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得齋觀荷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創得齋觀荷原文

碧空雨洗琉璃淨,一曲湖光亦澄映。

秋來荷芰尚芳菲,徼露敷霞三五柄。

澹泊為德少自佳,揚猗灑灑依池齋。

垂手可擷不須擷,創得得此真澄懷。

詩詞問答

問:創得齋觀荷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創得齋觀荷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

參考注釋

碧空

蔚藍色的天空

孤帆遠影碧空盡。——唐·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

琉璃

巴利語 veluriya或梵文俗語verulia的譯音。用鋁和鈉的矽酸化合物燒製成的釉料,常見的有綠色和金黃色兩種,多加在粘土的外層,燒製成缸、盆、磚瓦等。亦指琉璃燈座

一盞琉璃

一曲

(1).水流彎曲處。《詩·魏風·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傳:“謂水曲流處。” 唐 劉禹錫 《送李尚書鎮滑州》詩:“ 黃河 一曲當城下,緹騎千重照路傍。”

(2).猶一彎。 劉半農 《游香山紀事詩》:“一曲橫河水,風定波光靜。”

(3).猶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楊倞 註:“一曲,一端之曲説。” 漢 桓寬 《鹽鐵論·論鄒》:“將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萬方,猶無準平而欲知高下,無規矩而欲知之圓也。” 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倫,推崇世教,小藝片言之善,偏長一曲之材,皆欲養成,未嘗棄廢。”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原善上》:“人雖得乎全,其間則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於一曲。”

(4).猶一縷。 唐 張泌 《題華嚴寺木塔》詩:“一曲晚煙浮 渭水 ,半橋斜日照 鹹陽 。”

一首樂曲。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濁酒一盃,彈琴一曲。”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頗通絲竹,彈得幾曲琵琶,當此夜深孤悶之時,我試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陽台·訪媚香樓遺址》詞:“青山幾點胭脂血,做千秋悽怨,一曲嬌嬈。” 艾青 《向太陽》詩:“我的靈魂,不論白日和黑夜,永遠的唱著一曲人類命運的悲歌。”

澄映

形容波光清澈明淨。 晉 桓玄 《南遊衡山詩序》:“清川窮澄映之流,涯涘無纖埃之穢。”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六》:“霽色澄映,花光浮動,覺此身非復人間。”

芳菲

(1) 花草香美的樣子

(2) 芳香的花草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宋· 沈括《夢溪筆談》

三五

(1).謂十五天。《禮記·禮運》:“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後以指農曆月之十五日。《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 宋 賀鑄 《侍香金童》詞:“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欄乾,斷腸千里。” 清 林則徐 《中秋眺月有作》詩:“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2).指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 宋 李清照 《永遇樂》詞:“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宋 劉辰翁 《永遇樂·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詞為之涕下》詞:“緗帙流離,風鬟三五,能賦詞最苦。”

(3).謂十五歲。 晉 陶潛 《雜詩》之十二:“年始三五間,喬柯何可倚?” 唐 王翰 《飛燕篇》:“可憐女兒三五許,丰茸惜是一園花。” 明 何景明 《七述》:“三五冶容,二八曼姬。” 王闓運 《采芬女子墓志銘》:“芳辰三五,方 洛陽 而自嬌;闌乾十二,弔 姮娥 而微嘆。”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謂天運三十年一小變,五百年一大變。《史記·天官書論》:“為國者必貴三五。” 司馬貞 索隱:“三五,謂三十歲一小變,五百歲一大變。”

(5).指三皇五帝。《楚辭·劉向<九嘆·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絶《洪範》之辟紀。” 王逸 註:“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 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夫談主上之聖明,則君盡三五;述宰相之英偉,則人皆二八。” 宋 歐陽修 《憎蚊》詩:“荒茫三五前,民物交相黷。” 清 錢謙益 《大司馬吉安茂明李公參贊留務序》:“主上神聖,度越三五。”

(6).指三王五霸。《楚辭·九章·抽思》:“望三五以為像兮,指 彭鹹 以為儀。” 王逸 註:“三王五伯,可修法也。” 姜亮夫 校註:“ 戰代 言三五,多指三王、五伯。”

(7).指三辰五星。《史記·天官書論》:“為天數者,必通三五。” 司馬貞 索隱:“案:三謂三辰,五謂五星。” 晉 葛洪 《抱朴子·勖學》:“考七耀之盈虛,步三五之變化。”《雲笈七籤》卷二十:“九靈交度,三五相推。”

(8).指三正五行。《黃庭內景經·五行》:“五行相推反歸一,三五合氣九九節。” 梁丘子 註:“《玄妙經》云:三者,在天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為珠、玉、金,名曰三寶;在人為耳、鼻、口,名曰三生。天、地、人凡三而各懷五行,故曰三五……諸生之物,不得三五不立也,故曰:‘天道不遠,三五復返。’”

(9).指三才五常。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稟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逯欽立 註:“三五,三才五常。三才,天、地、人;五常,仁、義、禮、智、信。”

