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

作者:楊萬里 朝代:宋代

原文

山房牙籤三萬軸,六丁下取歸群玉。
空餘坡老枯木枝,雪骨霜筋插雲屋。
楞伽老僧懷兩賢,作堂要與祠千年。
只供清風薦明月,不用秋菊兼寒泉。
江西社裡曾常伯,李家玉潤蘇家客。
並遣巫陽招取來,分坐廬山泉上石。

詩詞問答

問:《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的作者是誰?答:楊萬里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楊萬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楊萬里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楊萬里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書法作品欣賞
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西峰即事獻沈大夫

    趙嘏唐代〕松竹閒遊道路身,衣襟落盡往來塵。山連謝宅餘霞在,水映琴溪舊浪春。拂榻從容今有地,酬恩寂寞久無人。安知
    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原文_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落葉

    司空曙唐代〕霜景催危葉,今朝半樹空。蕭條故國異,零落旅人同。颯岸浮寒水,依階擁夜蟲。隨風偏可羨,得到洛陽宮。
    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原文_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的賞析_古詩文
  • 對竹圖

    唐寅明代〕簞瓢不厭久沉倫,投著虛懷好主人。榻上氍毹黃葉滿,清風日日坐陽春。此君少與契忘形,何獨相延厭客星。苔滿
  • 龍鬚道中

    周必大宋代〕客勞田頭餉,渠憐馬上郎。作勞並罄控,未用別閒忙。
    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原文_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的賞析_古詩文
  • 秋燈對雨寄史近崔積

    武元衡唐代〕坐聽宮城傳晚漏,起看衰葉下寒枝。空庭綠草結離念,細雨黃花贈所思。蟋蟀已驚良節度,茱萸偏憶故人期。相逢
  • 鄴都懷古

    劉滄唐代〕昔時霸業何蕭索,古木唯多鳥雀聲。芳草自生宮殿處,牧童誰識帝王城。殘春楊柳長川迥,落日蒹葭遠水平。一望
    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原文_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的賞析_古詩文
  • 訴衷情

    趙師俠宋代〕茫茫雲海浩無邊。天與誰相連。舳艫萬里來往,有禱必安全。專掌握,雨晹權。屬豐年。瓊卮玉醴,饗此精誠,福
  • 採蓮曲二首

    蕭德藻宋代〕相隨不覺遠,直到暮煙中。恐嗔歸得晚,今日打頭風。
    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原文_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賦竹樽)

    黎廷瑞宋代〕千畝君封,新移就、美泉天祿。形制古,椰樽嫌窄,瓠壺嫌俗。愛酒步兵緣業重,平生所願何時足。再來生、竟墮
  • 西湖

    釋智圓宋代〕清帶月華涵竹戶,冷澄秋色照禪衣。滔滔潤物知多少,極目寒波瀁落暉。
  • 斅顏魯公送挺贇歸翠微寺

    盧綸唐代〕挺贇惠學該儒釋,袖有顏徐真草跡。一齋三請紀行詩,誚我垂鞭弄鳴鏑。寺懸金榜半山隅,石路荒涼松樹枯。虎跡
  • 溪庵種蓻六言八首

    劉克莊宋代〕功名胡蝶夢裡,心功橐駝傳中。環合千林蒼翠,參差數株白紅。
  • 馮震野航

    李石宋代〕蓬萊弱水三萬里,片帆風便一日耳。世間眾水集枯溝,{上圭下黽}黽自誇河伯秋。況於平地鑿戶牖,此豈有水仍
  • 鍾山鍾

    李廌宋代〕延平雙劍朝豐城,鍾山之鐘挾以行。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兩龍雷口鳴。建隆真人君八極,河伯效珍寶鍾出。不似
  • 醉花陰(送夏立夫)

    王灼宋代〕平生五色江淹筆。合占金閨籍。桃李滿城春,恨□屏□,只作三年客。畫船暫系河橋側。一醉分南北。惆悵酒醒時
  • 狂吟

    劉克莊宋代〕兩輪屋角走如棱,爭奈樗翁老病何。富貴時來年少去,神仙者少死人多。形羸全賴兒扶掖,詩退猶須友切磋。莫嗟
  • 次韻翠岩寺

    蔡襄宋代〕攬蔓岩扃峻,交繩寶界平。斜峰約雲勢,乾樹起秋聲。泉檻妨蛩響,霜樓助月明。冥筌兼酒落,警句一何清。
  • 紹熙庚戍中秋後三日拜張於湖墓

    操某宋代〕古冢誰來香一瓣,斷蓬衰草自斜陽。至今唯有文章骨,埋入幽泉土也香。
    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原文_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的賞析_古詩文
  • 過友人幽居

    殷堯藩唐代〕身坐眾香國, * 詩思新。一貧曾累我,此興未輸人。陋巷誰為俗,寒窗不染塵。石齋盟四友,年下頓生春。
    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原文_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牡丹

    捧劍仆唐代〕一種芳菲出後庭,卻輸桃李得佳名。誰能為向天人說,從此移根近太清。
    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原文_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的賞析_古詩文
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原文_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