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鐙詞·其四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上元鐙詞·其四原文

魚鱗傍晚隱斜陽,景輳山高與水長。

致戒循環詠排卦,大人休否系苞桑。

詩詞問答

問:上元鐙詞·其四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上元鐙詞·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上元鐙詞·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四

2. 樓名此地寬敞每歲鐙節於此陳火戲凡外藩年班入覲者俱令同觀

參考注釋

魚鱗

(1).魚身上的鱗片。《楚辭·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王逸 註:“言 河伯 所居,以魚鱗蓋屋。” 南朝 梁 王筠 《春日》詩:“風生似羊角,雲上若魚鱗。” 徐朝夫 《孤鶩》:“有的乾脆說:魚鱗也沒吃過一片!”

(2).鱗次,依次相接。《墨子·備蛾傅》:“荅廣丈二尺,□□丈六尺,垂前衡四寸,兩端接尺相覆,勿令魚鱗三。” 孫詒讓 間詁:“言為荅之法,以木兩端相銜接,以尺為度,不可鱗次不相覆也。”《漢書·劉向傳》:“今 王 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蟬充盈幄內,魚鱗左右。” 顏師古 註:“言在帝之左右,相次若魚鱗也。” 北周 庾信 《溫湯碑》:“ 秦皇 餘石,仍為雁齒之階; 漢武 舊陶,即用魚鱗之瓦。” 宋 梅堯臣 《和吳沖卿元會》:“殿前冠劍魚鱗立,東風入仗旗腳迴。” 章炳麟 《沉藎哀辭》:“塊抱關於大別兮,龍蛇虎豹坌沓而魚鱗。”

(3).引申為依次,一個接一個地。 宋 葉適 《送鄭虞任赴京西檢法官》詩:“事繁絲唾亂,神靜魚鱗理。”

(4).古代兵陣名。即魚麗陣。 唐太宗 《<帝范>序》:“躬擐甲冑,親當矢石,夕對以魚鱗之陣,朝臨以鶴翼之圍。”

(5).比喻水面細碎的波紋。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閒遊》詩:“小橋裝雁齒,輕浪甃魚鱗。”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中:“眼看江水成秋色,吹到魚鱗是斷雲。”

(6).借指魚鱗狀的雲。 宋 梅堯臣 《春晴對月》詩:“雲掃魚鱗靜,天開桂魄清。”《花月痕》第五回:“﹝ 痴珠 ﹞便提起筆,另行將那段末數聯謄出,是:彩雲三素,忽散魚鱗;寶月一奩,旋虧蟾魄。”

(7).借指瓦片。 宋 陸游 《村舍》詩:“新牆拆龜兆,疎瓦斷魚鱗。”《花月痕》第八回:“閣分三層,上層左臨試院,萬片魚鱗,右接東城,一行雉堞。”

(8).代稱魚。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囚籠中的小鳥還想飛返山林,豢池中的魚鱗還想逃回大海。”

傍晚

靠近晚上的時候。亦稱“黃昏”

斜陽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循環

以環形、迴路或軌道運行;沿曲折的路線運行;特指運行一周而回到原處

大人

(1) 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貴族

(2) 對父母叔伯等長輩的敬稱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父親大人

(3) 成年人

大人小孩都可以來

(4) 身材長大的人

(5) 對老者、長者的敬稱

(6) 德行高尚、志趣高遠的人

休否

(1).謂止息否運。《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陸德明 音義:“休,息也。”《後漢書·黨錮傳·李膺》:“方今天地氣閉,大人休否,智者見險,投以遠害。” 李賢 註:“休否,謂休廢而否塞。”一說謂恐懼否運的來到。見 高亨 《周易大傳今注·否》。

(2).吉祥和兇險。《魏書·元熙傳》:“臣聞安危無常,時有休否。” 前蜀 杜光庭 《宣再往青城安復真靈醮詞》:“握羣岳之紀綱,司萬方之休否。”

苞桑

(1).桑樹之本。《易·否》:“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孔穎達 疏:“苞,本也。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則牢固也。”《南史·宋紀上·武帝》:“若乃草昧經綸,化融於歲計,扶危靜亂,道固於苞桑。”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二書》:“民心固結,國勢自繫於苞桑矣。”

(2).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 唐 歐陽詹 《吊漢武帝文》:“已臨隧炭,幾絶苞桑。”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九:“或覆餗而終焉,或苞桑而振者。” 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除此三大釁,而國家苞桑之業,已在世世。”

(3).《易·否》:“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孔穎達 疏:“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則有繫於苞桑之固,無傾危也。”後因用“苞桑”指帝王能經常思危而不自安,國家就能鞏固。《後漢書·吳漢蓋延等傳論》:“ 光武 審《黃石》,存苞桑,閉 玉門 以謝 西域 之質,卑詞幣以禮 匈奴 之使,其意防蓋已弘深。” 李賢 註:“言聖人居天位,不可以安,常自危懼,乃是繫於苞桑也。” 宋 黃庭堅 《書磨崖碑後》詩:“ 明皇 不作苞桑計,顛倒四海由 祿 兒。”《三國演義》第十三回:“人君當守‘苞桑’戒,太阿誰執全綱紀。”

(4).叢生的桑樹。《詩·唐風·鴇羽》:“肅肅鴇行,集於苞桑。”

詩詞推薦

上元鐙詞·其四原文_上元鐙詞·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