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池觀荷詞四首·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太液池觀荷詞四首·其一原文

宿雨初收太液池,紅花總是出塵姿。

巧逢鳴蹕旋清禁,似向人言正好時。

詩詞問答

問:太液池觀荷詞四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太液池觀荷詞四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太液池觀荷詞四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十四

參考注釋

宿雨

(1).夜雨;經夜的雨水。 隋 江總 《詒孔中丞奐》詩:“初晴原野開,宿雨潤條枚。” 明 吳本泰 《西湖竹枝詞》:“宿雨半收晴不穩,惱人最是鵓鳩啼。” 劉半農 《回聲》詩:“微風吹動了樹上的宿雨,冷冰凍的向他頭上滴著。”

(2).久雨;多日連續下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我同 述農 走到江邊一看,是夜宿雨初晴,一輪明月東方升起,照得那浩蕩江波,猶如金蛇萬道一般。” 胡懷深 《暮春野行》詩:“宿雨昨宵霽,萬木浄如洗。”

太液

(1).古池名。 漢 太液池 ,在 陝西省 長安縣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築 漸台 ,高二十餘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萊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漢 班固 《西都賦》:“前唐中而後 太液 。”參閱《三輔黃圖》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後,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鶯歌聞 太液 ,鳳吹遶 瀛洲 。”參閱 清 《嘉慶一統志·西安府二·大明宮》。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時名 西華潭 。 清 稱 太液池 。南北四里,東西二百餘步,池上跨長橋,舊有石牌坊,東西對峙,東曰玉蝀,西曰金鼇。橋北稱 北海 ,橋南稱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稱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

紅花

(1)

(2) 舊大陸的一種草本植物(Carthamus tinctorius),像一種薊,為其油廣泛栽培,有大的鮮紅色或桔黃色頭狀花

(3) 該種植物的花,乾燥後可入藥,用於活血、散瘀、通經

總是

永遠地;無例外地

出塵

(1).超出世俗。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絜,乾青雲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前蜀 韋莊 《題安定張使君》:“器度風標合出塵,桂宮何負一枝新。”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尋聲審聽,泠然出塵幽韻。” 魯迅 《書信集·致陶亢德》:“大札與《人間世》兩本,頃同時拜領,諷誦一過,誠令人有蕭然出塵之想。”

(2).佛教語。脫離煩惱的塵垢。《四十二章經》:“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 * ,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3).指出嫁。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不如削髮出塵,可無此慮。”

鳴蹕

謂古代帝王出行時扈從喝道開路。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二:“龍樓問寢,欣西宮鳴蹕之還。”

清禁

(1).指皇宮。皇宮中清靜嚴肅,故稱。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司徒九江朱倀》:“臣願陛下思 周旦 之言,詳左右清禁之內,謹供養之官,嚴宿衛之身。” 唐 杜牧 《洛陽秋夕》詩:“清禁漏閒煙樹寂,月輪移在 上陽宮 。”《明史·楊爵傳》:“陛下誠與公卿賢士日論治道,則心正身修,天地鬼神莫不祐享,安用此妖誕邪妄之術列諸清禁,為聖躬累耶!”

(2).清除宮苑污穢,禁止閒雜窺伺。《宋書·禮志三》:“陽路整衛,正途清禁。”

人言

人們的評論,別人的議論

正好

(1) 恰好

我想派人去叫你們,你們正好來了

(2) 不多不少,沒有零頭的

正好用十秒鐘趕上了公共汽車

詩詞推薦

太液池觀荷詞四首·其一原文_太液池觀荷詞四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