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盞兒原文
我從今後看錢眼辨個清濁。
愛錢心識個低高。
我從今後棄了家財禮拜你個真三寶。
布袋云:我著你忍著。你怎生打殺1*1人也呵。正末唱:自從這個忍字在手內寫。
今日個業果眼前招。
布袋云:你肯跟我出家去么。正末唱:您徒弟再不將狠心去錢上用。
凡火向我腹中燒。
學師父清風袖裡藏。仿師父明月在杖頭挑。
詩詞問答
問:金盞兒的作者是誰?答:鄭廷玉
問:金盞兒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金盞兒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注釋
1. 出處:元曲選 忍字記 第一折
參考注釋
從今
從現在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宋 郭應祥 《玉樓春》詞:“從今對酒與當歌,空惹離情千萬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杜鵬程 《延安人》:“從今向後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處長,是什麼模樣?”
看錢
參觀費。 清 洪昇 《長生殿·看襪》:“但是遠近人家,聞得有錦襪的,都來舖中飲酒,兼求看襪。酒錢之外,另有看錢,生意十分熱鬧。”
眼辨
眼力好。《劉知遠諸宮調·團圓》:“強人眼辨世中希, 彥威 手親天下少。”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不惟眼辨與身輕,那更馬疾手妙。” 凌景埏 校註:“眼辨:眼明。”
清濁
(1).清水與濁水。《詩·邶風·谷風》“ 涇 以 渭 濁” 毛 傳:“ 涇 渭 相入而清濁異。” 唐 高適 《贈別王七十管記》詩:“隨波混清濁,與物同醜麗。”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妝域》:“蓬卷無根株,渦洄亂清濁。”
(2).喻人事的優劣、善惡、高下等。《史記·吳太伯世家》:“ 延陵季子 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宋雲行紀》:“事涉疑似,以藥服之,清濁則驗。” 宋 蘇軾 《錢君倚哀詞》:“吾將觀子之進退以自卜兮,相行止以效清濁。”
(3).音樂的清音與濁音。《國語·周語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間。”《禮記·樂記》:“倡和清濁,迭相為經。”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震風過物,清濁效響。”
(4).語音的清聲與濁聲。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 陸法言 著《切韻》,時俗不曉其韻之清濁,皆以 法言 為 吳 人,而為 吳 音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音律》:“至於填詞一道,則句之長短,字之多寡,聲之平上去入,韻之清濁陰陽,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5).清氣與濁氣。引申以喻天地陰陽二氣。《文選·左思<魏都賦>》:“夫泰極剖判,造化權輿,體兼晝夜,理包清濁。” 李善 註:“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周五聲調曲·宮調曲之一》:“氣離清濁割,元開天地分。”
錢心
占有金錢的欲望。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二折:“更做道錢心重,情分少,枉辱沒殺分金 管 鮑 。”
今後
(1) 將來
今後的一代
(2) 此後;從這以後
今後我要照著她自己的看法去做
財禮
亦稱“彩禮”。定婚時男方給女方送的錢財禮物
移風易俗,不要財禮
你個
(1).猶言你這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都只被你箇可憎姐姐,引得眼花心亂,悄似風魔。” 元 白樸 《梧桐雨》第二折:“險些兒慌殺你箇 周公 旦 !” 明 王九思 《錦上花·壽康對山太史》套曲:“尋思了自嘆喜逢著太平年 嘉靖 ,華夷海嶺,盡把皇恩歌詠,看你個老龍頭受皇恩還須自省。”
(2).猶言你的。表示領屬關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俺也須是你箇哥哥,看人似無物。據恰纔的做作,心腸料必如土木。”
三寶
(1).三種寶貴之物。《老子》:“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為天下先。”此以慈、儉、不居先為德行的三寶。《六韜·六守》:“ 太公 曰:‘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此以農、工、商為國之三寶。《史記·趙世家》:“ 代 馬 胡 犬不東下, 崑山 之玉不出,此三寶者亦非王有已。”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一》:“夫劍產於 越 ,珠產 江 漢 ,玉產 崑山 ,此三寶者,皆無足而至。”此分別以馬、犬、玉或劍、珠、玉為物之三寶。
(2).(梵Triratna)佛教語。指佛、法、僧。《釋氏要覽·三寶》:“三寶,謂佛、法、僧。” 三國 吳 康僧會 《安般守意經序》:“佛教三寶,眾冥皆明。”後以指佛教。《南史·梁昭明太子統傳》:“太子亦素信三寶,徧覽眾經。” 宋 蘇軾 《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寶。”《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今吾事已畢,少不得皈依三寶,以了終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貴人護法,三寶增光。”
布袋
(1).布制的袋子。《隋書·食貨志》:“有司嘗進乾薑,以布袋貯之。”
(2).指招贅的女婿。或以為“補代”的音訛。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上:“世號贅壻為布袋,多不曉其義。如入布袋,氣不得出。頃附舟入 浙 ,有一同舟者號 李布袋 。篙人問其徒云:‘如何入舍壻謂之布袋?’眾無語。忽一人曰:‘語訛也,謂之補代。人家有女無子,恐世代自此絶,不肯嫁出,招壻以補其世代爾。’此言絶有理。”一說作“布代”。參見“ 布代 ”。
怎生
(1) 怎樣;怎么
怎生不捎帶個字兒來?
