解,丞一言而定, 汪文烈 亟稱之。後部中不遷不黜,而別選一官至,百姓閉門留丞,丞不可。”
鐵杖
(1).古兵器名。鐵制的棍棒。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王占夢》:“王乃使力士 石番 以鐵杖擊 聖 ,中斷之。”
(2).鐵手杖。《東觀漢記·郅惲傳》:“ 芒 守丞 韓龔 受大盜 丁仲 錢…… 惲 怒,以所杖鐵杖捶 龔 。” 宋 蘇軾 《樂全先生生日以鐵拄杖為壽》詩之一:“每向銅人話疇昔,故教鐵杖鬭清堅。” 黃溥 《閒中今古錄》引 明 錢唐 《獻明太祖》詩:“好風吹步上京師,鐵杖麻鞋見天子。”
清堅
簡明有力。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外篇三》:“其所考訂與所發揮,文筆清堅,足以達其所見。”
保身
保全自己
明哲保身
孤月
指月亮。因明月獨懸天空,故稱孤月。 唐 王昌齡 《送人歸江夏》詩:“曉夕雙帆歸 鄂 渚,愁將孤月夢中尋。” 宋 蘇軾 《送小本禪師赴法雲》詩:“孤月掛空碧,是身如浮雲。” 宋 楊萬里 《月下梅花》詩:“天恐梅花不耐寒,遣將孤月問平安。”
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明年復攻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明年陵降。——《漢書·李廣蘇建傳》
上印
上繳官印。謂辭官退職。 唐 劉長卿 《贈元容州》詩:“擁旌臨 合浦 ,上印臥 長沙 。” 宋 真德秀 《代外舅謝丞相轉官啟》:“上印歸田,已就休官之列;賞功試邑,遽陞元士之班。”
行田
(1).賦田,授田。《漢書·溝洫志》:“ 魏 氏之行田也以百畝, 鄴 獨二百畝,是田惡也。” 顏師古 註:“賦田之法,一夫百畝也。”
(2).謂經行於田間。 元 袁士元 《喜雨三十韻》:“別院始看庭積霤,前村已見水行田。”
巡視農田。《晉書·王羲之傳》:“比當與 安石 東遊山海,並行田視地利,頤養閒暇。”《宋書·張興世傳》:“我雖田舍老翁,樂聞鼓角,可送一部,行田時吹之。” 唐 張又新 《行田詩》:“欲追 謝守 行田意,今古同憂是長人。”
標籤: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