(10).指三所五位。《詩·大雅·大明》“燮伐大 商 ” 漢 鄭玄 箋:“協和伐 殷 之事,謂合位三五也。” 孔穎達 疏:“言正合會天道於五位三所而用之。歲、日、月、辰、星五者各有位,謂之五位。星、日、辰在北,歲在南,月在東,居三處,故言三所。”《漢書·敘傳上》:“東厸虐而殲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顏師古 註:“ 應劭 曰:‘東厸, 紂 也。殲,盡也。王, 武王 也。欲合五位三所,即《國語》歲、日、月、星、辰之所在也。’……五位,謂歲、日、月、辰、星也。三所,謂 逢公 所憑神, 周 分野所在, 后稷 所經緯也。”

(11).指三田五臟。《黃庭內景經·治生》:“安在紫房幃幙間,立坐室外三五玄。” 梁丘子 註:“謂八景及二十四真神營護人身,則三田五藏真氣調柔無災病也。”

(12).九宮術謂三生五死。《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備鳴盜淺術之餘,豫三五賤伎之末。” 李善 註:“《抱朴子·軍術》曰:大將軍當明案九宮,視年在宮,常就三居五;五為死,三為生,能知三五,橫行天下。” 唐 劉禹錫 《魏生兵要述》:“吾知元侯上舍,不獨善雞鳴、彈長鋏、三五、九九之伎,顓之而已。”參見“ 九宮 ”。

(13).指參宿和昴宿。《詩·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上》:“三五,舉其數也;參昴,著其名也。”舊說以“三五”指心宿和柳宿(噣)。 毛 傳:“三,心;五,噣。四時更見。”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天漢迴西流,三五正從橫。”

(14). 晉 時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區實行五丁抽三制,後因稱發人征役為“三五”。《晉書·石季龍載記上》:“又敕 河 南四州具南師之備, 並 、 朔 、 秦 、 雍 嚴西討之資, 青 、 冀 、 幽州 三五發卒。”《宋書·孝義傳·孫棘》:“ 世祖大明 五年,發三五丁,弟 薩 應充行。”《南史·循吏傳·郭祖深》:“又 梁 興以來,發人征役,號為三五。”

(15).約舉之數。表示數目不多。 唐 李白 《魯郡堯祠送竇明府還西京》詩:“遂將三五少年輩,登高遠望形神開。”《水滸傳》第二回:“ 朱武 、 陳達 、 楊春 三個頭領吩咐小嘍囉看守寨柵,只帶三五個做伴。” 清 朱彝尊 《<騰笑集>自敘》:“庭有藤二本,檉柳一株,傍帖湖石三五,可以坐客賦詩。” 沉從文 《生存》:“長案旁坐下了三五個車夫。”

謂三令五申。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發徐州三五教》:“所統郡縣,便普三五;鹹依舊格,以赴戎麾。” 胡之驥 匯註:“三五,猶《孫子兵法》所謂三令五申之教。”

澹泊

恬淡寡慾;不追求名利

灑灑

形容文辭連綿不絕

洋洋灑灑

灑灑萬言

垂手

手下垂。表示恭敬

瀧吏垂手笑,官何問之愚!—— 韓愈《瀧吏》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得得

(1).任情自得貌。語本《莊子·駢拇》:“夫不自見而見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 南朝 梁 何遜 《西州直示同員》詩:“誓將收飲啄,得得任心神。” 宋 黃庭堅 《和甫得竹數本於周翰喜而作詩和之》:“人知愛酒耳,不解心得得。”《紅樓夢》第三八回:“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2).頻頻;頻仍。 唐 王建 《洛中張籍新居》詩:“雲山且喜重重見,親故應須得得來。” 金 高庭玉 《柳絮》詩:“得得穿朱戶,時時撲翠屏。”

(3).特特,特地。 唐 陸龜蒙 《丁隱君歌序》:“別業在深山中,非得得行不可適到其下。”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二十:“我得得為渠入 蜀 ,何意見怪?”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縱千里萬里,猶將買草鞋得得而往。”

(4).應諾之詞。猶言好好。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一:“﹝ 仁宗 ﹞一日將御朝, 溫成 送至殿門,撫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

(5).的確,確實。《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良人得得負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6).恰好。 宋 范成大 《萬州》詩:“前山如屏墻,得得正當戶。”

(7).猶答答。作詞或詞組的後綴。 葉聖陶 《微波》:“十二分通脫的一個女郎,兩年以後,會變成這樣羞人得得的。”

(8).象聲詞。多形容馬蹄聲。 清 黃景仁 《道中秋分》詩:“瘦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聽空空。” 曹禺 《王昭君》第四幕:“馬蹄得得,一個騎兵跑得滿頭大汗上。”

澄懷

清心,靜心。《南史·隱逸傳上·宗少文》:“老疾俱至,名山恐難徧覩,唯澄懷觀道,臥以游之。” 清 金聖歎 《<水滸傳>序三》:“學者誠能澄懷格物,發皇文章,豈不一代文物之林。”