(2) 務必;無論如何
小生有一簡,怎生煩小娘子送去
打殺
殺死;致人死地
這人活活被打殺
也呵
語氣助詞。表感嘆。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夜深人靜,月朗風清,是好天氣也呵!” 元 張國賓 《薛仁貴》第三折:“你也等我一等兒波,今日正是寒食好個節令也呵!” 清 洪昇 《長生殿·罵賊》:“且抱著琵琶,去走一遭也呵!”
正末
元 雜劇里扮演男主角的腳色行當,相當 明 以後戲劇里的“生”。 元 關漢卿 《魯齋郎》楔子:“正末扮 張珪 引祇候上。” 元 馬致遠 《任風子》第一折:“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
自從
介詞,表示過去的某段時間的起點
自從去年秋天到現在
這個
(1) 目前的、附近的或心中想到的或剛才提到的人、物或想法
坐在我旁邊的這個人是出價最高的人
(2) 已經或正在談及、暗示或舉例說明的人或事物
這個就是他努力的成果
今日個
今天。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今日箇玉堂人物難親近。”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宦娘》:“今日箇蹙損春山,望穿秋水,道棄已拚棄了!” 鄒志安 《工作隊長張解放》:“今日個,在我屋裡吃飯。”
業果
佛教指惡業或善業所造成的苦樂果報。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序》:“考業果之幽微,則循復三世;言至理之高妙,則貫絶百靈。”《舊唐書·王縉傳》:“ 縉 弟兄奉佛,不茹葷血……每對揚啟沃,必以業果為證。” 元 鄭廷玉 《忍字記》第一折:“自從這個忍字在手內寫,今日個業果眼前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昔日羅裳化作塵,空將業果恨前身。”
眼前
(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農舍
(2) 目前,當前或面臨
眼前的問題
出家
棄捨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徒弟
從師學藝的人
再不
要不;要不然
你一定要努力學習,再不就趕不上了
狠心
心地殘酷的
狠心郎
丟下她似乎是太狠心了
上用
猶御用。《紅樓夢》第二八回:“大紅妝緞四十匹,蟒緞四十匹,各色上用紗一百匹。”《清史稿·高宗紀六》:“加 和琳 太子少保銜,賞 福康安 、 和琳 上用黃里玄狐端罩各一。”
凡火
世俗人的情感欲望。 元 鄭廷玉 《忍字記》第一折:“您徒弟再不將狠心去錢上用,凡火向我腹中燒,學師父清風袖裡藏,倣師父明月在杖頭挑。”
學師
教師。亦以稱府、州、縣學學官。《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將士絶無後者,求其親戚以後之,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隸釋·漢學師宋恩等題名》 洪适 題釋:“右《學師宋恩等題名》,今在 成都 周公 禮殿門之西序, 蜀 人謂之‘學師題名’。”《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齊回到 汶上縣 ,拜縣父母、學師、典史。”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