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歸候旨集杜·其三原文
干戈衰謝兩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萬事糾紛猶絕粒,百年多病獨登台。
新亭舉目風景切,巫峽秋濤天地回。
獨把漁竿終遠去,一生懷抱向誰開。
詩詞問答
問:乞歸候旨集杜·其三的作者是誰?答:王弘誨
問:乞歸候旨集杜·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乞歸候旨集杜·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參考注釋
干戈
乾與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戰爭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禮記·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化干戈為玉帛。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 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衰謝
(1) 枯萎凋謝
(2) 衰退
筋力衰謝
至陽
(1).極盛的陽氣。《莊子·田子方》:“至陰肅肅,至陽赫赫。”《後漢書·郎顗傳》:“熒惑者,至陽之精也。” 李賢 註:“熒惑,南方火,盛陽之精也。” 宋 范仲淹 《乾為金賦》:“運太始之極,履至陽之位,冠三才而中正,秉一氣而純粹。”
(2).中醫學名詞。經穴名。屬督脈。位於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間。
萬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萬事如意
糾紛
(1) 爭執不下的事情
排解糾紛
(2) 不易解決的問題
一個充滿法律糾紛的問題
絕粒
指不吃不喝,斷絕飲食
服氣絕粒數十年。——《北史·李光傳》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登台
(1) 演員出現在觀眾面前
他去年第一次在百老匯登台(表演)
(2) 走上講台或舞台
他想登台表演一番
新亭
亭名。故址在今 江蘇省 江寧縣 南。 三國 吳 建,名 臨滄觀 。 晉安帝 隆安 中 丹陽 尹 司馬恢之 重修,名 新亭 。 東晉 時為京師名士 周顗 、 王導 輩游宴之所,此亭遂大知名。參見“ 新亭淚 ”。
舉目
抬眼看
舉目四望
風景
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
風景秀麗
巫峽
(1). 長江三峽 之一。一稱 大峽 。西起 四川省 巫山縣 大溪 ,東至 湖北省 巴東縣 官渡口 。因 巫山 得名。兩岸絕壁,船行極險。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 巫峽 ,蓋因山為名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絶。故漁者歌曰:‘ 巴 東 三峽 巫峽 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唐 楊炯 《巫峽》詩:“ 三峽 七百里,惟言 巫峽 長。” 宋 蘇軾 《巫山》詩:“ 瞿塘 迤邐盡, 巫峽 崢嶸起。” 郭沫若 《月蝕》:“ 巫峽 中的奇景,恐怕是全世界中所沒有的。”
(2). 戰國 宋玉 《高唐賦》記 楚襄王 游 雲夢 台館,有 楚懷王 夢與 巫山 神女相會的故事,後遂以“巫峽”稱男女幽會之事。 唐昭宗 《巫山一段雲》詞:“冰眸蓮臉見長新, 巫峽 更何人。” 宋 陳德武 《玉蝴蝶·雨中對紫薇》詞:“夢回 巫峽 ,春在瑤池。”《宦海》第十五回:“﹝ 木觀察 ﹞雖然丁了艱,卻不肯守著居喪的禮節,在那寢苫枕塊的時候,還要尋那 陽臺 巫峽 的風流。”參見“ 巫山 ”。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漁竿
釣魚的竹竿。多作垂釣隱居的象徵。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祗緣五斗米,孤負一漁竿。” 清 吳烺 《寄德甫》詩:“何當與爾乘船去,手把漁竿變姓名。”
一生
整個生命期間
懷抱
胸懷
多年來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懷抱中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乞歸候旨集杜·其三原文_乞歸候旨集杜·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