詩詞推薦

  • 蝶戀花

    呂渭老宋代〕花色撩人紅入眼。可是東君,要得人腸斷。欲訴深情春不管。風枝雨葉空撩亂。謾插一枝飛一盞。小賞幽期,破我
    創得齋觀荷原文_創得齋觀荷的賞析_古詩文
  • 春雪映早梅

    庾敬休唐代〕清晨凝雪彩,新候變庭梅。樹愛春榮遍,窗驚曙色催。寒江添粉壁,積潤履青苔。分明六出瑞,隱映幾枝開。聞笛
    創得齋觀荷原文_創得齋觀荷的賞析_古詩文
  • 挽吳尚書三首

    吳芾宋代〕晚歲登台省,頻年侍殿墀。從容如素宦,卓犖冠明時。人冀終圖任,天胡不憗遺。流芳知未艾,家有寧馨兒。
  •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

    洪咨夔宋代〕突兀誰家樓,風雨歲薄之。水染危欲壓,小柱亦半欹。匠斧睨其旁,搏手難獨支。南山有奇材,細鉅不可遺。
  • 窮居暑雨

    張嵲宋代〕空庭滿積雨,竟日看圓紋。未厭草木威,不堪蛙黽喧。奔流遙澗水,亂上前峰雲。境靜悟諸幻,泊然遺世紛。
  • 詠絡緯

    乾隆清代〕翊翊蠅蠅鼓翼鳴,秋蟲應節作春聲。化資青陸氤氳發,響映銀蟾詄盪明。讜論還因思召父,佳詞得未就歐生。熙朝
  • 趙生席上

    虞堪元代〕清明才過日,踏雨到君家。列坐新行酒,比鄰始種花。牆頭紅窈窕,杯麵綠交加。歸騎寧扶醉,還人插帽斜。
  • 再游平山堂即景雜詠八首·其二

    乾隆清代〕纜牽春水拍舟輕,戟戟新蒲刺水生。夾岸樓台不知幾,飄颻都在鏡中呈。
  • 祭畢迴鑾輦中作·其二

    乾隆清代〕六街黃道靜無塵,九陌人煙富綺闉。兩載徐營工以就,正陽門閣又重新。
  • 春夕閒詠

    林逋宋代〕屐齒遍庭深,時為擁鼻吟。微風引竹籟,斜月轉花陰。靜賞應難極,孤懷自不禁。蒼然小池上,煙露達青岑。
    創得齋觀荷原文_創得齋觀荷的賞析_古詩文
  • 河山形勝圖

    馮璧宋代〕書劍丁年記昔游,中條之麓過蒲州。地形西控三秦遠,河勢南吞二華秋。晉魏兵爭一春夢,漢唐壇祀幾荒丘。披圖
  • 依韻和永叔勸飲酒莫吟詩雜言

    梅堯臣宋代〕我生無所嗜,唯嗜酒與詩。一日舍此心腸悲,名存貴大不輒思。甑空釜冷不俛眉,妻孥凍飢數恚之。但自吟醉與世
  • 降旨普免天下正供詩以志事

    乾隆清代〕丙寅正賦免寰陬,屈指歲支又再周。惟是愛民念無已,不言節用澤還流。祖功敬繼幸成倍,慈壽恆綿祝更悠。設使
  • 水調歌頭(自適)

    衛宗武宋代〕風雨卷春去,綠紫總無餘。窈窕一川芳渚,軟草接新蒲。楊柳垂垂飄絮,桑柘陰陰成幄,殷綠正B14B敷。遷木
  • 贈術士陳談天

    王邁宋代〕我生之辰日在亢,鬥牛之宿晻無耀。獨有首尾二{左武右虎}星,角立昴氐爭擊標。一生奇蹇良苦之,已分青雲輸
  • 秋日題鄭明府菊花園

    佘翔明代〕床頭酒熟百花香,不必吳姬勸客嘗。花下與君𢬵潦倒,酒徒早已屬高陽。
  • 寄其勤宗兄

    朱謀晉明代〕落魄齊昌偶曳裾,風光屈指一年餘。君延南郡沙棠楫,我問東湖水竹居。兩地經春無客信,三韓旁午有軍書。行吟
  • 夜過丹陽

    佘翔明代〕楓冷江皋九月霜,扁舟一夜過丹陽。蘭陵美酒知何處,欲向壚頭典鷫鸘。
  • 題隱者蘇翁事跡

    真德秀宋代〕魏公孤忠如孔明,赤手能支天柱傾。蘇公高節如子陵,寸膠解使黃河清。等是世間少不得,問津耦耕各其適。後人
  • 詠史上盧植

    陳普宋代〕泓泓眸子淵亭,不見蛾眉只見經。未似馬家親子婿,終身不踏絳紗庭。
    創得齋觀荷原文_創得齋觀荷的賞析_古詩文
創得齋觀荷原文_創得齋觀荷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